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在全球化环境的影响下,广泛的语言与文化的交流使国人接触西方国家民族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而理解电影语言中的幽默,这样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则需要涉及历史、宗教、民俗、价值观等跨文化因素。对电影《粉红豹》中幽默中的跨文化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加强人们对英文电影中幽默的理解与欣赏,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2.
电影片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在语言功能方面有其特殊性。目前,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已成为翻译学界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实例进行分析,指出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可以使用的适当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电影《西虹市首富》为例,分析语言幽默是如何形成的。首先介绍了合作原则与幽默的产生,说明违反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可以使对话达到幽默的效果,然后分别阐述违反合作原则在《西虹市首富》中制造的语言幽默和利用语言技巧制造的语言幽默,以期为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世界电影类型多样。冯小刚的贺岁电影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曲折的情节,但却历来被观众所称道。冯氏电影深受观众的喜爱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影中那些生动幽默的台词。文章从语言形态层面上讨论冯小刚电影的语言艺术,从冯氏电影的台词语言来分析其电影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北野武(KitanoTakeshi),是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日本电影导演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善于按照自己独特的想法,打破传统电影的叙事技巧,反映人类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生存压力,使人们在笑声和泪水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导演的创作理念、边缘人物内心的刻画、暴力美学色彩的拍摄手法、电影配乐、独特的电影镜头语言等方面对北野武的执导风格作一阐述,从而表达出笔者所理解的北野武电影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刺杀小说家》不同于既往类型化的线性叙事,其从原著小说到改编电影,皆是在现世界与异世界互文的平行时空中展开反类型化的弥散性叙事.原著小说以文学语言构建的异世界及其情感系统,使其在文学性的堡垒中获得"电影小说"的画面感,然而电影改编所依循的镜头语言促使导演路阳在电影性的多重叙事空间中落实异世界及其情感系统的真实性与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至40年代,由于世界电影理论与美学思潮的不断演进,中国电影开始从纯粹的娱乐主义与商业观念走向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吸收、融合。受过系统电影理论教育的创作者们开始用镜头语言思考和关注整个民族的命运与前途,冷静地记录时代风貌与民生现实,揭露社会黑暗与政治腐败,关注底层社会与生命境遇,从而在抗日战争等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一场写实主义与民族主义兼具的电影美学运动,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现实主义佳作,对中国和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范围文化交流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其中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手段,在我国跟外国进行文化交流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影是语言文化的一扇窗口,通过它,我们进一步地了解了国外绚丽多彩的文化生活和中西方的语言差异。文章通过对电影片名翻译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扩展到了对英汉两种语言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电影除了语言媒体,还包括景别、色彩、镜头、构图等视觉非语言媒体,以音响、音乐为主题的听觉非语言媒体,以及视听复合式非语言媒体。电影是含有多种社会符号且需要多种感官互动的多模态语篇,是用多模态语篇构建意义的典型范例之一。本文主要运用O’Halloran提出的电影视觉图像与声响的分析模式,从画面、声音及视觉图像三个方面对电影《风声》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体学修辞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体修辞学自古至今一直是语言学家普遍研究的课题,尤其是在文学作品和翻译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现代电影产业迅速发展,修辞手法如何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得到有效应用值得探讨。只有依据电影内容,恰当地选择语言手段,选择适当的修辞方法,才能达到电影内容和审美价值的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