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厘清武术文化的回归传统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关系: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孕育和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复兴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起到支持和发展的作用。指出回归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要立足于武术文化发展现状;弘扬尚武精神,凝聚武术人的力量。武术文化从回归传统武术文化,到回归中国文化,进而实现文化复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何荣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02-1304
分析申奥过程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和巨大影响,阐释如何借奥运契机,弘扬中国文化,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进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我国实行“双一流”建设以应对国际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传承和创新大学精神。传承与创新大学精神应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精神,必须加强“双一流”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网络一体化的推进,人们对精神的需求更胜从前,这就要求在新时期下我们要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步伐,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及与时俱进的品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章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内涵、实现现代化的原因、目的和途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现代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精神血脉与文明财富,能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与丰富的智力泉源。当代文化建设应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与作用,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通过文化自豪感的塑造促成民族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力量。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政课目标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学生的使命担当,就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抓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线,讲清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讲明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讲准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本文对“民族复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进行梳理,思考如何讲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学生理解与认识时代赋予的责任担当,自觉投身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奋斗之中。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先导性部分,是引领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示范性内容,也是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关键领域。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围绕竞技体育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意蕴、历史成就与战略优化展开系统研究。认为,新时代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竞技体育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具有国家政治需求导向功能的竞技体育在服务大国外交、展示国家实力、重塑国家形象、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伟大成就。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竞技体育新的使命。竞技体育要紧密对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需要,优化战略路径,拓展功能价值,通过积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举国上下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的过程中,高等学校也应该积极将“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其途径体现在要把“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上述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认知,对中国精神的认同,进而凝聚力量,激发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传统儒、道两家和西方哲学的身体观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西方体育文化精神产生与发展的哲学思想背景,阐明了二者在价值追求、情感方式、气质类型、生命理念、方法体系上的不同与对立。指出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在匡正西方体育文化的功利性倾向,实现现代体育文化价值整合,强化民族文化主体意识,促进世界体育文化发展进步方面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呼唤文化自赏,并提出了在体育实践中推广与践行中国优秀传统体育精神文化的路径:加强文化自觉,实现优秀传统体育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加强国家制度安排,突出中国体育文化形象。依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播中国体育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促进其与我国实际情况有机融合,进而指导我国人民早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梦。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利用其化解我国的文化认同危机,可促进社会主体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我国可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以此强化民众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1.
从儒、道、释主体文化探讨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就社会属性、运动属性和文化属性审视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特有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因奥林匹克运动的介入而充满活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现代化但不是全盘西化,"邯郸学步"做法不可取;现代化不能使民族精神迷失在"融入"中.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贯穿于各个时代的、为各个时代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语言、工具、文字、符号等形式保留下来的个性特征,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在文化现代化的浪潮下,中国文化现代化要适应全球的文化现代化浪潮而又不丢掉自己的特色,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保持中华文化所独有的民族性。研究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分析中华文化民族性在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以及探讨中国文化现代化如何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对当今中国更好地融入文化现代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培养具有民族责任感的高素质的建设者,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在世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之下,民族精神的培育已成为新的教育共识。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变迁的历史积淀,在对其弘扬和培育的过程中,特别要把握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的关系问题。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德育工作必须紧紧抓住学生这个主体,从当今学生面临的文化形势出发,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功能,它不仅传达着一种文化,更传递着一种精神,而武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倡导武术精神。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科研方法,围绕着武化教育的实质,以及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其目的是更加全面地了解武术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探讨其在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其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当今社会。研究认为:武术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仅成为凝聚民族力量、彰显国家意志的利器,而且对于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应该大力弘扬武术精神中所表达的“忠、义、信、勇”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提振民族精神,团结民众,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对于进一步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更好地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支柱和源泉。笔者针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衰退、消散和传承无人的现象,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要加强传统文化复兴的必要性,提出利用校本课程这个媒介,来全面、系统、大面积地传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以便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教养即文化素质及文化品格的体现,民族精神文化建设关系到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国家的治乱兴衰.值此社会的重要转型期,中国精神文化正受到来自内外两方面的严峻挑战,必须在立足当代、立足本国的基础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要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努力探索新的出路,不断繁荣中国文化,建设好民族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一代学者罗家伦始终坚信大学应以学术独立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基点,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作为清华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始终认为教育可以复兴民族文化,文化可以拯救国家命运。大学是实现高等教育育人观念的载体,罗先生的大学理念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正确认识当代中中国主流文化,以便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中,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研究和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本真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从而使爱国主义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