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思故我在”奠定了笛卡尔近代哲学之父的地位。然而,其论证的出发点以及论证的过程都是值得怀疑的。“一切知识都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这一信条除了不符合知识进步的实际以外,还存在着一系列的理论困难。这种认识论上的绝对不可错论是怀疑主义的根源,也是“盖梯尔问题”存在的关键。语境主义持一种可错论和反基础主义的立场,试图应对怀疑论和“盖梯尔问题”,陈晓平提出的C-JTB是这方面颇有启发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2.
1 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知识体系中的“最高的智慧”。在所有的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这似乎是一个无可怀疑的共同见解。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视野里,哲学的唯一目的和任务就是对外部世界的发展及其总的图景进行解释与描述,哲学活动就是要达到对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与思维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即达到“求真”的目的。而“善则只是  相似文献   

3.
麦克道威尔的哲学表现出明显的内在论倾向,而这种倾向却又与传统的内在论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一方面,麦克道威尔肯定主体内在的认知过程和状态,另一方面他又承认外部世界的实在性。对外部世界实在性的强调,使得麦克道威尔的内在论表现出一种非经典的特质,普理查德将具有这一特质的理论称为知识论的析取主义。这一理论为解决怀疑主义难题提供了一种极具优势的新摩尔主义的策略,有效地回应了怀疑主义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探“能”     
对《孙子·谋攻》中“敌则能战之”一句,自曹操以来,就解说不一,诸家见仁见智,各执一端。近人郭化若将此句译为“有与敌人相等的兵力就要善于抗击敌人”;中南五省(区)编写的《中学语文参考资料》则译为“与敌人兵力相等设法战胜他们”。  相似文献   

5.
主客体关系哲学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基础上,力图克服现行哲学教科书“两个主义四大块”的弊病,以主客体关系新视角阐明:宇宙存在的基本形态是质与能的统一与演化;宇宙分化的基本结构是以环境为前提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的存在方式是“生存单位”,客体的存在方式是“一元四系”;主客体矛盾运动的中介是信息;主客体矛盾运动的内容和规律具有多重性和层次性。主客体关系哲学从新的视角(人类主体角度)观察宇宙,力图以新的理论体系确立起当代科学宇宙观,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怀疑主义在哲学史上是独特而悠久的一种哲学学说.它以克服认识上的独断论为目的,以人类既有的认识为反思对象,以人类特有的理论思辨能力为方式所形成的一种理论.怀疑主义以其独特的认识方式成为哲学史发展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怀疑方法是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怀疑主义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和力量的源泉,就在于它始终坚持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历史使命服务,把自己的理论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因而,它的一切敌人,无论是西方资产阶级,还是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都企图破坏这种结合。前者公开宣称无产阶级“不存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了或发生“危机”了;而后者则采用假高举的手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庸俗化,神学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捍卫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高举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旗,反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敌人的进攻。《邓小平文选》就是这一  相似文献   

8.
宪法价值哲学的历史纬度——对西方宪法人性基础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价值哲学的历史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性之于宪法的基础作用:自然人性观通过“法治优先论”孕育了古代宪法的萌芽;理性人性观以“有限政府论”促成了近代宪法的形成;社会人性观则以“社群主义论”激发了现代宪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做一个哲学家吧,但是,在任何哲学中,你仍然要做一个人。”说这话的人乃近代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他的哲学思想对近现代哲学的影响极大,连伟大哲学家康德也承认,是休谟的怀疑主义思想使他“从教条主义的迷梦中惊醒”。休谟乃何方神圣?这位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据一个极为重要位置的人物被公认为经验主义的大师,同时还是怀疑主义的巨擘。怀疑主义是一种很有趣的哲学思潮。表面看来,它根本无视既定事实,而是以怀疑与解构为己任,重新审视一切现有理论与知识体系,对其刨根究底,执拗地向其索问证据与理由。比如,休谟怀疑他眼前看到的东西(房子、桌…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使语文课程性质这一长期争论不休、悬而未定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不能不说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然而,必须看到,语文课程性质虽然在理论上有了定论.但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凸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仍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界关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争论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教育本体论问题本身具有不可消解性,即“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内在地反映了人类本性的历史性和永恒性的统一。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追求教育有无“本体”或“本质”,而在于对教育“本体”和“本质”的追问方式。基于后现代主义理论自身的贫困,教育本体论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研究中的“本质主义”倾向问题。在终极价值上,当代教育哲学就是教育本体论;在次级反思的层面上,教育哲学就是教育观;在当下中国现实中,这种教育观就是主体性教育观。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晚期怀疑主义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重要流派,它是在乱世之下作为反对“独断论”的哲学派别而出现的,与当时的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和犬儒学派并驾齐驱,主张怀疑一切感性现象所呈现的本质和理性思雏推断出来的结论,通过“悬王判断”获得灵魂的“宁静”。文章详细介绍了古希腊晚期怀疑主义的内涵以及产生的社会背景、原因,分析了其特点、伦理学目的以及对后世哲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比了它与其他学派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面对二氏从本体论层面论证自己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精微性 ,张载生活时代的儒家不能不起而应战 ,也从本体论层面证成仁义道德。张载的学术贡献之一 ,在于他力求用“太虚即气”的气一元论证成儒家的仁道主义 ,回应二氏的挑战。在这个论证中 ,作为张载哲学论纲的《西铭》 ,实际在气一元论的人性论和仁道主义之间插入了中国式的宗法家长模式 ,使仁道主义实际上成了适应这种模式的社会意识形态。这一论证从反面启示人们 ,中国仁道主义的奥秘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新关学”不能离开唯物史观推演仁道主义。  相似文献   

14.
马列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最一般的方法论科学。统计学既然是一门认识社会的方法论科学,就必然要以哲学作为它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这是从最一般意义上讲的。而社会经济统计学(以下简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向沙漠进军》一文首句是:“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课后就此设置的练习是:“最”表示沙漠危害人类的程度怎样?“之一”能不能丢掉?在教学中稍加引导,学生便不难理解沙漠对人类危害程度之严重,  相似文献   

16.
近日,围绕其商务笔记本系列产品.惠普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探索推进了“功能主义设计哲学”的理念——这是一个站在用户的立场.让一台笔记本电脑承载的每项功能都有具体依托的设计理念.“功能主义设计哲学”的概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元素:极致商务主义、新简单主义和未来主义。  相似文献   

17.
怀疑主义的重大困难是其实践可行性问题,即怀疑主义者能否在生活中贯彻其怀疑主义。其实,怀疑主义的实践可行性问题的实质就是悬搁判断与信念的相容性,因此,从信念产生的角度是能够解决怀疑主义的实践可行性难题的。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文化的不同,必然造就了中西法律的诸多差异,哲学文化的不同则是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西方法律是在主客观二元对立的哲学背景下理性主义的产物,中国的哲学基础则在儒、释、道三者作用下混沌一体,其文化传统偏重于感性主义,故中国法律存在某种先天不足。要成功移植西方法律,需要重新界定“法治”的标准,并注意利用本土资源,切忌机械照搬,并应利用历史时代契机。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流行的哲学思潮,而在其背后则是批判和怀疑的哲学精神,即自由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哲学向前发展,哲学无规则、无定论、无绝对真理,只有将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哲学精神从压抑的意识中“培育”出来,才能“生长”出我们自己的哲学.  相似文献   

20.
1.questionn.问题;难题;询问;疑问 【用法】 这是一个可数名词,通常指因对某事怀疑而提出并等待回答的“问题”,或需要解释的“疑问”。e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