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不仅对人类的生存空间构成挑战,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人类的生存质量。当代生态文学批评要求在伦理关怀上从高傲自大的人拓展到饱受剥削和迫害的自然。而动物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的媒介,动物意象在玛丽安·摩尔的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摩尔以此来倡导人和自然应和谐共存,动物应回归自然,要像某些动物一样也要学会自我保护,向我们展示她所理解的生态预警及对生命的敬畏,探索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
人类与自然天然存在一种伦理关系,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生态伦理在内容、性质、表现形式、影响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古籍蕴含着丰富、生动的史实知识,特别是反映各民族生态观念、道德意识、审美、行为活动和社会准则等的生态伦理典籍。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典籍从不同角度记录人类与自然协同演化的历史和走向,从不同侧面映射人类适应特定环境的能力和成果,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传统的历史积淀。挖掘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典籍,加强时代阐释和活化利用是唤醒民众自然情感、培养生态品格、化育道德人心、倡导绿色生活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自然生态的恶化与人类的认知模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伦理观念、社会理想密切相关,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程度决定了人和自然相处的方式。以生态批评的视角重读宫泽贤治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其"万物和谐共生"的思想,在生态自然观理念的指导下,建构一个人类和非人类和谐共处的生态群体。  相似文献   

4.
原生态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具体形式。它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尊重和对非美的认同等伦理价值。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应尽量保持事物原生态。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新农村建设中以及旅游景点开发和园林艺术设计中等要坚持原生态发展观,注意保护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平衡与可持续。  相似文献   

5.
张载关学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张载在《西铭》中所提出的物吾与也的命题,既是对古代生态智慧的继承和综合,又是对现实环境问题的深刻体察。张载把天地万物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体现了对自然秩序的维护和对其他生命物种的尊重,以及对非生命存在的关爱。从天地之礼的价值肯定,敬畏之心的伦理自觉到物与之道的合内外贯通,体现了张载生态哲学的理论建构,而其内在的生态伦理意蕴,恰恰与现代生态哲学有异曲同工之趣。  相似文献   

6.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爱的主题与自然主题、顽童主题一起构成了儿童文学三大主题。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儿童文学在对父爱主题与儿童成长的书写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前作品中的父爱主题与儿童成长的书写主要集中表现在革命斗争的叙事中,1980年以后对父爱主题和儿童成长的言说更加丰富和多面;进入新的世纪,青年儿童文学作家更多的关注新的环境-FJL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马纳瓦卡"系列作品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统治与征服的生态伦理危机,批判了危机背后的强权意识形态,强调建立人类不同性别、种族和阶级平等发展的新型生态伦理社会.从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出发,解读了劳伦斯作品中描写和揭示的现代社会中加拿大妇女的生活和心态,并对作品中一系列女主人公的命运和形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8.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大多数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有一定的寓意;在翻译时,译者应该采取合适的策略体现原文中的寓意或者意图。结合儿童文学的特点,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中人名时,我们可以采取:(1)不译;(2)音译;(3)意译;(4)提供翻译补充等策略。  相似文献   

9.
“敬畏生命”范畴的提出,是史怀哲长期思考和理论探究的成果,爱并且尊敬一切生命,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生命达到其最高度的发展——是史怀哲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他对敬畏生命原则之一做了哲学和伦理学的提升,将其论证为伦理学的第一原则,走出了一条敬畏生命的伦理道路,成为当代世界最具影响的生态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生态文学书写主要从“自然生态”“精神生态”与“生态理想”三个向度展开。首先,自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游牧民族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逐渐被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观念冲击,致使森林、草原生态状况急剧恶化,集中表现为森林萎缩、草原退化、滥捕滥猎、物种衰减等。其次,随着现代社会中自然、神性等逐渐被祛魅,人类精神世界、心灵世界均遭遇生态学意义上的“污染”,在黑鹤笔下主要表现为对动物生命的冷漠放逐、对消费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的狂热追逐等。最后,黑鹤认为人类应秉持生态整体观念,同时与自然世界保持一定距离,通过“惩罚”和“教训”而非一味用“爱”或“信仰”来拯救失范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伦理是以利害取舍为核心内容的人际关系,伦理教育就是在这种动态生变的利益关系中展开,其伦理品质、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引导人学会关心为基本任务。引导关心,实际上是训练人们养成平等、人道的伦理品质。引导关心的实质是培养人人平等的权责能力,须从三个方面努力,即引导人们关心自我,尊严地生存;关心社会,慈爱地生活;关心自然,敬畏地存在。引导关心的基本方法是:伦理敏感心的自我训练,体验性生存,以榜样为动力和平等地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伦理管理理论经过了一个发展过程。伦理管理有着非凡的时代意义。作为“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失德失范的伦理管理问题,表现在文化产品及其文化作品中主流伦理价值标准的迷失,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中的失信失德,文化产品消费传播中对人类、社会、自然所造成的危害,文化产业投融资中“重商轻义”的伦理价值取向等问题。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伦理管理,须通过伦理管理与法制牵手,筑牢文化产业主流伦理底线;通过伦理管理与法制牵手,维护文化产业的诚信经营;通过伦理管理与科学牵手,尊重和倡导文化消费传播中的人类价值追求;通过伦理管理与政府牵手,建立投融资的公益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发展模式背离了发展的可持续性,使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处于危机之中.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发展观,也是一种伦理观,它要求以伦理的观点来审视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以伦理的规范来认识和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强调对自然界采取伦理的、尊重的、保护的态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持续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4.
《论语》是先秦的经典书籍之一,也是"四书"之一。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也涉及到了"生态理念",是研究孔子生态理念的主要资料来源之一。《论语》中反映的孔子生态理念有"仁"爱自然,敬畏天命鬼神,肯定自然,乐山乐水等。这些都与"十九大"精神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15.
儿童文学阅读是儿童一生的精神财富,笔者从儿童阅读文学的数量、阅读结构、阅读现状、童年生态、作家作品的思想力和表现力等几个方面考察发现,中国儿童文学阅读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本文从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剖析了产生中国儿童文学阅读危机的深层原因,认为中国儿童文学阅读要想摆脱危机,必须明确“儿童本位”的阅读方向,走亲子共读的全社会阅读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王全根在2006年发表的《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一文中指出:"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美学特征,通过儿童文学作品把劝人向善、与人为善、避恶趋善、惩恶扬善、择善而从这样的信念传递给儿童。本文正是从这点出发,着重分析"以善为美"在E·B·怀特所著的三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杨红樱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近几年的童书市场上销量很好,她的创作原则是以儿童为本位,以本土原创为特点,其作品感动了中国儿童,充分显现出本土作家的创作优势,对于拉动中国本土原创儿童文学的创作出版和吸引更多的孩子来阅读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经济发展必须服从于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经济伦理从这一要求出发,在处理人的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经济理性与价值理性、人的主体性与自然的主体性以及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与整体思维方式等关系上超越了传统经济伦理,更加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持续、和谐的发展。因而,从整体上把握生态经济伦理的超越性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生态文学的价值观念存在一些误区,可从三方面进行新的建构:科学理性的生态伦理责任,人文精神与自然伦理的融合,和谐生态文明的精神旨求.  相似文献   

20.
生态伦理学是出现于 2 0世纪 6 0至 70年代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与传统伦理相比较 ,它在理论基础、思维方式、道德对象、善恶标准等方面都有所超越 ,并赋予了这些范畴新的内涵 ,把伦理从人类社会领域扩展到了包括自然在内的整个生态范围。如何现实地建构生态伦理学自身的规范体系成为更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