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指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仅是主动的客体 ,也是发展的主体。同时分析了“主动的客体”与“爱动的主体”的辨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从现代陶艺文化形态构建的角度,阐述其应立足于博大的本土民族文化,具有时代的人文审美理念,追求艺术与技术、主体与客体、美学与科学、人文价值与人文环境的完美和谐统一的构建,表达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歌舞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奇葩。随着现代文明的深入与冲击,对于负有文化传播功能的云南艺术高校,保护与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建设云南特色的民族代表性舞蹈乡土教材是义不容辞的,做好这一工作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对当地多元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抓住发展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事业,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建设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西部新文化,要发挥西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抓住民族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贯彻实施党和国家制定的“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的战略决策,努力把西部的文化资源优势变成文化发展的优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为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营造有利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在“非遗”保护视域下,以安徽皖南体育类“非遗”保护实践为案例,探讨其由乡土社会向后乡土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再生产经验,总结出以“文化再生产”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民族民间体育整合保护模式。研究认为,在内部“微观(非遗本身)-宏观(文化空间)”与外部“政府一社会”两大维度构成“非遗”整合保护模式的四大象限中,农村民族民间体育的保护实践,既要在静态类型中分类实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区治理、日常生活的四种导向,又要在动态类型中实施四大象限的相互嵌入工作,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策略,做到保护形式与保护内容、文化保护与社会建设、政府主导与社会主体的统一,才能做好“非遗”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关于中华民族作为整体性存在的社会意识,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石。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共同体意识培育、共同体理念树立和共同体发展建设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树立关于国家、历史、民族、文化、宗教的正确观念,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团结,以“认知—认同—自觉”的结构性内涵,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目标;在现实中,应着眼于主体、客体、环体、介体全链条,从机制构建、环境营造、文化浸润、网络引导、实践强化等方面,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环境和“天下一家”语境下,四裔归属意识的不断增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认同获得空前发展的根本机制。郡县制管理体制机制下东西南北各地、各族居民先后被“编户化”而统称为“秦人”和“汉人”,意味着在秦汉王朝疆域版图之内各族居民在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下,相互认同而实现的空前民族统一,体现出当时东西南北各族对以秦汉王朝为代表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下的全方位认同。这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民族内涵及其关系格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机,这种直接以统一帝国疆域划定的规模空前的统一民族共同体的出现,对于后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和实质性的关系.在世界中,只有人才够成为真正的主体,所谓客体是指与人相关的现实世界,而不是传统教科书所讲的"整个世界",主体与客体既对立又统一,这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相似文献   

9.
云南文化具有多样性、内陆性、边缘性和封闭性等多重特点。开展云南文化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它不仅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搭建在民众文化生活和国家文化建设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幸福状态的写真,村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一项重要举措。研究结果表明:村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治理核心在于改变当前过度依靠政府行政力量为主体的“档案式”保护模式,大力推广“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村”“文化生态村”等以社区组织为主体的治理模式。村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治理模式通过制度化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使社区居民参与到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之中,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主体积极性和参与能动性,从而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在广东省的文化大省建设中,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建设是文化大省建设的主旋律:广东体育文化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建设文化大省背景下的广东体育文化发展策略包括:以先进文化建设引领体育文化发展、将发展体育文化融入到建设文化大省的各项目标中、在发展广东体育文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岭南文化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位于云南省西部的保山市潞江镇处于怒江峡谷地带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中心区域,德昂族是该地区的世居主体民族之一,聚集地白寨居于汉族与傣族村寨中间,处于汉族文化与傣族文化的包围之中,是典型的“与汉为邻”的“民族互嵌型社区”。从保山市潞江镇白寨德昂族音乐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为“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体育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把自身存在作为客体来对待和改造的过程,也就是说,体育活动本身是主客体的统一,是主体的能动性和客体的受动性的统一。这既是体育活动的一个特点,又是体育活动所具有的深刻的辩证性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围绕“外师造化,内得心源”,阐述了唐人意象创造的理念是:主体与客体的契合;形与神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自然与创新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体现了社会历史进步的客观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任务。“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观念与价值的统一,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统一,道德教育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主要采取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法,以长期调研的3个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本土个案为基础,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的主体、动力、路径、价值内涵、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关系等理论问题。研究表明: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主体主要是由文化主体和代表民族国家的政府等组成;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动力主要在于文化主体的群体认同、民族国家认同及社会制度认同等方面需求;3)从所选取的个案中可以提炼出“保留核心形式、改变内容、突出民族国家认同”“保留核心形式、改变内容、突出群体认同”“引进核心形式、引进内容、突出群体认同”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性建构路径;4)所选取的个案也体现了家国同构的价值理念、中庸和谐的哲学思想、伦理本位的道德追求等价值内涵;5)传统体育在本质上是建构的,其主要体现在重构和新构等方面,它与现代体育之间是共生和相互糅合的关系,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都面临着现代性建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应立足当地,深入挖掘本地区民族文化,用民族文化涵养工匠精神培育。本文根据民族地区地方职业院校发展经验,提出民族文化融入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人才培育路径:即围绕“工匠精神培育”这一个核心,重点做好“制度建设、教学改革、合作育人、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五项工作,用高质量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相似文献   

18.
不管是在新教材还是旧教材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教育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和“学”的共同客体为教育内容(即“教材”)。而怎样把两个主体联系为一体,则就要靠“教材”这个客体来完成。导入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的引入,我们称之为导入。导入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使其产生学习欲望的重要一步。无可否认,一个好的老师,总会重视导入设计,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既发挥了“教”的主体地位,也保障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达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国家制度.文章认为,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加强民主的主体建设和客体建设,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是列宁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列宁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存在,艺术的审美本质应从主客体关系中去把握。马克思艺术理论认为艺术的审美本质既不是一种单纯的客观物质存在,也不是一种单纯的主体存在,而是由主体和客体相互对应所产生的和谐自由的审美关系决定的。审美关系是主体(审美主体)与客体(审美对象)相互对应形成的。审美主体在感知和理解审美客体时,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同构关系,主客体进入同构关系之后,不再是原来独立存在的事物,而变成了这种同构关系产物。艺术创作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