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教师现有薪酬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是薪酬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高校教师对自身薪酬与期望值相比较并不满意,只有半数的教师对所属学校薪酬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表示满意,而且年轻教师的不满意度高于年长教师,但是教育程度越高,行政职务越高,满意度越高。影响教师薪酬满意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薪酬与自身期望值对比和学校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因此,学校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师的薪酬满意度,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终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国40所样本高校薪酬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被试教师对薪酬满意的总体认知程度比较低。研究表明,收入水平以及教师感知的分配公平性是影响高校教师薪酬满意程度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师薪酬满意度,发挥薪酬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应对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进行合理的社会定位,构建绩效导向、能力导向、市场导向的激励性薪酬体系,重视非经济性报酬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北京18所高校教师的薪酬满意度进行抽样调查,对影响北京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高校教师的薪酬满意度一般偏下;在影响因素中,年龄、职称、行政级别、实际收入与期望收入的差距、公平感、自身生活状态等对薪酬满意度影响较大.国家要通过提高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改革高校资源配置方式、满足青年教师的基本需求、发挥公平性的激励作用等对策,提高大学教师的薪酬满意度,调动大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薪酬改革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基于大规模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Shapley和Owen值分解技术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教师实发工资水平较低,期望与实际工资存在较大差距;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不高,尤其工资水平满意度和工资增长满意度较低;薪酬水平和结构对高校教师的薪酬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且改进薪酬水平比薪酬结构更重要,改进含工资增长因素在内的激励性薪酬比保障性薪酬更重要。未来我国高校教师薪酬改革应增强薪酬的现实获得感和预期满足感;建立工资的长效增长机制;着力解决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的中青年教师关切的福利问题;优化薪酬结构,坚持“稳基本”和“活激励”。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是人格化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薪酬是人力资本价值及其实现程度的直接体现。影响教师薪酬制度设计的因素主要有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教师的供求关系、教师团队合作效益的发挥以及教师个人条件等。构建适合教师人力资本特点的薪酬制度应充分考虑到教师人力资本形成过程和实现过程的特点,本着公平性、激励性、竞争性、合法性等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文章通过对重庆市7所高校的教师进行薪酬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当前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的现状和年龄、性别、所授课程以及职称等因素对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民办高校教师个体特征与薪酬激励要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探讨如下问题:(1)教师个体特征与薪酬不同部分及薪酬制度满意度的关系;(2)具有不同特征的教师对薪酬制度的满意度的差异。通过统计分析显示,教师个体特征对外在薪酬(基本工资、浮动工资、课时津贴)、内在薪酬(工作氛围、人际关系、组织认同感等)以及薪酬制度满意度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是提升学校管理绩效的关键所在。调查发现:积极的薪酬管理过程满意度对教师薪酬结果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且对学校绩效也有积极影响。要提高学校绩效,需要制定基于"标准"的绩效评估体制,注重薪酬管理过程的改进,构建规则合理、公开透明的绩效工资发放体系,注重薪酬结果的合理应用,不断提高教师的自我成就感。  相似文献   

9.
《旅游法》的实施保障了导游的合法收入和劳动权益,但也改交了导游的薪酬结构,导致导游流动性增加.导游的薪酬管理是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促进导游队伍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针对《旅游法》对旅行社行业环境的影响,分析了福建导游的薪酬结构,运用SPSS对18个薪酬满意度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获得影响福建导游薪酬满意度的五个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均值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构建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相结合的导游全面薪酬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管薪酬公平性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知,股东、高管自身以及社会其他非高管群体与企业有着不同的利益关系,对企业高管薪酬公平性的认知标准也有所不同。目前,影响各个利益群体对高管薪酬产生不公平认知的现实因素还有很多,如薪酬-业绩敏感度较低,高管薪酬内、外部差距较大等。我们需要从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市场化的高管薪酬体系和改革现有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入手,提高人们对高管薪酬的公平性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1.
The construct of teachers’ pay satisfaction is important to the systemic appraisal of teachers’ compensation. The study aims to probe the components of teachers’ pay satisfaction and verify this construc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24 teachers were conducted to propose a construct model for teachers’ pay satisfaction. A survey of 1,218 teachers was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teachers’ pay satisfaction construct, including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ith subjects recruited from 45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6 cities and counties. Another survey of 364 teachers sampled from 6 provinces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proposed two-order model with Heneman’s four-dimensional model. Teachers’ pay satisfaction comprises pay results satisfaction and pay management process satisfaction. The former includes pay level and increase, promotion and training. The latter includes teachers’ engagement, openness and transparency of pay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he reasonableness of distribution rules. Teachers assign greater importance to relative pay than do workers in other occupations. Chinese teacher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pay management process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2.
Theory and evidence on performance-related pay for teaching remain inconclusive. Teachers will respond to rewards, but an appropriate reward structure may not be devised because education is a collaborative endeavor. Here we test three hypotheses: performance-related pay among teachers is more likely to be observed when there are evident indicators of team production; teachers receiving performance pay will earn more in total than otherwise equal teachers without performance pay; and teachers receiving performance pay should have higher job satisfaction. We use the Schools and Staffing Survey (2000) to test each hypothesis. Team production does strongly predict performance-related pay, and that such pay does boost earnings, but that job satisfaction is lower for those who receive such pay awards.  相似文献   

13.
高校绩效工资改革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绩效难以评估,不适用企业绩效的考核办法。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在教育界采纳了绩效工资的管理制度,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通过对西方国家高等学校绩效工资管理制度的探索和研究,借鉴他们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以期寻求适合我国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目标是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权力、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本文从公平理论出发,分析现行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以期对各级政府和学校顺利推行绩效工资制、提高政策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思路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绩效工资制是以建立教师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教师主动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改善教学实践为价值取向。澳大利亚教师工资缺乏激励机制,难以留住优秀教师,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因素。由此,澳大利亚经历了"优质薪酬奖励优质教学"理念的确立,到致力于教师专业评估标准的制定,再到政府积极引领改革行动的实施的进程。对于澳大利亚教师工资改革思路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提供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薪酬分配公平才能实现有效激励,而分配的公平性要靠科学合理的制度作保障。从系统论视角分析,高校原校内津贴制度在水平、结构和构成等核心分配政策上缺乏基本一致性,在信息对称条件下易让职工产生不公平感。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核心政策规定方面坚持一致性原则,合理核定总量水平,明确规定基本结构关系,科学测定主要构成比例,公平实施绩效工资分配。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分析与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行绩效工资是美国近来教师教育改革一系列重要举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通过工资和奖励制度的改革,形成与美国近年来注重质量和效率优先的教育改革政策相匹配的扶优罚劣的教学激励机制。这既是美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时也是教师管理机制的一次大胆变革。本文旨在先通过案例的分析,寻找绩效工资争议的核心问题,然后通过对于教师工资本身的特殊性,美国教师工资制度的发展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本身,来谈下我对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推行绩效工资改革,历时7年尚未全面推行。绩效工资改革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关系学校发展和稳定,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大改革课题。本文回顾了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进程,分析归纳了已经实施绩效改革院校的评价机制和管理模式,指出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分析了推进改革的难点问题,并从提高认识、立足实际、平衡关系等方面提出深化改革的建议,以期对改革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适应职业院校教师分配制度改革的需要,建立健全绩效薪酬的课时工资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本文拟通过对课时工资制的界定,探讨实行课时工资制所应具备的条件和实施的基本形式,从而提出课时工资制度是一种绩效与能力结合的薪酬模式。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以来突施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对于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起了一定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在实施绩效工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与教育发展不协调的负面效果。从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所产生的负效应入手,探寻解决其负面效果的策略,便于使教师绩效工资真正实现其正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