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武山水帘洞石窟壁画艺术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陇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其丰富多彩的壁画遗存体现了我国古代石窟壁画艺术的发展进程,其绘塑结合的艺术形式极具可资借鉴的艺术价值。对于它的研究,可从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等石窟壁画艺术进行的比照性研究入手,结合水帘洞石窟壁画艺术所处的自然环境、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以及当地的民情风俗进行综合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中的古代举重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的考察发现,敦煌壁画和嶓画中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古代举重活动,如举象、举钟、举车、举铁等.敦煌壁画中的举重运动是我国所见较为珍贵的举重形象资料,它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皇县境内。敦皇是汉唐河西走廊交通要道的咽喉、中西文化交汇之地。莫高窟开凿于敦煌东南约20公里的断崖上。自开凿初期距今1600多年,现完好地保存着429个洞窟,其中有2000多尊彩塑和45000余平方米的壁画,成为我国最重要、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融建筑、壁画、彩塑为一体,题材内容最系统、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博物馆。被誉为举世无双的东方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4.
严丽 《阅读》2008,(11):17-18
同学们,你知道吗?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莫高窟》,一起来欣赏这颗灿烂辉煌的“东方艺术明珠”吧!  相似文献   

5.
云游石窟     
栗小岭 《阅读》2006,(11):17-18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莫高窟至今还保存着两干多尊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她的藏经洞中曾藏有我们古代的各种经卷、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相似文献   

6.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白北魏以来历代各族的服饰资料很丰富。笔者注意到,这些珍贵的历代各族服饰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氐羌有族源关系的民族的,其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都比较鲜明。作为一种文化,这些不同时代的氐羌族群服饰既显示出同源异流的特征,又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氐羌族群各族在服饰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7.
由古丝绸之路、佛教的传播 ,将古代印度的子故事与艺术传入了我国 ;又经千年流传改造 ,逐渐本土化、世俗化 ,最终融入为中国的廿四孝之一。子故事与艺术的流变 ,表明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中 ,我国传统文化能以我为主 ,扎根本民族原有文化 ,又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进而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8.
敦煌壁画形式构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敦煌壁画在空间结构上与建筑、雕塑的紧密结合,在平面形式结构上随石窟总体艺术布局和表现内容的不同而呈多样化的特点,体现出敦煌壁画优美的艺术形式和无穷的艺术魅力。敦煌壁画艺术是宗教艺术与中华民族艺术交融的结晶,对当代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发现110周年之际,笔者着眼于长江之南的九华山与丝绸之路的敦煌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考证了[天仙子]留住九华云一片,[捣练子]原是傩残<孟姜女>的片断、傩舞<舞回回>竟然是<西凉伎>的孑遗、敦煌也有<目连救母幽冥宝传>、敦煌壁画中的地藏菩萨、流落海外的地藏绘画品等文化现象,研究了敦煌与九华山的文明互动,初探了敦煌与九华山之间的文化因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审美等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地域文化。徽州壁画是徽州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徽州文化艺术的核心,也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徽州壁画的历史成因与历史价值,并从造型特点、艺术风格与内容寓意三方面探讨了徽州壁画创作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泥塑艺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它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宗教及艺术各方面珍贵的资料。从原始社会拙劣的陶塑人体,到恢宏巨大的秦兵马俑,到汉代丰富多彩、生动简洁的歌舞俑,到南北朝佛教艺术的兴起,到隋唐西域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到宋代完全走上世俗化、民族化。中国古代泥塑不仅表现了古代雕塑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时也勾划出古代社会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论乾陵文化     
乾陵文化包括乾陵的建筑、17座陪葬墓、乾陵石刻艺术、唐墓壁画等内容,是中国古代陵墓文化的典范之一、盛唐文化的辉煌体现、各民族友好关系的生动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3.
印度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经了从依附道家之说到与中国本土的儒道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不断融合的发展过程。佛教思想的渗入和佛教的中国化———禅宗的发展使佛教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诗词中的空灵意境虽然可以在儒道中寻到其根,但佛教思想对中国士大夫的创作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思想对诗词中的空灵意境也起了助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多民族是中国最基本的民族国情,故中国有着丰富的民族思想,核心概念是“华夷”,以此为基础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实践中,有了“华夷共祖”“华夷一家”“华夷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此同时也还有“华夷之辨”的民族思想;虽然“华夷”具有二元含义,但仅仅是在文化意义上的分类,“华夷”仍然具有民族共同体的含义。正是因为如此,到了近代,中国古代的民族思想才有可能从“华夷”二元民族思想向中华民族一元民族思想转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研究中国古代的民族思想,贡献历史学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便具有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敦煌体育文化的历史成因和社会文化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体育文化是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与敦煌地区各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也包含了中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随丝绸之路繁荣而发扬光大,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相交融的敦煌地区特有的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6.
庄电一 《阅读》2023,(24):45-48
<正>富丽堂皇的艺术、博大精深的内涵、穿越时空的魅力、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这是敦煌莫高窟独特的价值。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这座世界闻名的宝库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石窟的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这种以泥土、木材、麦草和颜料构成的脆弱艺术品,要永久保存是难上加难的。如何才能减少石窟病害、延缓彩塑和壁画衰老?如何才能将开放带来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7.
佛教自传入中国,就以其丰富内容覆盖很多范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继而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饮食文明是文化根基的一部分,在“食”之内容和“品”之形式上,均汲取了佛教中的“实用”因素,并与时俱进地发展融合成适合我国国情的饮食文化。佛教在传播的同时,也为中国饮食文明平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18.
敦煌艺术在我国堪称艺术典范,在我国众多艺术作品中极具民族文化代表性。当前,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应从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中不断发掘,通过数字化创意技术进一步宣传和发扬文化遗产,动画艺术作为一个灵活性较强的方式能够切实起到良好的宣传、继承、发扬文化遗产的作用。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动画作品,揭示了我国动画产品实现"本土化"创作的具体方式,对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提出可行性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应当重视中国古代心理学遗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就是这些灿烂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理这份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丰富和发展科学心理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国古代,虽然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心理科学,但散见在哲学、政治、文学、  相似文献   

20.
"圆美"——武术套路美的重要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新规则中,提出了套路“高难新美”的发展方向,明确指出“美”是今后套路的发展方向之一。套路蕴涵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圆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圆为美是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普遍遵循的原则。通过研究表明圆在武术套路中广泛的存在和应用,提出圆美艺术现象是套路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丰富了武术套路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