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张生太  梁娟 《科研管理》2012,33(6):31-39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建立了组织政治技能、组织信任和隐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内蒙古自治区18家企业264名员工的调查问卷数据,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组织政治技能的四个维度:政治敏锐性、人际影响力、关系拓展力、组织协调力对组织信任和隐性知识共享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信任完全中介了组织政治技能和隐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分析了该研究对于理论和实践的贡献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王士红 《科研管理》2012,33(1):56-63
知识共享是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在理性行动理论以及社会交换理论基础上,探讨员工组织动机感知、损失感知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以及面子的调节作用。通过对580份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组织动机感知与知识共享意愿正相关,损失感知与知识共享意愿负相关;面子负向调节损失感知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面子正向调节组织动机感知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研究结论对于企业促进员工知识共享意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Rapid advances in mobile technologies and devices have made mobile bank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mobile commerce and financial services. Using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and knowledge-based trust literature, this study develops a research model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innovation attributes (perceived relative advantage, ease of use and compatibility) and knowledge-based trust (perceived competence, benevolence and integrity) on attitude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about adopting (or continuing to use) mobile banking across potential and repeat customers. Based on a survey of 368 participants (177 for potential customers and 191 for repeat customers), this study use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erceived relative advantage, ease of use, compatibility, competence and integrit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attitude, which in turn lead to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adopt (or continue-to-use) mobile banking. Additionally, by using multi-group analysis with t-statistics, the results found that the antecedents of attitude toward mobile banking differ between potential and repeat customers. The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
组织成员的创新行为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影响组织成员创新行为的重要变量,目前关于组织社会化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却比较少.本文以中国华南地区的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对组织社会化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以及信任、知识分享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文献研究和系统验证组织社会化、信任、知识分享和创新行为变量信度与效度的基础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组织社会化对信任与知识分享产生正向影响,组织社会化还通过信任对知识分享产生正向影响,组织社会化进一步通过信任、知识分享对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即组织成员的信任、知识分享在组织社会化与创新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瑞  周万坤  陈倩竹 《科研管理》2020,41(10):210-217
知识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为了提高知识的价值,企业需要促进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以增加其竞争优势。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依此分析影响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探究组织信任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数量、知识贡献系数、共享奖励系数和共享惩罚系数与知识共享行为正相关而共享风险系数和成本系数与知识共享行为反相关,情感信任促进知识获取而认知信任促进知识贡献。  相似文献   

6.
P组织信任、知识分享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P P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信任的企业文化氛围被认为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虽然很多学者相信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在组织信任与组织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但却极少给出实证的结果。本文以中国华南地区企业为调查对象,对组织信任是否以及如何通过知识分享行为影响组织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验证了组织信任、知识分享和组织绩效各概念的建构效度。研究结果显示:组织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进一步通过知识分享行为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辉  杨忠  黄彦婷  吴洁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97-1707
 组织智力资本的增进依赖于组织成员间广泛的共享知识。组织激励与组织文化分别代表了促进组织成员知识共享的正式和非正式组织因素成为学术界与企业界关注的焦点。鉴于鲜有研究同时关注并区分正式的组织激励和非正式的组织文化对知识共享的差异化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修订的社会影响理论对组织激励、组织文化与知识共享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1182名知识型员工的问卷调查发现:组织激励通过顺从机制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组织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组织文化通过认同机制和内化机制(情感承诺)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组织成员的知识共享态度,进而最终影响组织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揭示社会化商务用户行为的内在机理,以S-O-R模型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以探讨人际互动、社会支持对信任及其社会化商务意愿的影响。通过问卷方式搜集339份有效样本,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能力、诚实与善意的信任均显著影响社会化商务用户的购物意愿和分享意愿;感知专业性显著影响基于能力、善意和诚实的信任,而感知相似性则显著影响基于能力和善意的信任。此外,信息支持显著影响基于能力和善意的信任,而情感支持显著影响基于能力的信任。  相似文献   

9.
知识治理是知识管理活动的制度保障,是在制度层面上对知识行为的引导、激励和约束,进而维护知识活动各方的利益平衡、促进知识活动效益的最优化。知识共享行为是一种组织制度安排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行为过程,受到知识治理的影响。知识治理对于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很多的学者都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涉及变量和因素有限,结论不稳定。另外,知识治理对于知识共享影响的内在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地探究。最后,从研究方法上,知识治理是组织层面的变量,个体知识共享是个体层面的变量,现有文献较少运用跨层次分析方法来整合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剖析知识治理机制对个人层次知识共享的影响,因而研究结论有待验证。因此,基于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本文探索性地引入中介变量组织支持感来分析知识治理对于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关系。依据已有的文献成果,本文提出以下8个假设:(1)正式知识治理对非正式知识治理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2)正式知识治理对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非正式知识治理对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正式知识治理对于组织支持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非正式知识治理对于组织支持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6)组织支持感对个体知识分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组织支持感中介了正式知识治理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8)组织支持感中介了非正式知识治理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了验证以上假设的有效性,本研究以中国华北地区140家企业621名员工为被试对象,其中男性占53.62%,本科以上员工占89.05%,工龄在5年以上的员工占76.97%,基层和一线工人占87.76%。对于模型中所涉及的变量,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的中成熟量表进行测量。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的测量参考了Cao等(2012)对于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的测量量表,组织支持感使用Eisenberger编制的问卷,知识共享行为采用Yi开发了一套有效可靠的知识共享行为量表。所有变量在本文样本中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都达到标准。在确保问卷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基础上,本文利用跨层次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得到了如下结论:(1)在知识管理领域中,员工组织支持感是链接组织知识治理与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中介桥梁。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活动一方面通过正式的知识治理对于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更重要是要通过对于员工组织支持感的影响来间接的作用员工知识共享行为。(2)组织知识活动对于员工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是多层次相互作用的结果,过程复杂。组织层面的正式知识治理通过三条途径作用员工个体知识共享行为:直接作用、通过非正式知识治理影响组织支持感的间接作用以及通过组织支持感的间接作用。非正式知识治理是间接的通过组织支持感的单途径来影响个体知识共享行为。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文进一步打开了知识治理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黑箱",丰富了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此外,本文结论对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要有效创建完善的知识治理机制,二是要重视对员工组织支持感的提升。本文虽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样本收集的数据受到地域和行业的限制;第二,对于知识治理的划分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三,中介变量、作用路径和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以上三点问题将是今后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This study enhance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online trust by integrating the consumers’ product evaluations model and technology adoption model in e-commerce environment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how perceived value influences the perceptions of online trust among online buyers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repurchase from the same website. This study proposes a research model that compare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erceived value and online trust to perceived usefulness in influencing consumers’ repurchase intention. The proposed model is tested u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online consumers of e-commerce. The findings show that although trust and e-commerce adoption components are critical in influencing repurchase intention, product evaluation factors are also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repurchase intention. Perceived quality is influenced by the perceptions of competitive price and website reputation, which in turn influences perceived value; and perceived value, website reputation, and perceived risk influence online trust, which in turn influence repurchase intention. The finding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usefulness on repurchase intention is not significant whereas perceived value and online trust are the major determinants of repurchase intention. Major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服务公民采纳模型及实证研究/FO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骁  季绍波  仲秋雁 《科研管理》2011,32(1):129-136
    摘要:提高公民对电子政务服务的采纳意向是促进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探查我国电子政务公民采纳意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了电子政务服务公民采纳模型,并通过问卷方式采集了630个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优势和相容性、自我效能在三个服务层次上对公民采纳意向均有显著影响;认知度、对政府的信任和感知信任分别在基本信息、信息交流、事务处理服务层上对公民的采纳意向产生显著影响。(2)感知信任的三个前因分别为:对互联网的信任、对政府的信任和认知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观理论视角,以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人员为样本对象,对信任、知识共享、组织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对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任与知识共享对组织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任和知识共享对商业模式创新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必须通过组织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产生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要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首先要构建起组织信任的环境;在此基础上,通过信任来促进组织成员间的知识共享和提升组织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3.
Social collaboration technologies have rapidly spread across organizations, offering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 exchange of knowledge among employees, especially in distributed work environments.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social-collaboration tools as an employee-orient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evitably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future of email as its intensive use by knowledge workers is more and more perceived as being inefficient and unproductive. Through a quantitative case study methodology, this study seeks to explore the role played by the notion of habit in explaining employee knowledge sharing capability for firms implementing social collaborative practices in the context of no-email initiatives. Data collected within a large international IT services company, which is among the first firms having made such shift, were used to test the developed conceptual model.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abit is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relative advantage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while relative advantage was found to positively impact knowledge sharing capability. Besides, habit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ree attributes (relative advantage,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compatibility to a lesser extent) and knowledge sharing capabilit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developed from these findings are th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高孟立 《科研管理》2022,43(1):114-123
    承诺感知的相互性影响在KIBS企业与组织顾客间的合作创新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依据相互性理论,基于245个KIBS企业合作创新项目的调研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承诺感知视角嵌入,探讨了KIBS企业承诺感知与组织顾客承诺感知之间的相互性影响,并深入剖析了KIBS企业专用性投资的中介作用和KIBS企业人际信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合作创新中企业间的承诺感知存在显著的相互性影响;(2)KIBS企业专用性投资在其承诺感知对组织顾客承诺感知正向影响作用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其承诺感知与人际信任交互效应对组织顾客承诺感知正向影响作用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KIBS企业人际信任在KIBS企业承诺感知对其专用性投资的影响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4)KIBS企业人际信任在组织顾客承诺感知对KIBS企业承诺感知的影响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幸福感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制,及组织信任的调节作用,论文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过程观,构建了幸福感、组织信任与商业模式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在50个商业模式创新团队的457份有效问卷基础上,应用跨层次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幸福感对商业模式创意和商业模式应用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性水平;(2)同事信任和上级信任对商业模式创意和商业模式应用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3)上级信任在幸福感与商业模式应用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但在幸福感与商业模式创意的关系中未起到调节作用;(4)同事信任在幸福感与商业模式创意和商业模式应用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search model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motivational drivers, and empowering leadership on 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 A research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by integrating sever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tudies having in-focus 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 The hypotheses are test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873 employees from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organizations from Serbia’s province of Vojvodina,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 structural modeling technique and SmartPLS software. Findings suggest that organizational climate with prominent dimensions of fairness, innovativeness and affiliation, empowering leadership, sense of self-worth, and altruism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individuals’ knowledge-sharing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thus confirming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research expand and deepen findings reported in previous studies and enable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some organizational variables on employees’ tendencies to be engaged in knowledge sharing.  相似文献   

17.
张梦桃  张生太 《科研管理》2022,43(7):163-170
在市场环境以VUCA特征为未来发展“新常态”下,“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频发改变了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型态,能否在不利事件的冲击下形成韧性并逆势成长,成为企业存活并转危为机的关键。现有研究对于组织韧性的形成机制缺乏关注,本文基于关系网络理论,探讨了关系网络(组织内关系网络和组织间关系网络)与组织韧性的关系,验证了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内关系网络和组织间关系网络与组织韧性呈正向关系;组织内关系网络正向影响利用性创新,组织间关系网络正向影响探索性创新;利用性创新在组织内关系网络和组织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探索性创新在组织间关系网络和组织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从重视构建组织关系网络、激发员工创新的角度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郭韧  周飞  林春培 《科研管理》2018,39(10):70-78
基于组织环境释意的演化作用过程,本文构建了一个整合模型,分析组织知识共享氛围对管理创新的影响过程,并探讨员工建言行为的中介效应及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中介效应。运用301份调查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发现:(1)组织知识共享氛围对员工建言行为和组织管理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员工建言行为在组织知识共享氛围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3)员工自我效能感在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具有调节效应,且正向调节促进性建言行为在组织知识共享氛围与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组织文化、知识分享与组织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科岩  龙君伟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69-1876
 讨了组织文化、知识分享、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选取我国华南地区95家高科技企业作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文化通过影响知识分享进而影响组织创新;(2)知识分享影响组织创新进而影响组织绩效;(3)组织创新对组织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4)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知识分享和组织创新间接影响组织绩效;(5)知识分享对组织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组织创新来间接影响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共享主体以及共享路径的基础上,对其知识共享障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导向型企业的知识共享障碍主要表现在个体与个体、团队与团队以及个体、团队与组织等3个层面。为解决项目导向型企业中知识共享的障碍问题,从搭建知识共享平台、制定制度保障和营造欢快、信任与合作的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