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文艺学的整合路径上,存在理论驱动与问题驱动的基本差异。前者导致了国内文艺学研究与生活世界的疏离,后者却保证了西方文论的不断进步。国内的文艺学整合之所以会陷入困境,部分原因在于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但不能因此错误地放弃本质追问。文论整合难以有效展开,根本原因在于研究者无视整合对象之间的范式冲突。部分学者从观念论出发,对范式冲突现象作了细致的描述。但只有从生存论视域出发,才可能在不同范式之间求得合宜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化学教学论正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新的挑战。研究范式对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论研究范式是教学论具体研究方法的上位概念,它推动教学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化学教学论的不同研究范式虽然各有特点,但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具有凸显化学教学特征、以文化范式为背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密切沟通化学教学实践等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意识研究的自然科学化运动中,被视为21世纪智力革命前沿的认知科学,已汇成为意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进路.认知科学范式的意识研究,引发了许多基础性理论问题和研究技术方法上的重要进展,逐渐改变了传统意识研究的"虚无化、含糊化"的状态.当前认知科学的理论范式正处于急剧变革和不断重组之中,这有可能为意识心理学的理论创新问题提供内生增长点,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4.
《艺术与此在:论艺丛札》是作者十余年来从事文艺研究与写作的部分论稿合集,涉及美学与艺术学理论、电影理论、诗学和美术史等诸多研究领域,是一本跨越理论与现象、传统与现代媒介和中西艺术文化的艺术学研究著作。作者诸葛沂将本书分为"理论""电影""诗歌"和"艺术"四个章节。"理论"这一章为全书定下了研究基调及作者的研究偏向,即要从现代艺术的救赎论、现代性与现代主义、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比较教育经历了历史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文化相对主义研究范式——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范式。在新世纪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范式正逐步成为比较教育研究的趋势。本文通过不同时期研究范式介绍,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比较教育学,更好地把握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趋势,促进比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现状并不理想,很多研究者并未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角度去结合理论研究与体育实践,造成大多数体育社会科学领域在研究问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方面尚缺乏规范性和针对性,也未特别考虑要对我国体育领域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制定规范性的研究程序。基于此,主要采用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外体育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研究范式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相关研究的规范性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研究范式选择、方法的结构上表现的十分混乱。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不但应该国际接轨,而且更应该与母学科接轨。研究应该遵循母学科的研究范式,而不是随心所欲、自娱自乐。应该培养学者选择研究范式的自觉性,依据研究问题的性质选择合理的研究范式,掌握每种研究范式的理论体系、研究规则和方法的结构。并严格在这一研究范式的规则下,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让自己的话语体系建立在该研究范式理论的话语体系之下,从而可以在同一个话语体系里进行理论对话。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7.
在对库恩范式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指出了库恩范式理论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体育事实范式、体育行为范式、体育定义范式和体育传播范式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多元范式现状,最后提出了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多元范式进行整合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化学-物理学家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与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三者各自在其原有学科基础上,通过复杂性研究范式,创建了具有复杂性特征的一般系统论、耗散结构论与儿童认知发展论。这使教育学研究者们开始思考,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而存在的教育学,综合意味着什么;其次,当学校教育在大多数社会问题中,陷于"巴尔干半岛之境地"时,教育学领域对此作出合理的抗议是必需的;最后,复杂性科学研究范式,作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通路,将更能引起此门学科中的工作者们对跨学科综合意识与能力的重视和培养。  相似文献   

9.
借鉴西方后现代理论思想,对文学进行反本质主义的再提问,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文艺学教材中的一大转向,但在转向过程中却存在着误诊和误读。后现代理论是对思考可能性的开放性拓展,不能简化为反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只是文学提问方式的一种,绝非惟一正确的进步模式,它只能解决文学精神形态层面上的一部分问题;以为采取反本质主义提问方式就能解决目前中国文学理论的危机,势必陷入新的误区;几部教材的反本质主义的策略其实暗含着浓厚的本质主义色彩,它们在逃离传统文学提问方式的同时又落入了传统文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0.
在记忆研究中,形成了三种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范式并对教学产生了不同影响。联想研究为建立科学教学论的最初努力提供了心理学支持,并为教学中组织教学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艾宾浩斯研究范式不仅为控制教学条件提供了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依据,而且为教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形式,促进了教学的实验研究,促进了教学研究由经验范式向科学范式的飞跃;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促进了记忆研究、教学论构建、教学实践三者之间的融合。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教学理论必须对记忆内容、记忆过程和影响记忆因素三方面的资料做出更为全面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公司章程性质的学说有多种:契约说、自治法说、折衷说、宪章说、自治规章说。笔者在批判和借鉴上述几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折衷说的观点,即以公司章程调整的法律关系来对公司章程的属性进行分类。公司章程调整的法律关系中股东与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用契约说来调整;公司章程中关于公司治理机制、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公司章程细则)部分用自治法说来调整。笔者认为这一分类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人文奥运"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困扰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内源性冲突"与"外源性冲突"引发的"人文危机",可以概括为:有限资源与无限超越的矛盾、奥运理想与生存发展的矛盾、参与主体不同利益冲突的矛盾.以中国文化"和谐"思想为核心理念的"人文奥运",突出、强化了奥林匹克主义原有的和谐思想,弘扬了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重新彰明了人本主义的价值原则;为遏制奥林匹克运动或奥运会的异化,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为协调参与主体的不同利益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运行模式;为解决、处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遭遇的种种问题和诸多矛盾,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基础;对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中国文化"和谐"思想为核心理念的"人文奥运",随着其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必将使中国文化成为发展奥林匹克实践,补充、丰富、完善奥林匹克理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3.
从教学环境的实际需求出发,探讨一个基于Internet的新型智能虚拟化学校的理论框架,即通过介绍虚拟教学的定义、虚拟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关键性技术,提出了系统核心设计的基本构想、智能虚拟化学校的功能设置以及教学实施的具体步骤.其目的在于为进一步的深入设计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物理模型教学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物理模型的建立、分类以及它与学生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如何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利用新的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通过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人体科学提出用系统方法研究人及人身上的形神关系,其实就是在用与还原论方法截然不同的新的思维方法解释作为理论硬核的哲学基本问题。如果作为理论硬核的哲学基本问题的解释方法由还原论的观点转换为系统论的观点,那么整个哲学理论必将由于理论硬核的范式转换而发生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从多维视角对传统教学进行了反思,引发了对传统师生观的深刻反思和重新定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民主平等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双向互动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灵魂,合作探究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关联理论解释了在话语理解过程中如何通过语境假设而起作用,为语用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并将其与认知科学结合起来,比较科学地解释了理解话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身心练习(太极拳、瑜伽)对非临床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压力的影响。方法:21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瑜伽组、太极组、形体练习组和不运动对照组四组,进行12周每周一次、每次80min的练习,实验前后应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进行正念水平、应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进行焦虑、抑郁和压力的测量。结果:①瑜伽组、太极组练习前后正念水平显著提高(P<0.05),且练习后均与形体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②瑜伽组、太极组练习后焦虑、抑郁和压力均显著改善(P<0.05),且练习后各指标均与形体组有显著差异(P<0.05);③瑜伽组、太极组正念水平的提高与焦虑、抑郁和压力的改善没有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长期身心练习显著改善大学生的焦虑、抑郁和压力等负面情绪,并使其正念水平显著提高,但两者之间未检测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第25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的所有比赛,结合国际篮联提供的比赛数据进行分析,对参加此次比赛的中国男篮进行客观评价,发现问题所在,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目前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人-球”关系理论提出了质疑,通过对比实验,建立一种以“人-球-人”关系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新型篮球教学模式,并针对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