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清朝咸同年间贵州号军起义,各方面的史料对历史事件说法不一。笔者就一些号军历史问题,认为:一、"教"是理论"号"是军;二、江汉政权是统宗;三、青军揭开大序幕;四、白号军策源地是岗家寨;五、号军政权有明显阶段性;六、思南是贵州咸同大起义以及川、湘、鄂、赣等省号军起义的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2.
清光绪年间在热河地区发生了反蒙反清反洋教的金丹教大起义,本文阐述了这次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和教训.  相似文献   

3.
江汉政权是清代咸同年间号军起义建立的农民政权,它的根据地虽在贵州思南,但其所领导的范围及影响力却广达黔、湘、川、鄂、赣的号军起义和白莲教支派。本文在掌握翔实史料基础上,从该政权的领导人、传教区域、战略部署、朝廷官员的相关奏折等方面论述了其领导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陕西是最早响应武昌起义并取得成功的省份,又是北方诸省中第一个光复的省份,还是辛亥革命独立各省中坚持军事斗争时间最长的省份,直到清廷退位,南北统一,陕西方面还在与最顽固的封建势力升允等血战。陕西革命的成功,不仅仅将辛亥革命的浪潮扩展至西北地区,壮大了革命的声势和力量,而且还牵制了西北清军主力,吸引了河南清军西向,从侧面减轻了武昌前线革命军的压力,支援了湖北地区,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陕西独立影响辛亥革命的全局,在辛亥革命中有着独特鲜明的历史地位。西安新军起义,陕西光复是陕西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大事件之一,是陕西进入20世纪以来的第一件震撼事件。与其他省相比,陕西辛亥革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5.
运用材料解析等方法,讨论了史学界众说纷纭的义和团运动开始的时间与地点问题。认为平原起义是义和团运动的开端。理由是:1,平原起义是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后,最先爆发的也是最大的武装起义;2.山东巡抚毓贤对平原起义的绥靖处理和对义和团的扶持,直接导致平原起义后义和团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3.平原起义高举“兴清灭洋”旗帜,使单纯的反洋教斗争转变为“兴清灭洋”或“助清灭洋”、“扶清灭洋”、“顺清灭洋”、“保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4.从以朱红灯为首的鲁西北义和团的组织形式和信仰上看,也应视平原起义为义和团运动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清王朝转衰后,秦州一如全国,统治者横征暴敛、欺压盘剥、徇私舞弊,使社会矛盾激化,民主思想随之传播。在革命党人黄钺、陈养源等的努力和推动下,随着武昌起义和全国革命的蓬勃发展,秦州起义终于爆发了。秦州起义后,革命党人随即成立军政府,实行民主改革,结束了清王朝在秦州的统治,清朝在甘肃的统治也很快倒台。袁世凯夺权后,秦州革命党人被迫妥协,解散军政府,取消独立,起义宣告失败。但秦州起义对推动甘肃、陕西乃至于全国革命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秦州起义是甘肃天水地区响应辛亥革命的一次重要起义.起义的发动者是黄钺,但为这次起义播下火种、奠定群众基础的则是秦州人陈养源.陈养源1893年中举入仕,1903年辞官到上海开设镜今书局,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加入兴中会,他刊印进步书刊,结交革命党人,参加革命团体,向家乡青年寄送书籍,传播进步思想,从而为后来秦州起义的发动打下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8.
两当起义是习仲勋等同志在中共地下陕西省委领导下举行的陇原第一次武装起义,但目前对起义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通过文献和实地的调查研究,两当起义代表性遗址--两当兵变旧址(张家大院)虽几经辗转,但终于保留至今并得以修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作为纪念馆其价值将会越来越大。其中展示的重要史料--习仲勋给虎志道的复信,是习仲勋同志论述两当起义的唯一专文,此信成因以及信中所述“两当兵变”称谓和对两当起义正名,还有信中提及的几个重要人,都可以分别细致探讨,以便把两当起义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东干族与1916年中亚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6年中亚起义是沙俄时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民族解放运动,也是1917年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干族是1877~1878年间移居中亚七河地区的陕甘回族。他们积极参加了这场起义,起义使东干族与俄国的社会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义和国平原起义是在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发生的。它是山东义和团运动高潮的起点,影响到清政府的内外政策,对全国义和团运动深入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通过对某武警部队队三个支队的官兵体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武警部队官兵的体质现状特点,得出结论:武警部队官兵的体质水平与军人体质标准相比有较大提高,但仍存在比总体水平低的方面.反映出武警部队官兵的身体素质发展的不均衡性,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军队与大众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运动是军人的一项基本权力,大众体育能够培养军人体育生活方式,提高部队战斗力,军队应该积极参与大众体育事业。  相似文献   

13.
两汉之际活动于西北地区的隗嚣集团 ,以豪族武装为基础 ,基本活动在各自的故乡。浓烈的乡土意识制约着其集团的活动和政治走向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在西部大开发背案下,以陕西省各市级体校为研究重点,了解陕西省体校田径后备力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收集法和逻辑分析法,将射箭项目引进贵州省各高校,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从高校的教学、射箭后备力量的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高校的教育成本等问题进行分析,充分的说明了在贵州省内将射箭作为一个新的运动项目引入高校,进行教学和训练,是能够对贵州省的射箭项目的发展有所推进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主义艺术的历史是对艺术“精英性”追求的历史,后现代主义艺术表面上看是对“精英性”的反叛,倡导的是艺术的大众化。然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如商品性、娱乐性、复制性、反文化性无一不是现代主义艺术特征的又一种表现形式。表面上不同的叛逆暗含着质的共同性。后现代主义艺术仍然是以现代主义的方式、以更隐密的手段、更大的密度、更小的冲击力继续着向权力中心的靠拢。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军队医学院校学员在湿热环境下进行12 min负重行军训练与常温条件下5 km武装越野训练进行了对比和研究.结果表明,湿热环境下12 min负重行军训练,对提高学员的5 krn武装越野成绩,较常温下5 km越野训练明显.摸索出湿热环境下负重行军训练,具有训练周期短、训练时间少、训...  相似文献   

18.
根据武警机动部队基层分队中体能训练的情况,结合体能训练的原则和原理,简要阐述了1)体能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2)体能训练的内容;3)体能训练的身体训练法;4)体能训练中的心理因素;5)体能训练中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关系;6)体能训练与技、战术的有机结合;7)体能训练的评价;8)体能训练的卫生监督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武装泅渡是每一位军人必须掌握的一项军事实用技能,也是培养广大官兵顽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其意志发展的最优技能项目之一。对在武装泅渡的训练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军人顽强的意志品质提出了一些理论性的依据,以促进每一位军人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20.
摘要:镖局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术强势价值与功能的集中展现。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镖局文化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镖局是特殊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催生以及经济演化的结果,武术搏击护卫价值的强势显现是镖局的基本入世态势;镖局的产生具有地缘、尚武和诚信三个方面的社会文化属性,在运作模式上主要体现为宗族属性和关系属性;镖局与镖局文化的出现促使习武者职业选择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术文化的扩布;促使崇尚强者、尚武精神与社会软性控制的文化元素在武术文化中进一步融入;在传统的道德伦理约束之下尚武、谦和、隐忍、诚信、无畏、正义、助人的镖局文化精神与武术文化精神相互融通;诚信教化、关系互动的社会属性与武术文化深入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