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谭晓雨 《传媒》2003,(7):72-74
一我国传媒广告业发展形势综述   1.2002年我国传媒广告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传媒广告业是一个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并一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行业.2002年我国传媒广告收入总额达到903亿元,增幅为13.6%,占GDP的比重为0.9%.……  相似文献   

2.
谭晓雨 《传媒》2003,(6):72-74
一我国传媒广告业发展形势综述 1.2002年我国传媒广告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传媒广告业是一个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并一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行业.2002年我国传媒广告收入总额达到903亿元,增幅为13.6%,占GDP的比重为0.9%.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媒体产业的逐渐壮大,各种媒体的广告经营额也成倍增长.而期刊作为媒体广告市场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新刊物的不断涌现和原有刊物的改版使得期刊市场一片繁荣.据慧聪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1~6月,我国期刊广告市场总额为24.32亿元,比2003年上半年增长9.3%.期刊广告营业额占各类广告经营主体总营业额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从近5年的广告经营额数据来看,期刊广告经营额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报纸和电视,也继续领先于广播.众多业内人士甚至认为,期刊广告市场正处在迅速崛起的前夜.这说明很多人都看好期刊的广告经营,但此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广告"却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综观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其主要发展模式有如下几种:1.以广告业作为收入主渠道模式.1992年以来,我国广告业发展迅猛,各行各业广告意识日渐加浓.作为广告传播媒介之一的期刊杂志,也发挥出其巨大优势,如《建筑与材料》、《饲料工业》、《聚氨酯工业》、《中国家禽》、《禽业科技》等杂志,以其权威性、代表性、精美性而拥有大量的广告客户,全年广告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期刊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种类,广告日益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据统计,美国期刊经营总收入的70%来自广告,发行收入只占30%;欧洲期刊经营总收入的60%来自广告,发行占40%.据CTR市场研究公司2007年度研究报告,中国期刊广告增势强劲,同比增长10.36%.但在期刊广告日益繁荣的形势下,少儿期刊广告市场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少儿期刊没有广告,即便有零星广告,也普遍存在"低、小、差"的局面."低"是指广告页面价格低,广告收入低;" 小"是指广告品牌小而杂.极度缺乏能够提升期刊形象的高端品牌;"差"是指期刊广告经营人员素质差,广告意识淡漠,广告质量和效果差.其实,分析一下少儿期刊的优势,其广告市场还是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6.
张枭  张琳  徐广静 《新闻知识》2012,(12):103-105
自2010年楼市限购令出台以来,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限购浪潮逐渐席卷全国46个城市。当下,限购令给我国房地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也给房地产广告业造成了无法规避的危机。在限购令下,我国楼市购房者究竟有何改变?我国房地产广告创作又该何去何从?房地产广告最终能否为楼市复苏贡献力量?现在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亦将就此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这是两个对比悬殊的数据:1984年,宜昌日报广告收入不足4万元;1994年1至9月,宜昌日报广告收入达到450万元。 两个数据表明,短短10年,宜昌日报的广告业实现了一个历史性跨越! 这个跨越究竟是怎样实现的?依笔者之见:其成功对策基本有三条。 一、开发资源丰富的信息载体 广告是一种信息,离不开传媒(如报刊、电视、广播等)作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讲,报纸的兴衰,制约甚至决定报纸广告的兴衰。  相似文献   

8.
2000年我国期刊广告收入达11.34亿元人民币,比1999年增长27.13%,是近六年来在全国广告收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年。当然,这种变化也还是弱势中体现出的“长势”。2000年期刊广告收入占全年电视、报纸、广播、期刊四大媒体广告总额的3.32%。而从国际市场看,1999年广告收入总额中期刊广告所占的比例,日本为7.3%,美国约12%,英国约17%,德国和法国均超过26%。由此可见我国期刊广告尚有巨大的潜力空间。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广告业发展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到我国的实体经济,导致我国广告业增长速度趋缓,08-09年实际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速,但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广告收入突然大幅度增长,高达33.54%,远远高于GDP增速,更远远高于CTR发布的刊例价同比增长13%的增长速度.这可能是由于国家工商总局广告业统计口径和范围的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新闻单位的广告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去年,全国广告业收入达11亿元,上海电视台广告收入2200万元,上海广播电台广告收入420万元。在这股发展势头中,也出现一些新闻单位为了增加收入,让广告左右新闻,利用新闻作广告等值得注意的现象。不少人对此提出了疑问:广告为什么要在新闻媒介上出现?新闻和广告究竟是什么关系?笔者试就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广告和新闻的共同点从人类信息传播历史来看,广告和新闻都经历了从手势、简单符号到口头相传,又从传单、招贴进化为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工具的历史进程。广告和新闻都是大众信息传播。从传播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中美杂志对比显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今年8月的"首届中国期刊广告论坛"传出的消息,我国2004年的杂志广告总额为20.3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6.74%,这一数字是美国消费类杂志广告总额的1.15%.而我国2004年杂志的定价总金额为129.91亿元,是美国发行收入的15.21%.两项指标对比,我国杂志与美国有着不小的差距,值得业内人士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动态集装箱     
正如美国消费期刊出版商开始坚信广告业将出现期待已久的复苏一样,美国出版商信息局(PIB,Publishers Information Bureau)提供的数字也在显示着相似的内容:2003年10月份广告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6.6%,约为17.95亿美元,只是这一月的广告页码为2.2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2%。2003年前10个月广告收入为146.69亿美元,环比增长8.7%,广告页码为18.4万页。环比下降0.2%, 10月份是广告页码连续下降的第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期刊广告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志远 《传媒》2007,(9):50-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广告收入虽然逐年有所增长,但增长较慢.2006年中国期刊广告经营总额远远落后于电视广告与报纸广告.2007年上半年,中国平面媒体的广告总量中,报纸占有92.03%的比重,期刊只占7.97%.而美国期刊经营总收入的70%来自广告,发行只占30%.欧洲发达国家期刊经营总收入的60%来自广告,发行占40%.我国期刊如何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尽快走上期刊广告良性、快速的发展之路,这是期刊人和广告人应深入思考并须付诸实践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连续20年,我国广告业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并在2003年实现了阶段性的突破.全国广告业总额以1.078亿元突破了千亿元大关。这个发展速度已被登认为世界之最,预计中国广告市场在未来10年有望成为全球三大广告市场之一。然而,就在我们为广告业的蓬勃发展感到惊喜的同时,另一组广告统计数据却让国们感到惴惴不安。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督司的数据统计,2003年共查处违法广告案件7.17万件。  相似文献   

15.
一、广告对市场化期刊的积极作用来自慧聪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期刊广告额是57亿元人民币,而到2006年就达到了69亿,增长率是21%。2007年的确切数字没有找到,但是据笔者对期刊产业发展的了解,至少是有增无减。毋庸置疑,广告的收入已经成为现代市场化媒体的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16.
期刊广告症结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期刊广告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期刊广告质量粗糙,广告收入也相对较少.尽管有少数刊物凭着其巨大的发行量赢得了高额的广告收入,但多数刊物的广告经营现状仍堪忧,存在着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现从期刊广告经营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谈一些对期刊广告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韩文静 《青年记者》2017,(15):56-57
数字广告与节日文化 (一)数字广告时代的到来 数字化浪潮席卷了传统广告业态,网络视频广告、社交媒体广告、网络口碑营销、H5广告、信息流广告、VR/AR广告、原生广告、APP广告、移动场景广告等不断产生,广告的数字化发展带来了广告市场的革命.Zenith数据显示,2016年北美数字广告支出首次超过电视广告支出,而中国目前占据全球数字化广告市场1/5的市场份额①,早在2014年网络广告收入规模就超过电视②.笔者认为,数字广告即依托数字技术将品牌信息与人的需求进行精准匹配的创意传播与互动服务.在大数据、智能互联的未来市场,数字广告将迎来更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期刊业也难逃"劫难",广告收入减少、发行量下降以及网络发展带来的读者流失等是期刊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在期刊界,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19.
国民经济是广告业的基础,回顾2009年的中国广告市场肯定离不开"危机"的影响,而展望2010年则离不开"回暖"的预期.自2008年四季度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莫过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而传媒广告业则更关心经济下行对广告的影响.进入下半年,中国经济开始走上了回暖之路,企稳向好的基础逐渐稳固.经济的回暖也带动了广告业的复苏,在极其困难的危机环境下,中国广告业不仅挺过来了,而且有可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为广告正名"的声音一直不断,但时至今天,广告业的形象并没有多大改观,处境维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广告业未能得到社会认可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反思,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从根本上为广告正名,为广告业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