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维  冷怀明 《编辑学报》2020,32(5):566-569
回顾了《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实践工作,探讨了融合出版背景下科技期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传播途径。一是主动出击,抓住重要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积极与专家保持密切联系,组织多期专题稿件,以网络首发的形式快速发表研究成果;二是利用新媒体平台普及和推广防疫知识,提升学术期刊社会效益;三是加入国内外开放获取平台,分享防控治疗经验,扩大期刊影响力;四是借助国际学术出版推广工具促进学术传播;五是积极组织参加公益活动,践行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谭春林 《编辑学报》2021,33(5):549-552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传统科技期刊的出版、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科技期刊的订阅渠道为"被动传播",导致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弱.基于微信公众号运维的具体实践,本文分享3点经验:首先,利用微信公众号与微信社群协同技术推动期刊的"主动传播",以扩大对期刊品牌的宣传;其次,策划视频直播活动,打造科研垂直领域的"四者"(编者、读者、作者、审者)微信社群,4群联动实现精准阅读、拓展稿源;最后,利用微信生态的传播策略提升期刊活跃度、公众认知度及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李丽  张莉  赵军平 《编辑学报》2007,19(6):439-441
随着中国出版物市场的逐步开放,国际出版集团纷纷进军中国期刊市场.高校英文版科技期刊存在着综合性、影响力低和读者少等问题.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由它们代理海外的发行,可以扩大读者和作者的范围,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高校英文版科技期刊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它们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中重扩大影响轻经济收益的现状.指出在与国际出版集团的合作中,应积极应对,讲求诚信,谋求双赢.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专业期刊在网络和大数据环境下经营管理的新思路.通过分析传统纸质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专业期刊的应对措施;通过免费阅读吸引和培养读者群,然后逐步尝试付费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借助网络与数字出版的丰富表现力,实现内容与广告的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化出版改造,实现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高效传播等.认为:传统专业期刊要坚持内容为本,同时加快数字出版转型,开发适合广告渗透、论文传播和读者欢迎的产品形态,逐步构建起用户共同投资、共同付费的办刊新模式,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郝爱萍 《今传媒》2016,(2):91-92
本文主要探讨专业期刊在网络和大数据环境下经营管理的新思路.通过分析传统纸质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专业期刊的应对措施;通过免费阅读吸引和培养读者群,然后逐步尝试付费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借助网络与数字出版的丰富表现力,实现内容与广告的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化出版改造,实现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高效传播等.认为:传统专业期刊要坚持内容为本,同时加快数字出版转型,开发适合广告渗透、论文传播和读者欢迎的产品形态,逐步构建起用户共同投资、共同付费的办刊新模式,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斐 《出版广角》2016,(4):8-10
本文详细介绍了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的实施方案,包括优先数字出版(含单篇出版)、制作HTML网刊、制作多媒体版本、邮件精准推送、微信平台发布等多种渠道对论文进行传播的全过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出版是未来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的新趋势,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对其的研究与应用,以提升期刊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广泛应用,正促使中国科技期刊发生着一系列转变。稿件处理方式从纸质稿件编、修、邮局寄发等逐渐转变为利用稿件采编系统或电子邮箱等网络、数字化方式,提高了稿件的编修效率;重视并提升论文的关键词、篇名等网络检索频率较高项目的编修及质量,利于网络检索和提升传播效果;出版方式从传统印刷转为以自建期刊网站、优先出版或开放存取等数字出版方式并存或单纯网络数字化出版,有效缩短了论文发排时滞;积极应对网络出版引发的版权争议,及时调整论文把关规范,保证各方利益;利用网络的舆论监督及文献不端检索软件等,杜绝刊发抄袭等低质量论文,提升论文的原创性和科学性;通过网络的跨时空便利,探索利用海外华裔科学家或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国际间合作而建立广泛的网站链接等多种途径,推进中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及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广泛应用,正促使中国科技期刊发生着一系列转变。稿件处理方式从纸质稿件编、修、邮局寄发等逐渐转变为利用稿件采编系统或电子邮箱等网络、数字化方式,提高了稿件的编修效率;重视并提升论文的关键词、篇名等网络检索频率较高项目的编修及质量,利于网络检索和提升传播效果;出版方式从传统印刷转为以自建期刊网站、优先出版或开放存取等数字出版方式并存或单纯网络数字化出版,有效缩短了论文发排时滞;积极应对网络出版引发的版权争议,及时调整论文把关规范,保证各方利益;利用网络的舆论监督及文献不端检索软件等,杜绝刊发抄袭等低质量论文,提升论文的原创性和科学性;通过网络的跨时空便利,探索利用海外华裔科学家或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国际间合作而建立广泛的网站链接等多种途径,推进中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及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论文网络传播的编辑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题录摘要(包括篇名、关键词、摘要、创新点、参考文献等)和全文检索的数字出版平台和搜索系统是实现科技期刊论文网络传播的主要手段。编写好篇名、关键词、摘要和创新点等内容著录信息,有利于提高论文被检索的概率,提高期刊下载量和影响力。本文根据科技期刊的编辑要求,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搜集案例正反比较分析,说明著录信息的编写特点及其对论文网络检索和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Altmetrics指标、《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和期刊引证报告(JCR)等数据,对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社会影响力进行统计分析.截至2020年5月,中国正式出版(取得CN号)英文科技期刊371种,约占中国科技期刊总数的7.5%.本文对当前主流Altmetrics工具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指标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有63.6%的期刊被Altmetrics的统计源提及,被提及文章数少于100篇的期刊占到58.1%.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相对较高的主要集中于生物医学领域,近10年新创办期刊社会影响力表现突出.本文对提高科技期刊社会影响力的途径进行了归纳,包括同国际出版商的多样性合作、提高编委国际化程度、适当扩大论文规模、加快出版流程、加强市场营销意识、塑造国际品牌形象以及关注国内外出版及评价领域新动向等.  相似文献   

11.
陈小华 《编辑学报》2014,26(1):22-24
随着学术期刊传播深度和广度的推进,刊载的论文不断被相关专家研读,发布的成果反复接受同行的验证,一些论文的作者也因此被当作某个学科或行业的人才被发现。学术期刊在编辑出版发行过程中,通过同行评议,编辑与作者的交流互动,作者的科研成果被转化成生产力,作者与读者的学术争鸣,给研读者以思想启迪、学术熏陶、写作参考等方式,实现了人才的培养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读者多以搜索和聚合技术方式获取信息,获得的多为单篇文章的PDF文档。它们与期刊信息页面相分离,割断了与期刊信息的联系,给读者、作者以及期刊自身带来一系列问题。认为科技期刊要在单篇文章的版面设计中加强与期刊信息的关联和宣传。提出了设计的原则及要素,并作实例分析,为解决单篇文章PDF文档与期刊信息割裂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雪梅  李幼平 《编辑学报》2003,15(4):259-260
国外部分医学期刊发表专家或用户对论文的评论,受到读者的欢迎。国内这方面的尝试不多。发表评论可间接培训作者群、吸引和挖掘优秀稿件、增强期刊的可读性,从而提高期刊质量。建议医学期刊积极探索这一方式。  相似文献   

14.
医学期刊编辑审稿方法与高影响力论文的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红玲  刘雪立 《编辑学报》2015,27(5):470-472
医学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刊登稿件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因此,编辑审稿时应筛选高质量的论文并主动进行高影响力论文的策划.医学期刊编辑审稿时要了解稿件的一般情况,并对论文选题属性、选题质量和选题的影响力及传播力进行判断,大力提高编辑审稿质量.高影响力论文策划时要掌握高影响力论文的选择方法,以及基于数据库的高影响力论文主题分析方法,从而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5.
护理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新 《编辑学报》2007,19(3):212-214
护理期刊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护理学科的发展推动了护理期刊的发展;护理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为发行量的增加创造了条件;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大丰富了期刊的内容.同时,护理期刊也面临着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优秀稿件欠缺;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广告资源缺乏.对策:紧跟学科发展,及时调整期刊定位,注重期刊的个性化;吸引更多专业领域和更基层的读者;利用期刊平台,提高护理人员科研和论文写作水平;强化经营意识,建立企业运营机制,促进编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丽丽  高霏 《编辑学报》2017,29(2):145-148
通过介绍国外科技期刊正在尝试的一种新的专家审稿方式,以解决在审稿这一环节中遇到的多数问题,消除作者对期刊审稿周期冗长的不满,进而缩短期刊出版周期,快速出版优质稿件,提升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代艳玲  朱拴成 《编辑学报》2019,31(3):343-346
高质量的作者群规模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打造和建立一支高水平作者队伍是实现期刊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为不断吸引并扩大《煤炭科学技术》核心作者群,编辑部做了许多工作。文章介绍编辑部在维护、发现、寻找、结识、培养核心作者群方面的有效举措:从同学科高影响力期刊中,从高被引论文作者中寻找核心作者群;成立学术组织或机构,聚拢优秀青年作者群;开设特定群体专栏吸引核心作者群;以选题策划为手段,或与会议主办方合作开设专栏挖掘核心作者;以论文写作知识培训为手段培育潜在优秀作者等。文章指出以情感为纽带,利用优质的服务,并与核心作者群建立顺畅的沟通联络机制是持续赢得核心作者群支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吴爱华  王晴  李彩  杜冰  王姝  张玉楠 《编辑学报》2013,25(4):381-383
医学期刊的存稿量适当,可以将发表时滞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本文根据医学期刊的刊期和审稿制度的特征,总结出控制存稿量的方法:根据来稿量和刊期确定时间单位,在单位时间内根据稿件审理阶段来调整存稿量,其中审稿阶段根据往年的录用率进行整体调控,定稿阶段根据每期发文量进行精细调控。这样,既可保证发文量,又可控制发表时滞不致过长,还可以选择到学术质量相对较高的稿件,从而提高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19.
侯丽珊 《编辑学报》2017,29(6):583-585
针对计算机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内容泛而全、不利于读者准确把握学科热点和全面了解学科研究动态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设立制度化的领域专题和电子领域子刊而实施的专业化实践方案,从而调动编委专家参与办刊的积极性,同时有效提高综合性学术期刊对读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影响科技期刊潜在作者投稿的因素分析及编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玲  邹栩 《编辑学报》2011,23(5):384-387
当前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加上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产生了中国优秀论文“外流”现象。该文在多角度了解作者投稿“故事”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潜在作者投稿的因素:期刊的品牌;审稿的质量和效率;国际显示度与公众影响力;“刊后”服务。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应“苦练内功”,如加强刊物内涵建设和立体化的品牌形象吸引优秀研究成果,借力新的技术和传播手段,实现编辑流程数字化、传播渠道多元化、沟通双向化等作者信赖策略,尽可能争取我国优秀论文的首发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