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实地访谈调查法、个别评量诊断法、统计分析法等,抽样调查了30个弱智儿童(男生22名,女生8名),利用台湾林宝贵教授修订的<语言障碍儿童诊断测验>,诊断了弱智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型和程度.目的在于了解弱智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型、障碍程度,以期为设计语言障碍补救教学方案、编制语言训练教材、探讨弱智儿童语言康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工具,人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内心需要和传递信息,良好的语言能力是与人交往和沟通的前提。在弱智儿童群体中,语言障碍出现率相当高,沙金(J.Srikin)和兰亚斯(W.F.Lyons)曾经对2252名智力有问题的儿童作过调查,发现语言障碍的出现率为: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占42%,中度智  相似文献   

3.
弱智儿童语言障碍特征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有关弱智儿童的语言障碍问题已经引起许多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国外关于弱智儿童语言障碍的研究始于上世纪 3 0年代 ,我国在这一领域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就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四个层面 ,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做一综述 ,目的是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弱智儿童语言障碍研究与训练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弱智儿童语言教学经验论文对弱智儿童语言现象涉及的程度,通过分析认为,目前弱智儿童语言教师在总结经验过程中,对弱智儿童的语言现象多为一般性理解,个案分析较少,但它们在语言教学经验分析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弱智儿童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弱智儿童语言教学经验论文对弱智儿童语言现象涉及的程度,通过分析认为,目前弱智儿童语言教师在总结经验过程中,对弱智儿童的语言现象多为一般性理解,个案分析减少,但它们在语言教学经验分析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弱智儿童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探讨普通儿童对弱智儿童语言预期偏差的年龄特点,以及肯定、合作任务对抑制语言预期偏差的作用.实验类型为2(组别:实验组、控制组)×3(年龄:9岁、11岁、13岁)×2(行为:刻板一致行为、刻板不一致行为)的混合实验设计,设置肯定、积极的合作任务情景,对普通小学9岁、11岁、13岁儿童共120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9岁的普通儿童已经对弱智儿童表现出语言预期偏差效应,而且随着年龄增大这种语言预期偏差效应也就越明显;相比控制组,在肯定、合作任务之下,普通儿童对弱智儿童表现出更少的语言预期偏差效应.  相似文献   

7.
沙坪坝区新立小学子前年九月新开了弱智儿童辅读班,招收八至十二岁的中轻度弱智儿童14人,据医生测定,这些儿童智商低下。他们存在着严重的语言障碍或运动障碍,表情呆滞,绝大多数连生活小事也不能自理。他们视其生理缺陷,课程因人设置,教法因人而异。对有语言障碍者,耐心纠正发音,启发观察训练表达;对有运动障碍者,通过多种游戏的锻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运用语言分析“CLAN”系统,对一名弱智儿童在不同交流方式和语境中的交流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人使用不同交流方式对弱智儿童交流效果有显著影响;在不同交流语境中,该弱智儿童的交流效果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语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语言沟通和社会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沟通存在障碍会影响其社会交往功能。自闭症儿童如果能够克服语言障碍,对其回归主流社会有很大的帮助。文章依据前人经验总结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根据划分的三种大方向类型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方法,旨在对自闭症儿童言语语言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70篇弱智儿童语言教学经验论文的考查,来判定弱智儿童语言特征与其教学经验的联系,以便从教育的角度,了解弱智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加深对弱智儿童语言习得的了解.通过分析统计,显示出弱智儿童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1.
弱智儿童语音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弱智儿童语音发展规律对于弱智儿童的语言教育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采用自编“弱智儿童普通话语音测验”对上海地区 57名 4~ 10岁弱智儿童进行了测试 ,结果发现 ,弱智儿童在超音段以及音段的发展上都与正常儿童有所不同 ,弱智儿童的语音获得与智力受损情况有明显的相关 ,智力损失愈严重 ,语音的发展愈滞后。同时 ,研究指出 ,在对弱智儿童的教育中 ,应重视超音段的教育 ,考虑方言在教育中的作用 ,并区分不同对象的需要 ,全面顾及各种因素在语音发展中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发展性语言障碍是指儿童在正常环境中生长,具备正常的智商无明显的唇腭裂等病理形态或器质性损伤,排除由于听力障碍、情绪障碍、个人神经损伤等原因造成的语言迟滞现象。“领域特异性”理论和“领域一般性理论”从不同视角解释了发展性语言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滞的诱因。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有必要澄清发展性语言障碍儿童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损伤特征。在儿童语言障碍诊断的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标准是排除低智商、其他神经功能障碍和听力损伤的儿童。具体需要运用语言能力、智商、听力敏感性、口腔结构和功能等综合性的临床标准进行甄别。作为语言发育困难和迟滞的特殊群体,发展性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损伤主要表现在语音、形态学、词汇学习、句法等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木偶艺术具有独特的木偶情趣,是一种具有丰富动感的情景性艺术。它所产生的滑稽夸张、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幽默、温和的戏剧特征,创设了富有感情,独特轻松的幻想世界,这对那些正处于“物我不分”思维状态、有语言障碍的弱智儿童来说,极易刺激其大脑语言中枢,引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进入说话情景,并在操纵木偶中习得语言,或者从木偶的语言示范、人偶共同表演等活动中,得到良好的语言教育和艺术熏陶。  相似文献   

14.
特殊儿童回声性言语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声性言语是一种特异性言语形式,常见于自闭症儿童、弱智儿童、语言发展迟缓儿童以及特异性语言儿童等群体。本文从回声性言语定义、类型、成瘾,互动价值及语用功能等方面,对特殊儿童出现的回声性言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六所学校弱智儿童入学评定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的简易问卷结合访谈法对上海市六所学校100名弱智儿童入学评定情况进行了调查,从参与评定人员的组成、评定中智力测验的使用、评定弱智凭借的标准、评定中的诊断及评定所获资料五个方面阐述了弱智儿童入学评定的现状及由此引出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度弱智儿童语言能力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本研究从中度弱智儿童的自然言语和测试言语中提取研究样本,从汉语语法功能角度对样本进行了言语能力、语法偏误以及言语活动中的心理机制等方面的初步分析,提出中度弱智儿童语言获得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即中度弱智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与正常儿童大致相同,他们具有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和语言能力.造成中度弱智者语言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认知能力和语言环境刺激的不足.因此,有效的语言训练和认知补偿对于中度弱智儿童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从1985年开始在普通小学试办弱智儿童辅读班,近年来,弱智儿童教育发展较快,如今,老城区已有12间小学开设辅读班,还有2间弱智儿童专门学校(均属教育部门),在校学习的弱智儿童共有268名(其中绝大多数为轻度,少数为中度)。笔者近来对这268名在学的弱智儿童作了多方面的调查和观察,包括每个学生的病史、家庭背景、行为表现、智力发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试图通过比较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对于不同类别词的判断情况,分析弱智儿童在词的语义提取方面与正常儿童的异同。研究对象为49名轻度弱智儿童和48名智龄匹配的正常儿童,以及22名实龄匹配的中度弱智儿童。结果显示两类儿童在词的类别判断上,主要的差异表现在对于干扰词的判断反应,弱智儿童表现出速度慢、得分低的特点,表明其对于词的语义特征分辨能力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亲社会行为是弱智儿童适应行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弱智儿童教育十分重要。弱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正常儿童、自闭症儿童相比表现不同,其中唐氏综合征儿童又是弱智儿童的一个特殊类型,影响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病因、智力等。  相似文献   

20.
学前特殊儿童一般来讲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把握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语言障碍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矫治和特别的教育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变这部分儿童原有的语言发展条件,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