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15,(8):704-708
目的:以中北大学不同运动专项的男大学生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测量其身体成分、体型判定、腹部脂肪、双臂、双腿、躯体瘦体重及脂肪的分布,探讨每个运动项目的某些规律性特征,对科学选取优秀运动员和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韩国人体组成分析仪ioi353为研究对象的身体成分进行测试。研究发现:中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BF%由高到低依次是:排球﹥足球﹥篮球﹥中长跑;BMI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排球>篮球>足球>中长跑。中长跑运动员的BF%与BMI相关性较高;排球、足球和篮球运动员的BF%与BMI相关性不高。排球运动员的体脂含量最高,中长跑运动员的瘦体重最高,并且所含肌肉量也最高。研究对象的无机物和蛋白质均处在正常范围值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全国中国式摔跤冠军赛30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褶厚度法和围度法进行身体成分测试,采用30 s Wingate功率自行车运动进行无氧代谢能力测试.结果: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点为低体脂率、高瘦体重与瘦体重/体重;体脂百分比、瘦体重和瘦体重/体重等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体重级别特征;同时,健将运动员肌肉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均优于一级运动员;男、女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呈负相关,与疲劳指数呈正相关;体重、瘦体重、瘦体重/体重与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呈正相关,与疲劳指数呈负相关.结论:优秀中国式摔跤男、女运动员身体成分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同时中国跤男、女运动员机体的做功和运动能力与体脂百分比、瘦体重、瘦体重/体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国家男子柔道队59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InBody3.0多频分段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测试仪(韩国Biospace公司)进行身体成分的测定,采用30s Wingate测定无氧代谢能力。结果: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点为低体脂率,高瘦体重;体脂百分比、瘦体重和肌肉重量等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体重级别特征;与拳击、跆拳道、摔跤等项目运动员相比,体脂百分比较低,瘦体重,体重、肌肉重量,体重比值较高。同时,健将运动员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均优于一级运动员;体重、瘦体重、肌肉重量和蛋白总量都与PP、AP和Pd呈高度正相关,同时肌肉重量与PP和AP表现出更高的相关性。结论: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同时运动员的最大做功和运动能力与肌肉的体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省青年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体成分及跟骨超声参数的特点及相关性进行研究,为其科学运动训练提供有关体成分及骨代谢方面的资料。结果显示:短道速滑运动员体重、体脂率和瘦体重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差异显著,与体育类大学生相比差异不显著;短道速滑运动员跟骨超声参数T值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和体育类大学生;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瘦体重与T值呈显著相关,瘦体重是决定跟骨超声参数的主要因素。得出长期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对黑龙江省青年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跟骨超声参数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维持和增加瘦体重及制定适宜的运动训练方案,对促进黑龙江省青年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骨健康,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性损伤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丙酮酸钙对摔跤运动员体成分和静息代谢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丙酮酸钙对摔跤运动员体成分和静息代谢率的影响。选取摔跤男运动员22人,随机分成2组即丙酮酸钙组和安慰荆组,分别给予6g/d的丙酮酸钙和安慰荆,共服用8周。观察摔跤运动员体重、体脂肪含量、体重指数、身体脂肪比率以夏腹部脂肪比率、去脂体重、肌肉量、骨骼肌含量、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含量以及静息代谢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束丙酮酸钙纽体重、体脂肪含量、体重指数、身体脂肪比率以厦腹部脂肪比率5项指标均较实验前呈显著下降(P〈0.05);安慰剂组体重、去脂体重、肌肉量、体脂肪、体重指数、身体脂肪比率、腹部脂肪比率、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含量以及静息代谢率各项指标与实验前比较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意义;组间进行比较,丙酮酸钙组实验前后体重差值、体脂肪含量差值、身体脂肪比率差值以及腹部脂肪比率差值4项指标与安慰刺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P〈0.05);去脂体重、肌肉量、骨骼肌含量、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含量以及静息代谢率在实验前后和两组间均无明显变化。可见,丙酮酸钙能有效降低摔跤运动员体重和体脂含量而不影响去脂体重,迭到减重而不减瘦体重的目的;丙酮酸钙对于静息代谢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体是由脂肪和非脂肪两种成分构成.脂肪是反映身体营养状况的指标,一般以测量皮下脂肪厚度进行定量.非脂肪成分主要是骨骼、肌肉,它的重量等于体重减去脂肪量,称为去脂体重.去脂体重更能真实地反映运动器官的发育状况,对评价身体健康和运动机能水平具有较大的意义.国外对一般人和优秀运动员皮下脂肪厚度的测量及身体脂肪百分比有过报导,如美国、日本等.在我国对局部地区儿童少年皮下脂肪厚度有过调查,对游泳、足球运动员皮下脂肪厚度有过测量,但对速滑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的研究、未见有资料发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我国优秀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检测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身体成分进行调查,并按照性别以及运动员级别的不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肌肉、骨骼发育水平良好、肌肉增厚以及骨骼和关节较大,身材不太细长身高每单位重量大,四肢重量相对大身体形态偏向瘦小;运动员身体较为强壮、体质好,骨骼肌的收缩有力、运动员有氧耐力和运动能力较高、运动员身体皮下脂肪含量较大;其身体成分变化以身高体重的不断增加、瘦体重小幅递减后的快速增高、脂肪重量和体脂百分比快速递增后的平缓下降为主要特征。同时依据研究中发现的不足之处提出加强体能训练;调整饮食结构;完善训练计划等建议,为促进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实验法,探讨游泳和跳远两项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不同的运动类型对骨密度的影响不同。结果显示,游泳类与跳远运动员的上肢骨矿含量(BMC)、瘦体重(LEAN)和脂肪含量(Fat)没有明显差异;而跳远运动员下肢骨矿含量(BMC)、瘦体重(LEAN)明显比游泳类的高。得到结论:1)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员呈体脂增加、骨矿含量、肌肉量减少和骨密度降低的趋势。这是一种全身性的变化趋势;2)运动能够使机体产生有益的适应性变化,减缓骨矿含量和瘦体重的衰减速度。维持骨密度;3)建议在校大学生通过适度身体练习,特别是核心部位的力量练习,延缓这种身体成分的退行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张莉  马维民 《体育学刊》2006,13(1):68-71
通过对5个民族11名15~17岁拳击运动员15项身体成分、生理机能指标测定,与同一运动学校由多民族组成的足球、中长跑、射击项目同龄运动员5项身体成分指标和4项生理机能指标(-x±s)作差异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拳击运动员具有肌肉发达、等长瘦体重大和等长负荷脂肪量较大的特征。生理机能指标表现为肺活量绝对值大,肺活量/体重相对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体质偏向力量和耐力力量型。对其7项身体成分、生理机能派生指标作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重量比率类、身高等重量类、呼吸机能类相对指标间有明显的类型特征,并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8名游泳运动员在赛前阶段性训练中,采用wingate-30秒全力骑车实验方法,利用生物电阻抗法进行体成分测试,研究阶段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无氧工作能力及身体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与结论:此次阶段性训练计划实施得当;通过阶段性训练,运动员去脂肪体重有升高趋势,脂肪量有下降趋势;通过研究发现,关注运动员去脂体重、脂肪量等指标的变化趋势,能更客观地评价运动员的身体成分变化情况及对运动能力的初判。  相似文献   

11.
长期运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长期运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影响,采用美国产身体成分分析仪310e对吉林省8名男子速滑运动员的瘦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率、身体水分、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等几项生理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长期速滑训练能有效减少体脂,瘦体重相对增大;BMI指数接近于正常人的标准;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偏低,有轻微的脱水现象。  相似文献   

12.
摔跤是按体重分级竞赛的运动项目,赛前,运动员为尽可能地达到较理想的体重和比赛级别,必须控体重,控体重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比赛的成败.达到理想体重,发挥运动潜力,提高运动能力,是竞技体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人体成分分析对运动员控重具有实际的意义.本文选择金牌运动员周贤德为研究对象,在备战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十运会")最后一年的冬训、夏训期间,进行人体成分监控,测试观察的指标:体重、肌肉重量(MM)、去脂体重、身体水分含量、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数(%BF)、腰臀脂肪比率(WHR)、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蛋白质、无机盐、四肢及躯干水分含量等,作自身实验前、后组间差和上升(或下降)百分比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肌肉重量、去脂体重逐渐增加,体脂肪、脂肪含量、腰臀脂肪比率逐渐下降,尤其是比赛前期明显.这些指标的变化达到了控体重较理想效果,利于比赛运动能力的发挥,周贤德在"十运会"的比赛中取得自由式摔跤60kg金牌.结论认为:用人体成分分析对控体重的监控,对合理调控减体重的速度和幅度,及时准确地了解运动员控、减体重情况,保持运动员的最佳机能状态和承受训练负荷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运动强度及营养补充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举重、摔跤、散打等运动项目以运动员的体重分比赛级别,使比赛更为合理和精彩,体重决定了运动员参与比赛的级别,运动员都希望能够与低级别的对手进行比赛,由此就产生了控制和降体重的问题。适当地降低体重。尤其是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体重,有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然而盲目地大幅度地降低体重,尤其是瘦体重,必然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4.
<正>青少年运动员中会有这样一部分人群,他们普遍体重偏轻、肌肉量明显不够,想增加自己的体重,却无法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达到目的。这对于铅球、标枪等投掷类的项目成绩的提高非常不利。如何通过合理营养在增加体重的同时避免脂肪的堆积,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人体的重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脂肪的重量,除脂肪之外的重量称为瘦体重,包括骨骼、肌肉等。通常我们增加瘦体重主要是通过增加肌肉量来实现。增肌的原理可以概括为:"超负荷"和"超补偿",实质就是通过大重量、超负荷的训练,"破坏"某一部位的肌肉纤维,然后通过膳食和运动营养补充足量的碳水化  相似文献   

15.
不同运动专项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7个不同专项的男大学生运动员身体成分进行测试,比较分析不同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特点及差异。结果显示:体液成分中体液指数中长跑专项最高,游泳最低,细胞内液指数健美操最高,中长跑最低,细胞外液指数则正好相反;非体液成分中脂肪含量以游泳专项最高,中长跑最低,而瘦体重、肌肉、蛋白质、无机物含量以中长跑专项最高,游泳最低。得出不同专项大学生运动员身体成分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专项技术特征、训练内容以及运动员身体机能代谢对长期系统专项训练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运动员减体重,主要是减体内脂肪百分比,保证一定的瘦体重,肌肉的重量。人体脂肪含有许多脂肪细胞,而脂肪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引起。据国外报导,脂肪细胞数目一般在16岁不再增加,16岁以后主要是由于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引起。这种情况下减肥效果一般较好。 据调查目前运动员一般引起体脂高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7.
采用皮褶测定、指标计算、测定脂肪组织在体内的分布指数等方法,对240名初潮前后女子专项运动员和非专项运动员脂肪分布状况以及运动、性成熟对身体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20岁女青少年运动员初潮后身高、体脂%和脂肪重量明显大于非运动员组,而体重、主脂体重则明显低于非运动员组;运动员组的脂肪分布主要在外周和下肢,而非运动员组中枢和外周、上肢和下肢的脂肪分布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18.
用DEXA 技术测量体成分及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EXA技术测量人体成分,并对测量的瘦体重,脂肪含量与骨矿物质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全身骨矿物质含量与全身瘦体重,脂肪含量,体重均呈中度正相关关系,双臂骨矿物质含量与双臂瘦体重,脂肪含量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双腿骨矿物质含量与双腿瘦体重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与双腿脂肪含量呈中度相关关系,躯干骨矿物质含量与躯干瘦体重呈中度正相关关系,与躯干脂肪含量呈低度正相关关系,全身及各个部位的骨矿物质含量与相应部位的体成分的相关分析表明,用DEXA技术进行身体成分的研究是有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1运动员营养补充及有关原则标准 1.1原则 1.1.1大米是糖的主要能源 由于运动中糖是提供能力的主要来源,而大米饭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并且大米饭在消化道内进行的吸收时间较大,随之胰岛素的分泌量也会减慢,相对洋式点心,各种面饼等食品来说,大米饭不含脂肪,在人体内脂肪蓄积也少,所以运动员食物应该主要来源于米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运动员在系统训练过程中服用丙酮酸肌酸、肌酸和肉碱时身体成分及运动能力的不同影响.方法:36名国家青年篮球队退动员,随机分为安慰剂组、丙酮酸肌酸组、肌酸组和肉碱组.正常训练同时持续6周服用营养补剂和安慰剂,实验前、后进行身体成分测试和运动能力测试.结果:在系统训练中使用丙酮酸肌酸可以明显减少运动员的脂肪,降低体脂百分数;能够明显增加运动员肌肉重量和去脂体重;明显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男运动员在系统训练中使用肌酸和丙酮酸肌酸,可以减少身体脂肪,但使用丙酮酸肌酸减少脂肪的幅度更大;同时,使用丙酮酸肌酸还能够明显增加肌肉重量;在系统训练中使用丙酮酸肌酸比肌酸更能提高运动能力且没有副反应.女运动员在训练中使用肉碱和丙酮酸肌酸均能减少身体脂肪、提高运动能力,丙酮酸肌酸的效果更明显.结论:在系统训练中使用丙酮酸肌酸比肌酸和肉碱更能减少运动员身体脂肪、增加肌肉重量,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