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三维摄像法和录像解析法,对河北省三代女子铁饼奥运选手肖艳玲、宋爱民、苏欣悦和陈扬的投掷技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名运动员在动作节奏方面存在差异,肖艳玲旋转速度较慢但幅度大,其他3人旋转速度较快,但旋转过程中身体和投掷臂相对放松;宋爱民腾空阶段用时最短且保持了加速趋势,其他3人在腾空阶段的旋转速度都出现了明显下降;4名运动员在转换阶段对身体和投掷臂都进行了很好的控制;在铁饼出手瞬间,肖艳玲、宋爱民和苏欣悦的左侧支撑十分稳固,且右髋的转动与右腿的蹬伸都非常充分,而陈扬的左侧支撑和右侧蹬转都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2.
采用2台JVC9800高速摄影机,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拍摄和解析,并对旋转阶段的单、双脚支撑时间分布、链球运行距离、身体重心变化等进行运动学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3.
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顾原旋转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2台JVC9800高速摄影机,对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顾原的投掷技术进行拍摄和解析,并对旋转阶段的单、双脚支撑时间分布、链球加速距离、肩髋角、身体重心变化等进行运动学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项目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特征,以期为运动员选材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韩国Biospace公司生产的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测试仪,对河北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一级及以上187名(男子107人,女子80人)不同项目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男子体脂率:柔道>投掷>排球>篮球>短跑>中长跑运动员;女子体脂率:柔道>投掷>篮球>排球>短跑>中长跑运动员。男子肌肉比例:中长跑>短跑>篮球>排球>投掷>柔道运动员;女子肌肉比例:中长跑>短跑>排球>篮球>投掷>柔道运动员。男子、女子水分比例排列相同:篮球>柔道>排球>短跑>投掷>中长跑运动员。男子蛋白质比例:投掷>柔道>短跑>排球>篮球>中长跑运动员;女子蛋白质比例:投掷>柔道>短跑>篮球>排球>中长跑运动员。结论:不同项目运动员身体成分差异较大,可以把体成分的构成作为运动员选材和指导训练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力量对提高投掷成绩的意义.在多次世界田径比赛中,苏联女子投掷运动员以优良的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美国男子投掷运动员经常取胜,而英国这一个有一定运动传统的国家,在16届奥运会上却没有取得一个金牌,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混合队全体成员缺乏身体训练.许多教练员指出,英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的区别,特别是与苏联和美国运动员来比,只是缺乏力量,  相似文献   

6.
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大学生田径选拔赛参加决赛的7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比赛中成绩最好的一次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其技术特点及影响其成绩的技术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最后用力阶段之前支撑腿的蹬伸以及摆动腿的摆动时,用力方向应该与投掷方向一致(对旋转技术来说是向水平方向),应避免的动作有:1)向上蹬伸摆动使身体垂直速度增加过大;2)腾空时间过长,没有积极扭紧躯干;3)滑步技术运动员在过渡阶段过早蹬伸下肢上抬身体,过早打开扭紧的躯干,给铅球加速;4)最后用力阶段铅球速度的增量对出手速度贡献最大;5)最后用力阶段两脚距离太短,且两脚位置不合适,最后用力时身体没有积极的向前向上运动。研究为提高青少年铅球运动员投掷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外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速摄解析方法和献资料法,对中外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生物力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球守量差距较大的是在旋转的第二圈和第四圈,其原因在于旋转时间长,单、双支撑时间不合理和d/s比率低,旨为提高我国男子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台JVC9800高速摄影机,对江苏省3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拍摄和解析,并对旋转阶段的单、双脚支撑时间分布、链球加速距离、髋足角、链球运行斜面、身体重心变化等进行运动学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江西男子链球运动员身体特征、身体素质和专项投掷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江西省男子链球运动员体重过大,身体素质尤其是速度力量素质相对偏低,专项投掷能力差距明显,并进而探讨江西省男子链球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两名不同水平男子铅球选手投掷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使用高速摄像对两名不同水平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选手投掷时身体环节的速度变化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两名运动员最后用力时身体重心和胸部的速度变化存在明显区别,身体投掷一侧各环节的速度变化也有所不同.制定了推铅球最后用力身体环节速度递增系数.  相似文献   

11.
1投掷步技术1.1躯干后倾角指运动员在投掷过程中,支撑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与着地点的连线和垂面间的夹角。它反映了投掷步过程中躯干向后倾斜的程度。1、2步引枪动作主要是靠投掷臂向后撤肩和躯干逐渐向右扭转完成的,此时躯干应保持垂直。若上体后倾过大,会导致身体下肢各环节前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索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投掷技术,采用了高速摄影机与影片分析,对车荣祥等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过程中,身体水平速度和器械(标枪)速度、身体躯干角度的变量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和研究我国男子铅球运动员在最后用力阶段左臂的运动学特征,发现在最后用力阶段左臂摆动的速度、轨迹以及在铅球运动员身体转动至正对投掷方向时左臂急速制动的时机。左臂摆动时引起身体姿势的变化。对于能否正常发挥出铅球运动员的技术、素质潜力,对于铅球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声心动图对9名中长跑运动员和9名投掷运动员赛前集训前后心脏形态结构和运动成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赛前集训后,中长跑运动员和投掷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中长跑运动员LVEDD和LVM的增加比投掷运动员大,而投掷运动员LVPWD、LVPWS和IVSD的增加比中长跑运动员大,说明赛前集训后中长跑运动员主要是左室腔径扩大和左室心肌重量增加,而投掷运动员主要是左室壁厚度增加。中长跑运动员和投掷运动员运动成绩分别增加了4.98%和7.01%。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赛前集训对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的影响,揭示心脏形态结构的变化与运动成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提高投掷运动员专项投掷能力的强力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对提高投掷运动员专项投掷能力的肌肉的强力训练法和肌肉训练以外的内源性强力法进行综述,并分析各种强力方法对提高投掷运动员专项投掷能力的作用效果,为广大投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世界铁饼成绩提高很快,目前男女世界纪录都已超过70米.究其原因,技术上的改革是其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一些国家在研试各种转体投掷技术,例如多圈转体、超过背向90°站立旋转等,但被运动实践验证已经成熟的新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背向站立大半径旋转投掷技术.进入七十年代以来,这种技术已被绝大多数世界优秀铁饼运动员所采用.目前,我国优秀铁饼运动员,根据自己的特点,也较普遍地采用了这种技术,并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结合我国运动员的特点,尽快掌握新技术的实质,尽早攀登世界高峰,深  相似文献   

17.
对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预防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投掷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投掷各单项运动损伤部位的统计;投掷各项目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投掷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进入北京体育大学82名投掷专项本科生的运动损伤调查分析,投掷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是100%.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依次是:错误的技术动作、运动负荷过大造成机体疲劳、准备活动不当、缺乏医务监督等;此现象反应了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投掷运动员的现阶段训练状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七运会女子标枪运动员的投掷步与世界优秀选手投掷步躯干运动生物力学参数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技术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提高我国标枪运动成绩,完善我国运动员投掷步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摘要:女子链球是我国田径的优势项目,为了进一步探索项目的内在规律和对运动员技术完善提供帮助,推动该项目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拍摄和三维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两名最优秀女子链球选手的投掷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两名选手普遍存在对器械持续加速能力偏弱现象,特别是第4圈和最后用力阶段,整个旋转中第四圈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都存在球体力量向身体方向转移的拉球、左肩回撤现象)。同时存在器械斜面角偏大以及右腿上腿不积极现象,右脚有延迟着地和速度慢的现象。其中王峥旋转技术中第三圈存在的问题比较大,双支撑阶段左膝关节伸展幅度过大,肩带多余肌肉参与用力,上肢的放松和舒展程度较差,造成器械运行轨迹缩短,以上是王峥技术改进和完善的方向。张文秀的技术主要问题是进旋转速度慢、第四圈向身体方向拉球等问题,造成第四圈双支撑阶段加速距离的缩短,以上问题是张文秀技术完善的方向。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为技术运动员改进和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力量是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力量是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尤其对投掷项目更为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说投掷项目的比赛就是比力量。在掌握专项技术熟练程度同等条件下,谁的力量大谁就会取胜。当然也不能排除运动员身体状况、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