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油松栎林群落进行多样性调查和分析并得出相关数据和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天柱山油松栎林群落共有种子植物62种,隶属30科,50属.通过分析其重要值可知乔木层优势种为蒙古栎、油松;灌木层优势种为瘤枝卫矛,并伴有金银忍冬和榛子;草本层优势种为透骨草、玉竹、鸡腿堇菜等.乔木层、草本层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同时均匀度也相对一致,而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量的样地调查和有关石漠化文献的查询,评述了贵州传统的石漠化治理、科研业务部门进行的石漠化治理示范和林业生态工程实施的石漠化治理的不同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石漠化治理应从综合治理入手,且必须做好石漠化治理的区划、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技术以及生态和经济效益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沙打旺种植地的调查,发现有 11科 25属 37种蜘蛛 .7月上、中旬出现的优势种为印痕球蛛 (Theridion impressum), 7月下旬出现的有条纹花蟹蛛 (Xysticus striatipes )和黑侏儒蛛 (Meioneta nigra), 8月下旬偶见有田野豹蛛 (Pardosa agrestis),但在 4块样地内,自 8月初到 9月初,优势种基本上为条纹花蟹蛛 .分析了蜘蛛生物学特性、植被情况、土壤情况和人事活动对蜘蛛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群消长变化的影响,分析的结果可为草地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对柳杉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试验所采集到的土壤动物平均密度为1.89×104只/m2,共60类,分属于5门10纲25目.林窗各层土壤动物类群数高于林下,并随土层加深而递减;枯落物和10~15 cm层土壤动物密度林窗大于林下,0~5 cm和5~10 cm土层林下高于林窗,其中0~5 cm层差异显著(P<0.05).同功能种团分析表明:林窗和林下均以杂食性土壤动物为主,其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除Simpson 优势度指数(C)外,其余3个指数均以林窗高于林下,表明林窗的形成对柳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分布与多样性特征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文献资料的89块生物量样地以及在桂中的6块不同龄级样地实测数据,对南方人工林的代表树种———杉木、马尾松林分及各器官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马尾松林分树干、地上生物量及林分总生物量均随林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枝条、根系生物量在马尾松林分中也随林龄显著增加,但在杉木林中则随林龄的增加逐渐趋向稳定,2种林分叶生物量与林龄的关系不密切.林分生物量的根冠比在杉木林中随林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在马尾松林中二者关系不密切.林分各器官生物量的年龄结构差异表明林龄对于森林植被碳蓄积的准确估算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唐山山区植物群落的外貌、组成与结构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唐山山区自然植物群落主要有油松群落、油松-胡枝子群落、油松-绣线菊群落、油松-荆条群落、蒙古栎群落、辽东栎群落、麻栎群落、三裂绣线菊灌丛、荆条灌丛、小叶鼠李灌丛等10个类型,典型自然植被为松栎混交林。  相似文献   

7.
在对水黄公路边坡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熵权CWAA算子对三个周期植被的数据指标综合属性值进行排序,分析植被演替的方向。结果显示三个周期内的植被变化不大,一方面说明演替方向是从草类植被向灌木植被演替,最后形成了灌草结合的稳定群落,另一方面说明此边坡已经稳定,该研究为贵州公路的边坡的养护和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2018年8月运用随机扫网、陷阱法和样方相结合的采集方法对河北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蜘蛛种类和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获得1112头蜘蛛标本,隶属22科54属77种。采用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其多样性,结果阐明: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蜘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不同植被环境中蜘蛛群落的组成结构有明显差别。灌木丛生境中蜘蛛物种丰富度、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具有稳定的群落结构;阔叶林中蜘蛛均匀度最高;针叶林和草甸中的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密度较低,优势度明显。植被保护对保护蜘蛛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小兴安岭伊春林区的过伐林,通过均匀机械布点的方式调查林内光照条件分布状况,利用冠层仪观测手段定量计算观测点的郁闭度作为光照条件的分析指标;同时通过植被分层频度调查研究过伐林下植被的演替趋势.结果显示,过伐林中虽然红松种群在更新层和演替层都有较好的分布频度,具有进展演替恢复阔叶红松林的潜力,但是由于过伐林的整体郁闭度偏大,近半数区域的郁闭度都在0.8以上,对演替层红松幼树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需要采取合理的透光抚育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0.
赤泥堆场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强碱性固体废弃物的堆存场所,是一种特殊的退化生态系统。选取华北地区3个典型赤泥堆场,开展植被调查及物种多样性研究,发现赤泥堆放20年后,出现先锋植物入侵现象。调查区域仅25种植物,隶属10科22属,其中禾本科和菊科植物占植物物种数的52%;草本植物占植物物种数的88%,其中一年生植物占物种数的56%;赤泥堆场植被稀疏、单位面积物种极少、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低,群落组成和结构简单,植物群落类型主要为虎尾草+狗牙根群落、虫实+狗尾草群落。狗牙根具有生长快、分布广、耐盐碱、适应性强等特点,可作为赤泥堆场植被重建先锋物种。研究结果为赤泥堆场生态修复和耐性植物的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格权请求权的独立可以完善我国的人格权制度,在人格权受到侵害或者有侵害之可能时能够更好保护人们的人格权益.所以人格权请求权的独立是有必要的,作为一种由人格权派生的请求权,其必要性表现在民法人文主义的体现与体系要求、人格权的绝对性要求、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存在区别.而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人格权,建议在民法人格权部分直接规定人格权请求权,以及通过区分人格权请求权和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适用等方面来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制、学位论文指导、学成去向等五个方面对教育硕士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以待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影片解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李延熙在上板速度上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但在蹬伸技术上存在不足,造成第二跳距离所占比例较小,第一、二跳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希望能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今后的教学、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技术异常迅速的发展,使知识陈旧周期缩短,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任何大学靠增加知识量的办法已很难使学生能够跟踪未来科学的发展,所以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使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任何一个人学习的进步,事业有成及超人的天资,最终取决于内因自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征税权是最需要受到宪法控制的一种公权力。许多国家的宪法通过规定税收法定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明确征税权在国家机关间的配置、确认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从而实现了对征税权控制。反观我国宪法,既没有规定税收法定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也没有对征税权在国家机关间进行划分,更没有明确纳税人的基本权利,我国征税权设立和运行处于失去宪法控制状态,这在现实中造成了极大危害。我国应从征税权宪法控制的模式选择和内容设计两个方面实现对征税权的宪法控制。就我国征税权宪法控制的模式来说,宜采取"宪法+税收基本法+税收单行法";就我国征税权宪法控制的内容来说,一方面,在宪法中加入税收法定和税收公平原则、征税权划分、纳税人基本权利等有关征税的原则性根本性内容;另一方面,依据宪法对征税权的规定,制定一部内容合理、篇幅适中、结构简洁、适合中国国情的税收基本法。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已经实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在调整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实际对我国《物权法》中有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内容的部分条文进行了评析,指出了物权法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缺陷的弥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症状检核表(SCL-90)对321名被试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和敌意因子得分较高,20%-30%的被试得分在中等痛苦水平以上,不同年级的被试所表现的症状不同,总体情况优于其它专业大学生。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学生心理状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双兵器从最初的双手持握不同兵器到同种兵器、从战阵所用到武术器械,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为了理清双兵器形制演变对技法特征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认为双兵武艺的技法特征是随着兵器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尚力到尚技,一步一步朝着轻快便捷的方向演进的。  相似文献   

19.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武术拳种的理论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拳种的产生使中国武术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从本质上摆脱了原始的攻防格斗技能和军事武艺,形成了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格斗技术的文化形态。武术拳种的产生与成熟的攻防格斗技术、独特的攻防格斗理论和优秀的创拳关键人物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它是指以独特的拳理为依据,以拳械的技击方法为内容,以功、套、用的多元集合为表现形式,具有清晰传承关系的武术门类。它强调了武术格斗技术体用兼备的技术特征,是武术的本体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