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车的钢轨为什么会是一节一节的呢?读了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鸦片战争以后,很多华工受洋人诱骗,被贩卖到美国旧金山做苦力.他们干着最苦、最累、最危险、报酬最低廉的工作,受尽欺凌、歧视、侮辱与迫害.有一位来自山东的华工,名叫吴士明,他是被洋人用留学的名义骗到旧金山来修建铁路的.  相似文献   

2.
“修验工作量大,‘家长’不在现场怎么能行呢?唯一令我愧疚的是平时工作实在太忙,没有时间陪家人,但没有办法,工作要紧。”说到动情之处,他的眼睛湿润了……他,就是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劳动模范、共产党员、肥矿电力公司修验工区主任李光安。  相似文献   

3.
正是中午午最热的时候,胖叔叔茶座里开了空调,许多学生都到空调房里喝茶休息。胖叔叔发现,最活跃的张兵,最文静的蔡娜,今天又没有来。咦,张兵呢?这小子,又野到哪儿去呢?张兵帮他爸爸修自行车去了。帮他爸爸修自行车?哦,是这样,他爸爸下岗了,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自行车的地摊。中午,他帮忙照看地摊,让他爸爸回家做饭。他妈妈呢?他的妈妈也下岗了,现在在一个住宅小区当清洁工,中午不能回家。  相似文献   

4.
马燕 《四川教育》2001,(6):21-21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看图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每幅图的意思写出来的。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一段。 1.抽读一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理解词句。 (1)“忽然”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明明一听蛐蛐的叫声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3)“草丛”指哪儿? 3.如果你是明明,你又那么喜欢蛐蛐,你会想什么?看图说说明明的表情,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抽读) 4.齐读思考: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段讲了什么吗? (二)学习二段。 1.明明这 么喜欢蛐蛐,当 他发现一只好 蛐蛐的时候,他 会怎…  相似文献   

5.
师 :这节课继续学习21课《詹天佑》。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谁能说说詹天佑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教学伊始 ,引导学生抓课文重点内容 ,直奔人物的特点 ,发挥主导作用。】生 :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他主持修筑了我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师 :看!课文第1段先概括写詹天佑的主要贡献。后面几段又写了什么呢?生 :接受任务 ,修筑铁路 ,提前竣工。师 :课文是怎样具体写詹天佑的杰出、爱国呢?(指名读第2段)清政府刚一提出修筑计划时 ,帝国主义国家的态度怎样?请抓关键词语来说。生 :阻挠、要挟。师 :他…  相似文献   

6.
单元的设计     
最近听了一节初中历史课,任课教师讲的是唐朝的政治,内容包括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开元盛世,所使用的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教科书。然而,教科书上这节课的纲目中,并没有开元盛世的内容,而是一节课的课题。我在听课时就在想,这位教师为什么不像以前那样严格按照教科书的编排进行教学呢?他这样来设计这节课的整体思路是什么呢?下一节课他又怎样教呢7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被称为加拿大联邦统一的基石,每英尺铁路下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华工用生命和血泪修建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为加拿大创造了大量赋税和财富。然而铁路建成之日,却是加拿大排华之日,也是华工悲惨命运的开端。从人头税到排华法案,在加华人的尊严一直被践踏。经过多年抗争,排华法案被废除,2006年6月二十二日,加拿大联邦总理哈珀就"人头税"问题向全加华人正式道歉。  相似文献   

8.
《诗经》里有这样一句诗“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描述的是天还没亮时,一个人就被他的上司急急召去工作,他慌忙起身,衣服都穿颠倒了,本该穿在上身的衣服穿到了下身,本该穿在下身的又穿到了上身。咦?我们仔细一想,衣服裤子怎么会穿得上下颠倒呢?原来古人的“衣裳”和我们现在说的“衣裳”不太一样。  相似文献   

9.
吴非 《陕西教育》2014,(1):78-78
问一位老师近期忙什么,他说:“忙听课,也忙‘被听课’。”问他累不累?他说:“‘被听课’多少有些累,听别人的课,更累。”原来学校规定每人每周要听4到6节课,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说:“校领导看到老师们在忙,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10.
刘波 《历史学习》2001,(12):27-27
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新教材在讲述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时,比之旧教材增添了“准许华工出国”一条。言下之意。清政府在这之前是不允许华工出国的。那么,历史的事实究竟如何呢?本对此略作阐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单元的总括     
有一次北京市一所示范高中举办教学开放日,邀请学生家长、同行等到该校听课,我也去了,听了一节高一的历史课。课前,我问任课教师这节课讲什么,他说是单元的复习。我当时的直接反应是:从高一就开始复习啦,有必要吗?等到听完了这节课,我原先的疑虑完全消除了,并且认为这种单元的复习课非常有必要。那么,这节课是怎么上的呢?  相似文献   

12.
一部《三国演义》,描绘了一幅幅辉煌壮阔的历史图画,英雄群像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杨修在其中迅速登场,又迅速谢幕。他算不算英雄呢?细读书中有关杨修的描写,可知其博学多才思维敏捷可归入英雄之列。惜乎杨修34岁被杀,如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反复把玩有关章节,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也!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一定有很多很多小伙伴吧!这次作文是让你们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你们一定会问:“我写谁呢?”“怎么写他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意选择材料。动笔前要弄清小伙伴指什么人?这是指年龄与自己相仿,经常在一起相处的人。自己有哪些小伙伴呢?可以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想想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这样就确定了选择的范围,明确了小伙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要像放电影似的一个一个去回忆小伙伴做过的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看看这些事都反映出小伙伴哪些方面的个性特点,再选择最能反映他…  相似文献   

14.
耿钰霞 《辅导员》2014,(18):48-48
时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课堂也越来越有“意思”了——听说读写个个不落、吹拉弹唱样样都有,课堂欢声笑语,学生兴高采烈……可这样就是一节好课吗?很多教师一到教学验收,学生就会出现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习惯不好……总是难以取得预期的、应有的、有效的进步和发展。那么如何做,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呢?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小班的孩子很多时候在一起相互交流:“我家里的墙壁是粉红色的!”“我的家才漂亮呢,妈妈买了很多米老鼠的画贴在我的游戏房里呢!”我想,既然家是幼儿最重要、最熟悉的生活环境,何不设计一节活动让孩子们亲手来布置自己的家呢?现在正值阳春三月,有时一阵春风吹过,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华工的历史,是中美关系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对此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启发了人们的思考。但是,我感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地研讨。本文拟就美国的华工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如华工往美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最初到美国是否受欢迎、如何看待《蒲安臣条约》与《中美续修条约》、美国的华工遭歧视和排挤的原因、旅美华工与祖国、家乡的关系等问题概略地谈几点看法,以就教于国内外学术界。  相似文献   

17.
片断 (《詹天佑》一课教学将结束时) 师:你们没有问题了?我突然对中一句话有想法。你们看这句:“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云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詹天佑是被“任命”的。皇上的旨意,谁敢不从?说不定詹天佑是被逼着走马上任的,这怎么能说他是个爱国的工程师呢?  相似文献   

18.
(一) 美帝国主义从来就是压迫和剝削中国人民的死敌。1905年在全国范圍內普及各个阶层的反美爱国运动,就是近代中国人民对美帝国主义的压迫所給予的响亮而有力的回答。 1848年美国旧金山发现金矿以后,美国資本家就利用各种欺騙宣傳乃至拐帶綁架等无耻手段招致中国劳动人民去美国,从事开金矿、筑铁路、墾荒田、种果园、养牛羊、捲烟、織布、洗衣以及其他种种劳役,于是在美华工便一天天增加起来。美国資本家就是利用中国工人的血汗灌溉了美国西部,并从中榨取了“几十亿万”的利潤。华工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他們的工作非常沉重,劳动条件很恶劣,不少华工因此丧失了自己宝貴的生命。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經济危机的发展,美国国內的阶級矛盾空前尖銳化起来,罢工运动到处皆是。美国资产  相似文献   

19.
吴国强 《教书育人》2006,(10):53-53
学期末的评优工作开始后,按照学校的比例要求,我班只能评定5名优秀学生。我采取了小组长提名的方式,先提出一些候选人,可是不料一下子就有9名学生的名字上了黑板,这时被提名的同学中有3人认为自己条件不够,主动退了出来,可还多出一人,我仔细一看,其中有一名叫吴伟杰的同学平日表现确实不够优秀,而此时此刻他一点也没有要退出的意思,但我总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吴伟杰,你平日表现不好,不够条件,你还是把名额让出来吧”。如果这样说,那一定会深深刺伤他的自尊心,怎么办呢??我开始有点为难,这时我灵机一动:为何不让他进行一下自评呢?这样也许会让他知难而退。想到这里,我就对他说:“吴伟杰,你觉得自己够优秀,能不能向老师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条件呢?”可没想到吴伟杰毫不示弱,只见他“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很是激动地说:“老师,我觉得我够条件,你看,我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再说我学习主动性也加强了,成绩也已经有进步了,纪律也比从前强多了,我觉得我条件够了。”听着他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自荐,我不由一阵欣喜:谁说我们的学生没有自尊,没有上进的勇气呢?他们也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所渴望的,是来自我们师长对他们些微成绩的肯定,这是对他们正在成长着的自尊的最好的爱护。想到这里,我忽然萌发出一个新的念头:何不因势利导,给他一个进步的机会呢?于是我就亲切地对他说:“吴伟杰,你的优点都摆完了吗?我怎么觉得你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没说,用不用我替你说呢?”这时全班的同学都一起把目光投向我,都不知我还要说什么,吴伟杰坐在那里,也流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相似文献   

20.
储晖 《教育》2010,(1):44-44
李伟,重庆南川区道南中学初一学生,从刚一入校起,他就迫切地想被分进该校设置的“农村班”。而和李伟有同样想法的学生很多,但是校方给予的答复是:原则上不同意。“农村班”是怎样的班级呢?和别的班级有什么不同呢?为何学生对此趋之若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