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所谓胎教,主要是指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通过各种外界条件对母亲耳、眼、口、鼻等感觉器官的刺激所形成的母亲大脑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来对胎儿发生作用,进行教育,以便生育出聪明的后代。综观我国古代各种典籍,虽然未曾形成过一门独立的胎教学,但散见于各种哲学、政治、文学、教育、医学等著作中的胎教思想则是极为丰富的。我国最早的中医著作、约在春秋之际成书的《黄帝内经》,就有关于“胎病”的  相似文献   

2.
独立分量分析在胎儿心电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胎儿心电(Fetal Electrocardiogram, FECG)是通过安置在母体腹部表面电极间接检测到的微弱信号,其中含有各种形式的干扰信号,如何将胎儿心电从强背景干扰中分高出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盲源分高技术(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本文将ICA方法应用于胎儿心电信号的提取,并对胎儿心电的在线提取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胎儿心电分高效果.  相似文献   

3.
胎儿民事权益的保护是我国法律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在民事立法上确认胎儿的民事法律主体地位,我国否认胎儿民事权利享有的现状已经不能充分保护胎儿的民事权益。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在未来的民法典中确认胎儿的民事主体地位,同时明确胎儿的民事权利范围,从而真正有效全面地保护胎儿的民事权益。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杀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已经成为世界性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尤其是正值生命力旺盛时期,视为希望和未来的青年大学生的自杀,更是令人感到担忧和难以接受.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即外界环境因素--自杀心理形成的基础.外界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大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主体内在因素--自杀行为发生的关键;直接诱发因素--自杀行为导火线.就大学生整体的自杀状况来说,是这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胎儿这一弱势群体的保护在国内一直处于薄弱地位,因坚持自然人以出生为要件而取得民事权利能力,故胎儿一直被认定不具有权利能力,不享有生命权等人格权。现实中对于胎儿及母体权利的侵犯引人使得公众对于侵犯胎儿权益的事件已由道德层面转向寻求法律保护。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胎儿取得权利能力,具有生命权的条件,并对侵害胎儿生命的行为进行了剖析和对保护胎儿生命权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人腕关节软骨板胚胎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对胎儿期腕关节软骨板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获得有关胎儿时期腕关节软骨板发生时间、形态学、组织学结构特征的材料:(1)胎儿4个月时,在尺骨下端的位置已经出现了软骨细胞,但是,肉眼可见的软骨板成型于6月底至7月初。(2)胎儿软骨板的形状为半月形、三角形。(3)胎儿腕关节软骨板为透明软骨,其周围有结缔组织膜,该膜随胎龄增加而增厚。(4)胎儿腕关节软骨板中的血管随胎龄增加而减  相似文献   

7.
为了阐明外界对中学生足球运动员的认可对其自尊心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在参考各种等级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外界对中学生足球运动员的认可是通过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最终达到提高自尊感这一假设模型,并通过对171名中学生足球运动员调查分析进行验证.结果完全证实了队友和教练对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场上表现的认可提高了运动员的运动能力(β=0.70),而运动能力的提高又进一步对自尊感的形成产生影响(β=0.55)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8.
人格面具是个体因适应外界而隐藏真实个性以将最好的特质呈现给外界的工具,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行为,连接着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调节着我们与外界的关系。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合理恰当的使用人格面具对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人格统一、心理健康以及自性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独龙族是我国西南边陲最偏远落后的民族,由于交通不便、人口较少,一直以来与外界的联系较少,对外界增添了神秘感;十八大以来,伴随着独龙江公路的全线贯通,独龙族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其神秘的外纱被慢慢揭开;结合语言生态理论和独龙族独特的生活方式与发展特点,调研组深入独龙族居住地,对独龙族的语言生态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试图对独龙语的濒危情况作出科学评估,对抢救独龙语提出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气候 气候是大气的长期状态。天气是大气的短期状态。 任何物质的运动既决定于其自身的规律性,也决定于外界的影响,其中从外界获得能源是其长期维持运动的根本条件。但是对于短期的运动,外界能源的供应却不是主要的。正像几分钟的火车运动,1、2个小时人类的活动并不决定于能源的补充一样。 因此,决定气候变化的因子完全不同于天气变化的因子。后者主要决定于大气已经获得的能量及大气动力学,而前者还必须考虑大气从外界所获的能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CUBA篮球联赛大学生观众社会心理、赛场行为及其行为产生的诱因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UBA大学生观众具有多种社会心理需求和四种赛场行为表现模式,男女大学生性别差异与其心理倾向性、赛场行为表现不相关,但某些外界诱因更易引起极少数女大学生产生赛场过激行为.  相似文献   

12.
基于Yu的个人惯域理论,领导惯域是指领导者在一定时期内由稳定的知识、经验、思想构成的潜在能力和实际表现,但有外界信息或内部思考介入时,其能力和表现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化.本研究在领导惯域概念的基础上,探究领导惯域形成和扩展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3.
胎儿是每个人在其生长中必经的一个阶段,由于生命具有延续性,因此,其与出生的自然人是同属一类的。自然人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其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我国对于胎儿的人格利益保护在《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中虽有所涉及,但是其规定还是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这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困难。本文在借鉴外国有关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体例基础上,提出对我国胎儿人格利益保护的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村"空心化""老龄化"日渐严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前亟须完成的工作.本研究通过混合式调查法对长三角某市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现状进行调研,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求知兴趣、外界刺激、职业发展和自我展望四个因素对农民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的回归模型.其中自我展望对学习动机的解释力是最高的.整体看来,新型职业农民在职...  相似文献   

15.
情绪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0-3岁的婴幼儿主要依靠自身的情绪反应与周围世界进行交往和互动,是情绪的萌芽阶段,其良好情绪的发展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要不断地外界环境中吸收光、热、空气、水分和养分,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生长和发育.水分和养分主要从土壤中得到,特别养分也是从土壤中得到.这些养分,有的是农作物的组成成分,有的能调节农作物的生理功能.农作物对这些养分主要通过根部进行吸收、转运和同化.转变为自身的物质,这就可以促进农作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感受是人们对感官接收的外界信息的情感反映.感受是写作的激发点,是写作的材料库.感受能力的培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感受要开放五官,用心参与;感受要有整体感;感受要引发想象和联想;感受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感受要善于把握事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健身运动延缓器官衰老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衰老进程中常伴有机体各器官形态和功能的衰退,健身运动可提高身体各个器官的储备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使机体各个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器官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舶进出港效率,考虑影响进出港效率的多种外界干扰因素,将干扰排队模型运用到进出港交通组织方案的仿真分析中.通过仿真分析结合实例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航道船舶的通过状况.该方法可为LNG船舶进出港效率评价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对封闭系统的Lotka-Volterra模型进行研究,当系统与外界有能量交换时,模型的性态发生了变化,讨论了该模型表现出来的复杂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一个简单的模型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产生混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