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作用,从体育的城市发展功能和高校体育的职能出发,结合对《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与体育有关条款的评析,阐述了高校体育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2.
琼崖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弘扬琼崖革命精神、进行中国梦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传承和延伸海南本土文化的平台;是建设国际旅游岛、实现绿色崛起的产业支撑。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琼崖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科学规划;社会效益为先,打好"红色"、"绿色"、"蓝色"、"古色"文化资源组合拳;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助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摘要: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多学科理论,对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创造性转化中国武术文化资源,创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方式。研究指出,具备深厚文化内涵与国际知名度的武术,以及规模空前扩大的高校来华留学生是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可多得的品牌资源与不可错失的战略资源。对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进行改革是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当前,推动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的路径主要有四条:坚持文化导向,从战略高度科学定位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加强顶层设计,推动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标准化建设;守正创新,实现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中弘扬传统与注重当代的贯通;创新传播,促进高校留学生武术教育传播向日常生活化延伸。如此改革,可以使武术文化资源通过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实现创造性转换,实现担当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公民素质建设是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地区的重要建设问题。立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从公民素质的内涵入手,分析目前国内和海南公民素质的现状和问题,探究提升公民素质的良策,不仅对海南旅游建设至关重要,也会对其他旅游目的地城市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要任务是融入国民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教育则强,文化则强,文化是渗透人们心灵的精髓动力所在。推进海南文化强省建设,体现出国际旅游岛椰树下的人们传承中国文化的时代精神,给这片美丽的沃土带来春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主客观两个层面分析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少数民族居民生存状态。客观层面主要探讨少数民族居民收入、消费、居住、社保等情况,主观层面主要探讨少数民族居民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生存满意度、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参与意愿及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状况。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医疗旅游市场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海南发展心理健康医疗旅游具有政策优势、自然地理与环境资源优势以及经验优势,但也存在心理健康医疗资源紧缺、医疗服务水平缺乏竞争力的不足,因此,海南应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这一机遇,科学前瞻,积极推进以心理疾病的康复与疗养为市场诉求的医疗旅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外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活力,也使高校的对外接待和安置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对外接待和安置工作对来华留学生生活所面临的社会、文化层面的心理适应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显然是目前留管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笔者深入分析了来华留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留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针对留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留学生的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明比较显著区别于海洋文化的发展轨迹,从而在起源上就造成了中西文明不同的态势和内涵。于西方由于狭小的地域、或者迫于无奈,便将生存的拓展指向了海洋领域,从而建构了基于海洋的生产方式和精神结构的文明形态不同,作为典型大陆文明的中国,海洋文化受到了农业社会和大陆性格的深刻影响。发展出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海洋文化。在当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围绕新的地域发展趋势,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将延伸和发展出具有鲜明内涵的海南海洋文化,并且在新的全球化视野中,探索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海南旅游业因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规划步入新的成长时期,这对海南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时期,独立学院的旅游专业也取得了快速的进步,在这种背景下,加强独立学院旅游高等教育的研究,探讨分析如何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树立起独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和竞争优势,对提升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海南和全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文化软实力建设有着优势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河北省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创新河北省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要大胆借鉴外来文化,开展文化交流合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力推文化产业发展,打造特色文化精品,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加强对外文化传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化与现代性昭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适应的真正根源,其中伴随现代性而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西方体育文化强势扩展,文化认同与适应特别是基于少数民族弱势体育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存在四种主要模式: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整合态度是文化适应中最佳的一种文化认同态度,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和而不同"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适应的选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经历一个从排他性冲突到认同性选择再到包容性并存的历史过程,也即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区域和地缘关系,东盟国家留学生在桂留学的数量日渐增多。留学生群体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对象,同时也是面向国际主要的文化传播载体。而中华龙狮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图腾,留学生们对其认识和认同程度的提高,对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及国际传播的渗透力都起到重要作用。以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东盟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层访谈、实证研究等方法,对12周内参与龙狮运动实践的东盟留学生进行训练前后的实际调查研究,分析其经过舞龙训练对中华龙狮文化的认同情况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狮运动实践活动能够使东盟留学生对龙狮文化不同方面的认同度产生较大积极影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国际传播效果以及东盟留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升等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内容、教学方式和行为要求等方面还有待加强,文章提出了丰富东盟留学生龙狮文化体验方式、改革龙狮课程教学手段、端正学习态度等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为建设成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国际体育知名城市而努力的大背景下,在深入细致的分析上海城市体育现状以及与国际体育知名城市存在的差距的前提下,在分析了"文化自觉"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自觉是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着力点这一观点。并围绕"文化自觉应成为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执政理念,文化自觉要成为继承传统体育文化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桥梁,文化自觉要成为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市民的一种境界"三个层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上海体育知名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城市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城市文化旅游的竞争是文化建设的竞争。举凡城市文化旅游兴蛊的城市,都是城市主题文化突出且影响深远的城市。为此,要促进城市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城市主题文化定住不同于城市形象、文化形象定位,所以既要有深刻的定位价值认知,也要新的定位视角和方法。要深入研究城市的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是进行城市主题文化的提炼。此住城市主题文化定位之后,还要加强城市主题文化的建设、宣介,为城市文化旅游奠定发展方向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儒家的文化样态传承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灵魂,儒家文化传承体系建构对文化强省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建设文化强省过程中文化传承体系建构应遵循的原则,提出文化强省建设中儒家文化传承体系建构的具体措施。文化强省的建设与儒家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不能仅仅停留于单纯的政府制度层面,要切实通过有效的运营机制,利用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将儒家文化的传承与文化强省的建设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织金县砂陶工艺既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旨在在促进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同时,推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在线旅游的蓬勃发展,网络游记和评论成为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考虑的重要因素。通过截取了国际、国内游客发布在猫途鹰、马蜂窝网站上的新疆景点评价,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比分析新疆中外游客在认知形象、综合形象和情感形象的异同。发现中外游客感知差异:国际游客对新疆历史文化感知更显著,国内游客对新疆自然风光感知更明显;国际游客对新疆旅游形象感知更全面,国内游客感知更为细致;中外游客皆以积极情感为主,国际游客情绪感知高于国内游客。基于此,文章从打造差异化新疆旅游形象;加大国际市场宣传力度,丰富产品供给,挖掘文化内涵;降低游客消极情绪,提升游客满意度三个方面对打造新疆旅游形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备受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但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自身特色体现不够、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重“物质”轻“精神”等。必须在科学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上,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理念,通过开展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注重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参与、创建先进的精神文明软环境等举措,寻求学生管理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和交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