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质的途径。分析了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质的必要性及途径。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应关注学科交叉和新工具、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通过形式内容多样的培训活动、参加社会活动、加强期刊检查以及团队合作来促进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学科交叉背景下的科技期刊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等方法,研究学科交叉视野下的科技期刊建设的机制;分析期刊政策导向、编辑自身建设、编委审稿团队培养、破解多学科专业理论壁垒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以期刊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发展,以学科交叉反哺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青 《记者摇篮》2009,(9):64-64
科技期刊是报道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刊物,作为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的载体,在传播科技信息、促进学科发展和知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科技期刊是否应该刊登广告问题历来颇受争议。  相似文献   

4.
新技术的产生,使得学科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甚至产生新的学科领域,学科领域的相关行业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行业科技期刊也自然受到影响。文章阐述了在学科交融的新形势下,行业科技期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可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改变以往研究局限于从学科或地域交叉单一测度探究该跨度对科研协作知识交流影响的做法,本文融合分析学科交叉和地域交叉两个测度对科研协作知识流动元网络特征形成的复杂影响过程。先构建起科研协作知识流动元网络,并设置节点、子群、全网各维度特征分析的指标体系;然后分别根据计算出来的各指标值分析得到元网络特征;再分别从地域交叉和学科交叉两个测度分析得到这两个子网对应的在节点、子群、全网各维度的特征;最后建立起地域交叉和学科交叉子网与科研协作知识流动元网络特征之间的联系,得到学科交叉、地域交叉在科研协作知识流动元网络特征形成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传播系统结构分析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若溪 《编辑学报》2002,14(3):157-159
科技期刊传播系统中作者、读者、期刊以及所传播的知识呈分层状态,即学术层、技术层与科普层,但各层级之间存在横向和纵向联系,构成层级与网络结构综合体.这种结构的实质是知识的交流.分析国家创新系统中科技与生产领域的联合和交叉形成了知识多向流动的布局形态,提出科技期刊的传播重在促进知识的转化、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意义]提出一种潜在学科交叉主题识别方法,主要开展学科交叉主题识别与知识融合测度两方面的研究,以识别处于知识融合潜伏期和萌芽期的潜在学科交叉主题。[方法 /过程]首先,设计并提出学科关联实体抽取规则,构建基于学科关联实体的学科交叉潜力计算方法,以实现学科交叉主题识别,解决潜在交叉点识别的问题;其次,构建以融合强度、融合广度、融合深度为中心的学科交叉主题知识融合阶段特征测度指标与方法,以揭示知识融合过程;最后,基于交叉主题知识融合阶段特征与判断规则,识别处于潜伏期与萌芽期的潜在学科交叉主题。[结果 /结论 ]以合成生物学和水稻遗传改良领域为例,开展潜在学科交叉主题识别研究,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识别学科领域之间的潜在交叉主题,为高效探测有潜力的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发掘未来的研究发展动向和机会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8.
在对社会知识论和需求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科间理论交叉进行研究,认为学科间理论交叉问题是信息科学与知识论的研究范畴,应在社会环境下对学科间理论交叉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需求是推动学科间理论交叉的根本动力.对学科间理论交叉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认为社会开放程度、信息化建设进程与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知识交流的形式、领域内科学家的评价与共识、知识在需求空间中的位置、需求对知识生产的推动等因素对于学科间理论交叉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科研成果的跨学科性也更加明显。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将收到越来越多具有跨学科性的稿件,这些稿件也给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讨论了学科交叉融合对同行评议质量、过程及模式的影响,提出科技期刊应开展期刊发展战略研判、提高编辑素质和能力、探索审稿人遴选方法、建立跨学科评议标准,呵护和孕育跨学科研究,并从中抓住机遇,进一步提高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知识扩散网络和路径,可以为开展跨学科研究和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发展提供参考。采用群体中心度指标,基于文献的引证关系和共被引网络对不同学科的网络位置进行了测度,探析了以共被引网络群体中心度为测量指标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交叉与知识扩散状况。结果表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领域,在整个科学知识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研究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且对各学科都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此外,马克思主义学科对经济学、心理学对教育学和体育学、哲学对政治学、环境科学对人文地理学等也有较强的知识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Elsevier旗下的SDOL数据库中的219种材料科学类期刊进行有关OA方面的研究,调查发现,在OSD和DOAJ这两大OA平台上,这219种期刊的可OA情况不容乐观。在SDOL数据库中,可OA的材料科学类期刊种数为数不少,但其中可OA期刊全文的并不多。将这219种期刊区分为完全OA期刊、部分OA期刊和完全非OA期刊,并对其质量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Elsevier中材料科学类期刊的OA情况不是十分乐观,需业界的进一步推动。  相似文献   

12.
李武  刘宇 《出版科学》2012,20(3):17-24
基于期刊共被引数据,本研究利用分层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方法考察新闻传播学期刊的集群分布及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数据分析表明:(1)新闻传播学期刊首先区分为新闻传播类期刊和编辑出版类期刊两大分支。(2)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两者关系密切,但与其他期刊关系疏远。其他期刊按其亲疏关系又大致区分为两类:以学术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和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3)在编辑出版类期刊中,《读书》和《中国图书评论》两者关系密切,但与其他期刊关系疏远。其他期刊按其亲疏关系又大致区分为三类:科技编辑出版类期刊、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和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  相似文献   

13.
从核心期刊的概念发展、本质属性、评价研究、专家论断、文献数量和相互关系等方面论证核心期刊就是高质量期刊;核心期刊是动态发展的,是学科期刊内容质量等集聚程度的现实反映;核心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建立在评价指标定量和定性分析基础之上,是不容否定和置疑的事实;同时,分析核心期刊认识上存在的其他几种误区。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he 1,608 journals covered by the Chinese Science & Technology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2005 edition), we analyzed the open access (OA) publishing situation of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s. From this database we identified 91 journals offering full OA; a further 139 journals offered delayed OA. Data collected at three different time points (January 2006, July 2006, and January 2007) showed that the OA status of these journals is not stable; some OA journals subsequently became non‐OA. Most of the Chinese OA journals are not part of a larger aggregation, but are published independently. Relatively more OA journals are published in the fields of medicine and biology. Citation indicators of OA journals were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OA journals.  相似文献   

15.
The importance of identifying high quality journals in order to publish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is very essential and unavoidable task. In this study, identifying the quality of journals and publishers were introduced and described which can be used as a comprehensive and global training for users and eliminate the challenges in distinguishing high quality journals from poor-quality journals. The authors ar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pillars for journals and publishers progress; aware and conscious authors in identifying offered quality features by journals and publishe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tem in order to stop and remove poor-quality journals. Implementation and adherence to the quality principles by journals and publishers will ensure the international progress in scientific researches and publication fields.  相似文献   

16.
核心期刊刍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分析目前4种有代表性的核心期刊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核心期刊是“发文质量高、学科信息量大、被公认为代表着学科当代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期刊。”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核心期刊的特点、核心期刊与优秀期刊的区别以及核心期刊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成敏  郭柏寿 《编辑学报》2019,31(1):24-2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我国科技期刊的纸质版产品逐渐丧失了主导地位,各种形态的数字化期刊包括科技期刊的网刊,因其即时与便捷的获取及检索特性获得飞速发展;然而,目前科技期刊网刊的出版并不十分规范,绝大部分期刊的网刊缺乏法律支撑,因此,文章就我国当前科技期刊网刊的合法性进行探讨,并对网刊的法律地位,违法网刊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及如何获得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等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引起整个行业的重视,并为科技期刊网刊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数据库来源期刊与学术评价关系探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叶继元 《情报学报》2004,23(6):729-735
根据信息构建 (IA)原理和文献计量学原理 ,论述了精选数据库来源期刊对于学术评价的重要作用。以SCI,SSCI,A&HCI和CSSCI及中外引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为例 ,详细分析了各种数据库来源期刊的评选标准及其对学术评价的影响。文中对来源期刊、核心期刊、高质量期刊的异同也进行了重新定义和解说  相似文献   

19.
开放存取期刊的分布及获取策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放存取期刊(OA期刊)是指那些无需本人或其所属机构支付使用费用,允许读者进行阅读、下载、复制、分发、打印、检索或链接到全文的期刊。目前,大部分的OA期刊集中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我国出版的OA期刊有16种。OA期刊涉及88个学科,其中医学类期刊占首位。OA期刊涉及语言25种,最多的是英语。在OA期刊中最多的为季刊。OA期刊可通过在网站上正式搜寻和目的浏览的方式来获取。促进OA期刊利用的对策有:加强OA期刊资源的搜集,建立链接专栏;加强OA期刊在图书馆OPAC中的揭示;加强OA期刊与本馆资源的整合。表5。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20.
刘雪梅  李幼平 《编辑学报》2003,15(4):259-260
国外部分医学期刊发表专家或用户对论文的评论,受到读者的欢迎。国内这方面的尝试不多。发表评论可间接培训作者群、吸引和挖掘优秀稿件、增强期刊的可读性,从而提高期刊质量。建议医学期刊积极探索这一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