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全社会关注健身运动意识的社会大背景下,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以科学健身素养为切入点,从科学健身素养的理论视角、大学生健身素养的现状视角出发,对大学生科学健身素养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通过资料搜集了解到,针对评价大学生科学健身素养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在已有研究中,研究方法多局限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广州市中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参照公众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从四个方面了解了中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状况,包括:体育锻炼知识、体育技术、技能掌握知识、体育保健和救护知识、体育科学文化对人及社会影响的认识.研究发现,中学生总体体育科学素养偏低,必须加强对青少年体育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及宣传,才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掌握科学健身的技能.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19,(3):36-37
以文献资料法与访谈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并结合执教中所积累的经验,以自我决定理论为视角深入探讨如何促使中学生主动进行体育参与,将自主健身行为融入到青少年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旨为中学教育工作者如何激发中学生自主锻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青少年群体为调查对象,以“30分钟体育生活圈”健身活动为调查重点,对上海市青少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动机进行了分析,对上海青少年群体参与30分钟体育生活圈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知道体育生活圈的青少年仅占20.9%;青少年参与运动项目的选择呈多样性特点,受到参与运动的动机以及时间的影响;在工作日除了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外,68.7%的青少年选择参加体育活动,地点主要集中在社区的公共场地等。小长假、周末、寒暑假大部分体育活动距离都在1000米以内;影响青少年参加“30分钟体育生活圈”的首要因素是健身意识。根据分析,提出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完善基础体育设施、发挥体育教师的榜样作用、给青少年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提供青少年健身发展所需要的专业健身指导员。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20,(7):601-60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出发,审视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旨在提出推进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相关政策较少、部门职责不清;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程度差异较大,社区青少年健身设施不足;青少年体育组织管理欠规范,体育赛事受众狭窄等方面。并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政策体系、供给体系、体育组织服务体系等3个方面提出推进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是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体育方面的直接体现,是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响应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青少年体育素养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梳理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从以往研究中发现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具体途径和相关对策,同时也为后续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育、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供参考和样本。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成果集中在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概念界定、提出的背景、构成要素、培育现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的国际经验以及青少年体育素养的促进策略等8个方面。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在研究内容上集中在概念辨析、要素构成、评价指标以及培育现状及策略上;在研究方法上集中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证研究方法偏少;在研究理论上集中在素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认知主义理论上。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未来展望如下:第一,体系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第二,途径上采用多种措施协同发力共同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责无旁贷;第三,目标上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把培育青少年体育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和关键环节;第四,效果上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靠人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湖北省潜江市青少年体育参与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对体育的认知情况、青少年体育锻炼参与情况、青少年体育消费情况、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提供参考,切实提高青少年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体育健身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农民身体素质,而且在丰富农民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从体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跨学科视角,以定西市安定区7个乡镇14个行政村的农民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体育科研方法,对定西市安定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农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和体育健身的观念存在偏差;农村经济水平以及农民生活压力过大影响着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农民体育健身消费主要处于实物消费的初级阶段;农村体育健身场地和设备相对匮乏.本文认为定西市安定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应基于当地的文化特征、经济基础、农民年龄组成等相关因素,开展面向不同群体的体育健身项目;充分利用当地中小学的体育资源,拓展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空间;培养农村体育骨干人员,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结合地域特点,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9.
通过以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健身指导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大众健身指导的作用和地位、参与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指导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探索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大众健身指导的基本模式,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研究视角,引入社区体育资源的融合思路,针对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相关问题,分析其互动发展的策略,旨在为社会全体成员实现健身需求、调整心态、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精神内容奠定理论基础,为社区儿童和青少年的管理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为社区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创新开展和居民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以及谐社区的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体育公园是实现全民健身绿色发展的新空间、新载体,体育公园建设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我国体育公园现行支持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现行支持政策易引导地方盲目扩大建设规模,复合用地建设难以办理相关规划许可手续,现行资助方式易加剧区域不平衡,缺乏体育公园规划指引和建设标准,体育公园用地难以有效保障以及委托运营易导致过度商业化。借鉴日本运动公园创新支持政策的经验,提出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适当控制体育公园建设规模;细化复合用地建设体育公园的规划许可手续;优化中央预算内资助方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制定体育公园建设标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设置健身项目,保障体育公园用地供给,鼓励“见缝插针”式增加体育用地;加大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力度、规范体育公园委托运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冬奥会成为中国围绕冬奥平台展开外交、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建设和谐合作国际大家庭的闪光点。“冬奥外交”是新中国体育外交的赓续与发展。新中国体育外交生动反映了在新中国赢得生存、谋求发展和走向强大的连续过程中体育外交在维护国家主权、展示国家形象、构建命运共同体中的卓越贡献。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国际国内一盘棋,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关系的建立,始终坚持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参与国际体育治理,新中国体育外交促进中国外交实现了服务发展的使命。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将践行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体育外交制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球体育公共产品,影响国际体育规范、主动推进全球体育治理,创新体育外交体系、探索建设体育外交学新学科。  相似文献   

13.
在阐释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入选SCI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基于SCI的选刊标准分析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入选该系统的可行性。认为封闭内向的办刊理念、陈旧滞后的运行机制、语言文字水平的限制是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入选SCI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入选SCI的路径:在办刊定位上,集中优势"兵力"、突出刊物特色;在办刊内容上,以国际创新成果、国际编排惯例为标准;在办刊工具上,基于英文"质"、"量"的提升,加强网络化建设;在办刊理念上,至上而下立体式实施"主动出击"战略;在入选方法上,组建国际性编委会及审稿专家库。  相似文献   

14.
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从体育旅游的生态效益、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角度,针对体育旅游现状,认为发展体育旅游应采取客观评价、合理规划,保持生态平衡,树立产业观、效益观,加强品牌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科技含量,承办高水平竞技比赛,开发复式体育旅游,打造体育旅游化,加强法律建设等措施,以保证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媒介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以传播学、人文学等交叉学科理论知识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文本解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的传播困境、传播机遇及传播路径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传播在新媒介背景下面临着西方体育文化冲击、发展空间窄化、文化认知偏离等问题和窘境。而新媒介也为中国武术传播带来新契机,建构了中国武术文化记忆,增强民族认同感;挖掘了中国武术文化内涵,满足现代社会需要;打通了中国武术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提供文明道德涵养。消解中国武术传播的困惑还需树立"开放包容"意识,打造武术文化特色;利用新媒介传播技术,拓宽武术传播空间;发挥新媒介育人功效,培养正确武术认知。新媒介迥异于传统武术传播媒介,为中国武术建构了新的传播路径,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武术未来发展的传播走向。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等研究方法,对职业体育俱乐部向现代公司制转化的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随着现代职业体育赛事市场规模的扩大,融资、转让等问题成为传统的个体业主制与合伙制俱乐部的难题。为提高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当代顶级俱乐部呈现出向现代公司制转化的趋势。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基本具备了向现代公司制转化的条件,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壮大的欲求,将成为推动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向现代公司制转化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为史料基础,对中央国术馆时期张之江武术思想的国民意识进行考察。面对国民的身份屈辱、国民的文化自卑、国民的三病困扰,张之江积极筹建中央国术馆,希望以国术振奋民族精神,以国术实现强种救国。总结张之江国术救国实践得出:国民意识重塑需要由“重文轻武”向“文武兼济”转变,以根植勇武意识;需要由“术德失衡”向“德艺双馨”转变,以培养尚德意识;需要由“西学东渐”向“中西交融”转变,以提升主体意识;需要由“门户之见”向“破除畛域”转变,以塑造家国意识。张之江武术思想的国民意识关注国术对国民身体的锻造、思想的启迪,可以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强化国民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夯实文化自信的自觉意识,重塑德才兼备的价值意识,凝聚休戚与共的爱国意识提供历史镜鉴与价值参照。  相似文献   

18.
商业视角下NBA竞赛规则的修改及对CBA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NBA竞赛规则演变过程(规则建立、规则巩固、规则成熟、规则完善4个阶段)基础上,从商业视角探讨NBA竞赛规则的修改.具体为:鼓励球星发挥作用,满足社会对英雄的寄托;提倡进攻,实现观众对比赛的观赏需求;使用暂停,体现商业和赛事营销的需要;制造悬念,迎合社会的娱乐心态;取消禁止使用区域联防规定,拓展国际市场;平衡比赛,体现商业需要和运动之间的博弈;分割比赛时间,保持赛事精彩程度和紧凑性;处罚不当行为,维护赛事良好声誉.并探析规则修改对CBA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20年3月24日国际奥委会决定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这一变化对中国空手道国家队备战带来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东京奥运会延期背景下空手道项目竞争形势进行全面和具体的分析。研究认为,东京奥运会空手道项目群雄逐鹿,外部环境竞争激烈,我国运动员整体竞技实力不强,呈现女强男弱的态势,且东京奥运会女子项目夺金级别单一。要充分发挥协会实体化改革的优势,创新奥运备战模式;以夺金为最终目标,做到精准滴灌;深化对项目制胜规律的再认识,提高训练针对性;充分借力现代科技手段,搜集信息情报,重点研究各自竞争对手;力争获得更多参赛入场券,争取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取金牌。  相似文献   

20.
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培养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青少年学生在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方面存在不足。加强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树立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修正体育品德培养计划和目标;丰富体育品德教育方法,完善体育品德评价体系;掌握体育品德知识,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利用课堂教学阵地,拓展实践教育形式。有利于广大体育教师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