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整体规划课时安排,科学制订教学目标,设计单元教学,成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以“尺度”为大概念,对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大气”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统筹设计,从重构单元学习体系、设计学习过程及制订评价体系出发,探讨了基于尺度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2.
叶慧 《地理教育》2022,(11):54-57
大单元教学矫正了传统教学中的众多弊端,实现了微课程教学、以学为中心、教学评一体化,是学科内容与学科素养对接转化的有效途径。以高三“自然灾害”复习课为例,提出创设大情境和子情境、设计大问题和问题链、建构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及实施策略,并进行了课例设计,实施结果表明有利于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3.
以“运动和力关系的复习”为例,阐述以科学复习课为载体,构建大概念的教学设计,通过提炼学科大概念、解析学科大概念、设计任务链和设计评价等方面开展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王丽华 《地理教育》2011,(11):34-35
一、“建模”重要,灵活“用模”更重要 区位是高考永叵的主题,区位因素分析是高中地理模块2教学及高三复习阶段的重中之重。大部分教师在高中地理模块2教学和高三第一轮复习时都是先对工业、农业、交通、城市、港口等区位因素逐个进行详细分析,并加以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结构;然后再把区位作为一个专题系统复习,找出上述几种区位因素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以“常见地貌类型”为例,运用“五构概念”教学法,根据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划制订依据,将地理核心概念“解构”成若干子概念并构建地理概念体系,以“情境设计”为教学主线,对地理概念进行“初构”“重构”“架构”“创构”,以期为地理概念教学提供清晰的操作路径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理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是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原理,在真实的生产和生活情境中进行问题解决。文章结合问题解决的特点,依据问题解决的一般心理过程理论模式,提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实施流程,并以“滇池碧水保卫战”为主题,以滇池水污染为核心问题,开展高中地理微专题深度复习教学实践,让学生在问题链的解决过程中建构地理知识体系,提高地理关键能力,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邹韩仕 《中学物理》2023,(19):41-44
大概念是促进学生从浅层的知识结构转向深层认知建构的“固着点”和“黏合剂”.以“交通问题与物理学”微专题复习课为例,探索基于大概念统整下的高中物理结构化教学,可遵循“以大概念为统整,聚集基于整合的结构化设计;以大情境为基点,呈现基于生活的结构化情境;以大问题为牵引,生成基于情境的结构化问题;以大思路为工具,凝炼基于迁移的结构化思路”的逻辑主线,促使高中物理教学不断超越碎片化学习的拘囿,走向素养的迁移与进阶.  相似文献   

8.
大概念和单元教学是适应新课程的理念和模式。文章选取“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为案例教学单元,构建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模式;依据学科本质、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提取大概念,基于概念体系构建了具有层级性的单元学习框架;按照“目标—评价—教学”的逆向教学思路,设置大概念统领的和指向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单元学习目标、核心问题、驱动性任务、单元表现性评价和单元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9.
大概念对高中地理整合与复习极其重要,不仅有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还有利于深度学习的开展与实现,亦能促进复习效果的优化与进阶。为此,在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地理的整合与复习应以单元学习为抓手,对原有单元加以整合与提取,从而构建更加系统、完整、完善的知识网络。还需要根据概念来重构复习单元,更加注重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然后,确立重构单元复习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0.
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是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中教师对“大概念教学”“单元教学”的理解不够全面,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困境。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对大概念、单元教学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依据研究构建了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路径:明确学科大概念;重组教学内容,确定单元主题;结合教学分析,设计教学目标;关注学习过程,确定单元评估证据;设计单元教学过程。同时,单元教学过程应注重螺旋式上升,以情境融会贯通、问题开放生成、任务驱动探究、活动引导进阶为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国际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国际理解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整合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关于国际合作的教学内容,以“大概念”为引领进行了教学设计,探索了国际理解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突出了地理课程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中地理单元教学具有构建高效的知识体系、为情境教学的实施奠定基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概念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策略:找准大概念,构建知识体系;整合单元教学资源,构建单元学习框架;聚焦大概念,合力安排教学课时;以单元核心任务为引领,构建完整的学习过程;多元评价,贯穿单元教学始终。  相似文献   

13.
以大概念为统领进行单元复习课的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同时也是学生核心素养达成的重要途径。在大概念统领下,利用主题情境进行复习课的教学流程,并以“物质构成的奥秘”为例,进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串联各项教学环节,建构完整清晰的复习框架。  相似文献   

14.
复习教学的设计思路 通过复习教学,让学生实现对这一专题知识体系的重建,从宏观上把握从先秦到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该专题有四课内容,通过“百家争鸣”“汉代儒学”“宋明理学”“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对儒家思想进行阐发。由于教科书对儒家思想的阐发侧重对儒家学者的具体观点进行罗列分析,或者将同一时期学者的思想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5.
大概念是学科课程的关键节点,大概念教学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在课程中得以落实的载体,也是促进学生习得学科知识、获得学科能力、深化学科观念的关键所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模式(UbD理论)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文章以高中地理“水的运动”一章为例,进行UbD理论统摄下的教学设计,提出通过概念分解明晰教学内容的层次、通过情境设置促进地理学习的迁移、通过表现性任务实现大概念的聚合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专题复习是提升中考备考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大单元教学视野,设计《道德与法治》中考专题复习,探索"核心概念统领、思维导图连结、任务情境驱动、问题集群串联"的复习策略,引领学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培养高阶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大概念是很好的学习内容整合器。利用大概念进行学习,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科内容系统化、结构化的作用。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地理“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为例,从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价三方面探究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建立逻辑思维框架,形成良性结构,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度理解,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高中地理复习教学要确立素质教育观。本文从素质教育出发,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从地理课程的三维目标入手设计复习教学,精心课堂策划,全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高中地理复习教学全程设计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统复习课往往以知识为核心,注重单元课时知识的梳理、整理和记忆,复习效率低下且枯燥。单元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中学教师对“单元教学”的相关概念认识不清,不能较好地运用于地理复习课。在明确单元复习课的内涵、设计原则以及操作步骤的基础上,以“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为例,从单元主题、教学目标、情境创设、作业设计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实践,使教学真正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期为高中地理复习课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谷辉 《教学月刊》2015,(Z1):89-91
当下,高三生物复习课时大量缩短,高考又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充分体现选拔功能,按此要求来审视复习课教学,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轮复习,通常按章节顺序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形式单一,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到位;二轮的大专题复习,建构知识网络,但跨度大、思维跳跃性强,效果不理想。引领高效生物复习,不妨以大一轮的视角,尝试设置“微专题”组织教学。一、“微专题”的含义本文提出的“微专题”是以某个“点”为中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