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媒资讯     
人民日报海外版"菲律宾版"创刊据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菲律宾版"10月9日在马尼拉正式创刊。该版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与《菲律宾华报》联合主办。《菲律宾华报》将根据菲华社会读者的需求,每天精选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内容,编辑出版两块版,随当日《菲律宾华报》发行。  相似文献   

2.
捧读今年8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版的《雄关作证》(结束语)及四版的摄影专版,得知人民日报·海外版“长城行”大型系列报道已经圆满地落下帷幕。从5月21日“长城行”采访团启程,到5月25日“长城行”报道组发出的第一篇《龙头起处天地宽》起,我就被这个充分...  相似文献   

3.
媒体脸谱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专刊》(中文版)在东京出版
  8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与日本新华侨报合作的第一期《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专刊》(中文版)在东京出版,与日本新华侨报同步面向日本各地读者发行,现每期4个版,内容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新华侨报创刊于1999年,现为旬报,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唯一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4.
图片新闻     
今年暑假,我在舟山朱家尖南沙滩上拍摄的沙雕节作品《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的照片,先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海洋报、钱江晚报、舟山晚报、舟山网等媒体刊用。  相似文献   

5.
报山有路“准”为径─—谈被《人民日报》刊用两稿的采写体会基层通讯员所写稿件要攀上《人民日报》,实在是一件难事。岂料,我和石忠诚合写的人物小通讯《一身正气的税务局长》,和我写的情况反映《下乡调查少开“空头支票”》,先后被《人民日报》刊用(见去年《人民日...  相似文献   

6.
今年年初,人民日报海外版第2版推出了一个《众生相》专栏,迄今(3月25日)为止,已刊登了53篇。这个栏目刊出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海外读者的注意和好评。一些海外读者说:“我们爱看《众生相》,从中了解到了大陆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人民中国》杂志一位编辑来电话说:“这里介绍的人物,面广,特点突出,很有价值。”他们还准备挑选一部分编一期特集。推出生动活泼的专栏去年年底,在商量人民日报海外版1987年版面计划时,海外版领导说:“国内版有个《凡人新事》,我们能不能搞个《凡人凡事》?向海外读者介绍大陆上普通人的生活。”这话引起了第2版编辑们的共鸣。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第2版为言论、专访版。每天除了刊登言论文章外,几乎总有一篇人物专访。但由于专访所登的人物,一般知名度较高,那些普普通通  相似文献   

7.
两封来信 2001年8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称是毛泽东指定王明起草《婚姻法》的,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报刊动态     
●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二份外文版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周刊(日文版)1月29日在日本东京创刊。此周刊每周出版1期,每期5块版。这是继人民日报海外版韩国周刊(韩文版)之后的又一份外文报纸。  相似文献   

9.
1991年9月22日新华社播发了记者姜在忠采写的新闻特写《北京出新景满街“招客灯”》。这则社会新闻很受报刊用户的欢迎。首都有六家报纸采用,人民日报在新闻播发后十多天,还拿出宝贵的版面刊登,人民日报海外版到1991年11月21日还刊用了这条“招客灯”新闻。一则社会新闻何以受到青睐?它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10.
随笔,无可争议的“最自由的文字”(鲁迅),但若因此以为随笔“随意”而可以怠慢其思想的严肃性,那是莫大的误解。傲视严肃性而流入插科打诨,那只是随笔最常见的悲剧。严肃的思想理性,随笔活灵活现的灵魂,迎风高扬的旗帜。如果说随笔评论《怎让沉渣又浮起》能够在社会上引起反响,能被《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先后刊用,并能获得中国新闻奖, 四川好新闻言论一等奖,人民日报金台随笔奖,那显然只能归功于随笔思想的严肃性。着眼社会时弊,是专栏评论永恒的主题,也是专栏评论永恒的思想魅力,更是随笔言论不可推卸的神圣…  相似文献   

11.
业内资讯     
报刊动态■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二份外文版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周刊(日文版)1月29日在日本东京创刊。此周刊每周出版1期,每期5块版。这是继人民日报海外版韩国周刊(韩文版)之后的又一份外文报纸。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  相似文献   

13.
翻开3月24日的《北京日报》第3版,感到一股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主要是这个版上的“祖国各地”栏目一下吸引了我。像“祖国各地”这种专栏形式,在编辑学上称作“集纳栏”,也有人叫“报中报”,常作编辑的则简称它为“小栏”,类似的有《人民日报》要闻版的“新闻简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神州大地”、《北京日报》一版的“中华·京华”等。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实践》2008,(6):57-57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奥运特刊》(航空版)于近日全线上机,预计每期发行15万份,覆盖全国民航所有区域、各航空公司、各机场的国际国内航线、航班的旅客。中国移动也在5月1日推出奥运手机报英文版,并将于8月1日推出奥运夺金热点项目深入报道版。此外,中国移动还为北京奥组委打造首个手机版奥运官方网  相似文献   

15.
58岁的曹照琴在《人民日报》工作37年,其中33年当夜班编辑,是迄今为止《人民日报》编辑部上夜班时间最长的编辑。她敬业勤业乐业,政治敏锐、业务过硬、处理重大新闻事件经验丰富。曹照琴1965年1月由中央办公厅干部学校分配至人民日报社任团委干部;1966年10月调入总编室任一版编辑;198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班学习;1985年任《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版副主编;1989年任《人民日报》一版主编;1995年至今任总编室副主任,分管夜班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6.
报纸是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能使我们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千世界,看到在似海的人流中比肩接踵,东奔西忙的三百六十行芸芸众生。一年多以前,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二版推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栏目。它象一面透视社会的显微镜,把千姿百态的人们活生生地表达出来,吸引了不少读者。这个栏目叫做《众生相》。一、《众生相》不同于“人物专访”。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二版是“言论、专访”版,自创刊以来,发过不少好的人物专访。有政治家也有经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为今日报人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施展才华的机会,纵览2000 年元旦京、津、沪、粤主要报纸,真可谓吞吐百年风云,激扬千年兴衰,为新千年献上一份最厚重的礼物,不仅值得回味、欣赏,同时也很值得珍藏。笔者仅就所能收集到的部分资料,仓促整理成篇。 大扩版 2000年元旦,全国各报几乎都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扩版。比如,《人民日报》(华东版)20版,《人民日报》(华南版)24版,《人民日报》(海外版)20版,《光明日报》16版,《中国青年报》16版,《科学时报》16版,《中国教育报》16版,《文汇报》20版………  相似文献   

18.
去年6月以来,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几组较有分量的批评性新闻照片,报纸发表后,引来了被大的社会反响。这几组照片是:《谁到外地卖茧就罚款》(新华社记者李锦摄,见人民日报6月14日)、《坑害农民的化肥倒卖场所》(新华社记者张晓华、郭献文摄影报道,见人民日报10月13日)、《宾馆床位有余,仍锦上添花!医院病床奇缺,谁雪中送炭?》(新华社记  相似文献   

19.
进入1993年,首都几家报纸在增强报纸吸引力的工作中,重视发挥新闻照片的作用是一大特色。各报在新闻照片的使用上,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像是开展一场比赛。我翻阅了元月1日至17日的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和经济参考报等大报,发现有以下几点值得一提:一、在内容方面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既突出了经济建设、改革开放这个主旋律,又丰富多彩。有些照片反映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给人以较深的印象,如人民日报1月5日四版刊用的《闲不住的韶山妹》、1月9日二版刊用的《纳税大户获  相似文献   

20.
新闻来源·可信度·吸引力彭朝丞围绕去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版头条消息的写作,在新闻界和读者中引起了不同的议论。分别刊登在《新闻战线》1996年第8期上的《一条违反新闻写作原则的新闻稿》和1997年第2期上的《什么是新闻写作原则?》就是一例。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