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随机选取15名健康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比利时RSscan公司生产的Footscan 7.9压力分布测试系统采集与分析受试者正常行走、跨越15cm和25cm障碍物三种活动方式的跨障碍前支撑脚(左脚)和跨越障碍后跨越脚(右脚)的足底压力变化数据。研究表明老年女性跨越障碍物前后的支撑腿和跨越腿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与正常行走明显不同;在跨越15cm和25cm障碍时,支撑腿和跨越腿足底压力的第一和第二峰值都比正常行走小(p<0.05),说明老年女性跨越障碍物时着地和蹬伸力有减小的趋势,以便使身体平稳跨过障碍物;随障碍物高度增加,支撑腿足底足跟内侧、第二、三跖骨和第五跖骨的压力减小明显,跨越腿足底足跟内侧、足跟外侧,第二、三、四跖骨和大脚趾的压力减小明显。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比利时Footscaninsole 2.39测力鞋垫对优秀拉丁舞运动员进行测试,从足底压力中心轨迹、足底压强曲线、脚底各个分区的压强峰值和压强峰值时相五个方面探讨拉丁舞不同舞种足底压力动态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伦巴、恰恰恰和桑巴舞运动中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呈现出由内侧往足中部经一拐点后往外侧上方移动的规律,且压强曲线为双峰曲线,牛仔舞的为单峰曲线;拉丁舞运动时力集中在前足内侧跖骨区,足跟和足外侧跖骨区所承受压力较小;不同舞种足底压强峰值时相呈现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使用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对女大学生正常步姿、外八字、内八字三种不同步姿在正常行走和慢跑时足底十分区压力最大值进行测试,探讨两种畸形步姿与正常步态的运动特征。研究表明,受试者外八字、内八字行走和慢跑时,足跟峰值均大于正常步姿,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八字、内八字行走时前掌受力小于后跟的压力,不利于行走时的稳定;外八字、内八字慢跑时,第1、2跖骨的压力大于正常步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力学原理与跑鞋创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力学原理 ,对跑鞋鞋钉的力学功能、制鞋材料的力学特性以及鞋足系统的整合性进行研究 ,建立新的跑鞋创新设计理念。研究结果表明 :鞋钉的形状、数量、分布方式及钉与鞋底的角度均对跑鞋的力学功能构成影响 ;适宜的鞋底材料能在前蹬阶段有效缓冲地面对人体的作用力 ,后蹬时产生能量的二次利用 ;鞋足系统的整合性将对成绩产生影响。建议 :跑鞋创新设计理念应体现运动员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借助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获得60名7岁男童静止站立和自然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站立还是行走肥胖儿童在足底某些区域的足底压力、足地接触面积以及压强等要显著高于正常组,尤其是在足跟、足弓以及第3-5跖骨头处冲量变化和压强时间变化率也显著增高,这大大增加足病痛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鞋跟高度在健身走过程中对足底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scan足底压力分布解析系统,对青少年女性不同高度鞋跟情况下的健身走步态进行足底压力分布的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鞋跟高度的变化是影响青少年女性足底压力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平跟鞋各个跖骨的压强一时间曲线为单峰型,而高跟鞋各个跖骨的压强一时间曲线是双峰型。提示:穿高跟鞋进行健身走对女性足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比利时生产的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Footscan insole system)对女性自然行走时进行测试,从足底压力中心轨迹、足底峰值压强、足底冲量几个方面探讨肥胖女性穿着不同高度鞋自然行走时的足底压力动态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足底压力中心轨迹随着鞋跟高度的增高足底压力中心逐渐向前移动,并且在前后方向的位移逐渐减小,跖骨区域主要承担着身体的重量;足底峰值压力及平均压强结果显示,两组女性穿着高跟鞋行走时,前脚掌的M3和M2区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足底冲量结果表明,在M3区域内冲量值变化较为明显,前脚掌区域内足底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评价疲劳后运动员蹬跨步动作运动表现的变化,并探讨疲劳对羽毛球运动员完成不同方向跨步动作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8名羽毛球专业大学生在疲劳前后分别进行向左和向右的蹬跨步动作,对比疲劳前后跨步腿着地阶段下肢运动学数据和足底压力数据。结果:疲劳后,完成蹬跨步动作的最大速度降低;在着地时刻,疲劳后髋关节屈曲角度减小,外展角度减小,外旋角度增大,膝关节外旋角度减小,踝关节由外翻着地变为内翻着地;在跨步腿整个着地阶段内,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减小,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减小,最大外旋角度减小;疲劳后前足内侧和中间区域最大压强显著高于疲劳前。结论:疲劳后完成蹬跨步动作的动作表现下降;在疲劳后,下肢以一个更加直立的姿态落地,会增加下肢关节冲击力,同时增加膝关节尤其是前交叉韧带的负荷,增大损伤的风险;疲劳后足底压力分布的变化可能增加足部尤其是前足内侧跖骨区部位及膝关节损伤的风险,在设计羽毛球鞋时可以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9.
健身跑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主要身体锻炼之一,研究不同健身跑速度对人体支撑阶段地面反作用力的影响将会对丰富跑步运动技术理论与实践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重点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不同健身跑速度下支撑阶段地面反作用力的分布特征.选择7名中跑运动员(年龄:21.43 ± 0.53 岁; 身高:172.8 ± 3.79 cm; 体重: 63.66 ± 3.82 kg, 训练年限: 4.57 ± 0.98 年),应用一台Kistler三维测力台测试运动员在健身跑的慢速(3.34 m·s-1)、中速(3.87 m·s-1)和快速(4.45 m·s-1)等3个不同的速度下跑步过程中足底三维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研究结论认为,随着跑步速度的增加,打击力峰值、垂直方向第二峰值、制动力峰值、加速力峰值以及三维方向力的波动范围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10.
探讨3种篮球鞋在不同速度下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为指导业余体育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选择适合的篮球鞋和健康运动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采用德国Novel公司的Pedar鞋垫式(in-sole)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6名篮球专业的大学生穿着不同品牌的篮球鞋(NIKE FLIGHT96、ADIDAS TSPROMODEL和ANTA"霸道"三代)在步行(1m.s-1)、慢跑(1.5m.s-1)和中速跑(2m.s-1)3个速度下进行足底压力测试。结果发现:在3种速度下的整足和分区的最大地面反作用力、最大足底压强、均值足底压强和力量—时间积分值这4个参数显示有差异或显著性差异。结论为不同篮球鞋在足弓区和足跟区的差异较大,适合不同类型的专业运动员和业余篮球爱好者。  相似文献   

11.
慢跑鞋功能测评方法的探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鞋的功能特性是运动员非常关心的问题.采用德国Novel公司的Pedar鞋垫式(in-sole)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15名男运动员和10名女运动员分别穿着4款慢跑鞋、2款马拉松鞋和体操鞋(模拟赤足状态)进行3个速度(1.5 m/s、3 m/s和5 m/s)下的足底压力测量.通过步态周期(GC)、最大地面反作用力(MF)、最大足底压强(PPP)、压力-时间积分值(PTI)等参数的分析,以及通过鞋底材料的压缩实验,测试鞋底不同部位的弹性模量和力-位移曲线,对评价运动鞋功能特性的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得到了测评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12.
陆毅琛  李建设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2):1654-1655,1657
平地运动时足底压力及其分布特征和鞋底压力特征的研究比较丰富,并对运动技术分析和鞋的功能设计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依据.在人体裸足和着气垫运动鞋两种情况下,通过坡面运动时足底压力及其分布特征的实时在体测量,探究坡面变化对足底的力学影响和气垫运动鞋的防震功效,进而为气垫运动鞋的功能设计和改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通过Novel Pedar-X(Germany)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和Kistler(Switzerland)三维测力台同步测量篮球运动员穿着两款不同鞋底结构设计篮球鞋纵跳时足底和鞋底的力学参数,对比研究两个界面间的力学参数特征,评价这两款篮球鞋在纵跳中的功效性与舒适性。结果显示,两款篮球鞋对被试者纵跳成绩(表现)的影响几乎没有差异。但是,气垫结构款的降压功效和穿着舒适性确实优于普通款,它能给穿着者的足部带来更多的保护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结合板鞋竞速走进第八届全国民运会的历程分析广西板鞋竞速项目的现状,结果表明广西在板鞋竞速项目上的优势被打破,全国板鞋竞速项目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广西在板鞋竞速项目的推广和发展进程中贡献突出,并针对目前广西板鞋竞速项目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国内外二款知名篮球鞋"耐克"全掌气垫篮球鞋和"安踏"非气垫篮球鞋的力学性能,评价力学功效。方法:以实验法测试二款知名篮球鞋的力学性能。结果:二款知名篮球鞋的压力测试表明,几乎所有的被试者"鞋-地"界面平均压力与峰值压力"安踏"鞋比"耐克"鞋稍高,但二款篮球鞋"鞋-地"界面的平均压力与峰值压力值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纵跳实验表明,"安踏"鞋纵跳高度稍高于"耐克"鞋,二者之间并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摩擦系数实验表明,"耐克"鞋的动静摩擦系数优于"安踏"鞋的动静摩擦系数,二者的的动静摩擦系数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研究正常人在走、跑、跳过程中足底各区峰值压强特点、压力一时间变化特点、压力中心移动特点,分析走、跑、跳过程中足底各区压力分布规律,揭示足运动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征,为运动训练中预防足部运动损伤及运动鞋的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女性穿不同鞋行走时步态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SIMI-MOTION录像解析系统对青少年女性穿不同鞋行走时的步态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女性裸足或穿球鞋行走时,步态特征表现为:步长长,步速快,步态周期短,重心起伏幅度小,单支撑时相占支撑时相比例高,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灵活性好;青少年女性穿高跟鞋或松糕鞋行走时的步态特征表现为:步长短,步速慢,步态周期长,重心起伏幅度大,单支撑时相占支撑时相比例低,说明青少年女性穿高跟鞋和松糕鞋行走使下肢肌肉机能减弱.提示青少年女性穿高跟鞋或松糕鞋行走对青少年女性的生长发育有重大不利影响,建议青少年女性日常生活少穿或者不穿鞋跟较高的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