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制度和机制创新方面需要采取5种措施:即建立依法管理的制度,形成校方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约束力;建立竞赛聘任机制,增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活力;建立激励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分配机制,形成发挥自身潜能的动力;构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形成一种提升力;建立师德教育和奖励制度,形成一种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体育教师师德规范的基本内涵,提出了规范体育教师师德的手段和方法:改善体育教师的待遇与工作条件;加强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工作力度,旨在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伟 《精武》2012,(9):42-43
在分析幸福课堂的内涵,幸福课堂对高职体育教育的影响,以及师德对幸福体育课堂建设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基于师德的幸福高职体育课堂建设的四种途径:将体育精神融入师德,完善幸福课堂建设;升华师德观念,强化幸福体验;在教学中坚持师德准则,将幸福课堂标准化;在体育教研中贯穿师德意识,将教学过程幸福化。  相似文献   

4.
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师德师风、学科发展、职称改革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文章以河南某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为例,分析师德师风、学科发展、职称改革等方面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提高组织宣传水平,科学制定师德师风评选体系和产生规则、制定学科发展规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包干科研任务,打造科研团队、进一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做到精准施策、分类评价,学院设立教师队伍培训专项基金,争取体育专项课题等。  相似文献   

5.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师德水平的关键。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师德培训机制与体系,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加强制度建设,是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建立完善工作领导机制、学习培训机制、师德建设主题活动机制、民主评议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制度建设,提高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存在重业务要求轻师德培养,对师德培养和师德考核流于形式等现象。如何建立和完善新时期高校师德评价体系,是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本文针对目前出现的诸多问题,借鉴一些成功经验,提出了兼顾统一性和地方性的高校教师师德规范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师德评价体系,为今后开展师德评价及奖惩工作,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小凤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63-163,165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州市区中心体育教师师德健身情况,促进体育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广州市区中学体育教师师德情况为调查对象,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广州市区中学体育教师对师德建设政策文件了解较少,有违反师德的状况发生,学校对师德建设部门的设置程度、监管力度等有待提高。因此,要继续提高广州市区中学体育教师对政策文件的了解程度,建立健全师德监督机构,并有效发挥师德监督机构的重要作用,严格执行,提高师德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学院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始终处于核心位置,必须把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舆论宣传、党员发展、党员培养、评价考核、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推动两者共同促进,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探索后冬奥时期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机遇与现实困境,并提出建设路径。机遇:区域优势奠定基础、产业环境逐步优化、冬奥遗产多维普惠、政策支撑不断夯实。困境:跨区共建机制羸弱,政策协同机制滞后;产业融合渗透不足,新兴产业元素缺失;公共服务设施滞后,基础配套设施不足;专业人才队伍匮乏,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建设路径:深化区域共建机制,完善政策协同机制;促进产业融合渗透,注入新兴产业元素;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加速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的价值、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设路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的价值:推动国际形象塑造,彰显中国形象亲和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展现大国文化自信;传播好中国声音,赓续传统体育文化。面对的挑战:传播主体多元,但仍以政府主导为主;传播形式多元,但效果相对较弱;传播内容多样,但注重浅层符号;尚未充分洞悉域外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对外传播能力建设路径:凝聚传播合力,构建多元立体格局;拓宽传播渠道,拓展国际传播平台;深化受众分析,满足多元文化需求;优化传播内容,拉近国外民众关系;检验传播效果,动态优化传播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究社区老年健身服务标准化建设相关理论,分析标准化建设各要素,结论:社区老年健身服务存在“各要素统筹协调弱化,适老化缺乏;难以自成体系;地区差异明显;普遍不受重视”等。建议:建立社会化、立体化服务体系,确立标准化建设对象和主体;整合相关建设标准和政策,确定标准化建设的方向和框架;加强硬件建设,提高管理投入与资源整合,开展标准化建设的改进与提升;坚持强制要求与灵活变通相结合等,确定标准化建设的思路与原则;研发并推广健身的技术、内容和服务标准,确立标准化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足球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上海市足球事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发展对策:加强足协自身建设,推动实体化进程;强化俱乐部建设,打造一流城市一流球队的整体形象:规范竞赛体系,促进足球运动发展;完善青少年足球培训体系,实现训练系统化、布局网络化;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发展女足运动;提高足球训练的科技含量,加强足球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完善法规建设,发展足球产业等.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把握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职能定位,提升其传承发展效能,能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辨析得出体育强国建设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互促共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体育强国建设的软实力,体育强国建设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硬支撑。研究阐释了体育强国建设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职能定位与传承路径,研究表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职能定位是竞技文化:弘扬拼搏有为的民族精神;大众文化:提升全民健身健康水平;校园文化:彰显铸魂育人教育使命;产业文化:创造经济多元发展路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是突破地域传承:增加地域间文化交流共享;突破民族传承:增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突破文化传承:增强文化间融合传播赋能。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分析我国高校体育师德建设面临的形势入手 ,结合素质教育对师德的要求 ,提出了以爱岗敬业为重点 ,以爱生善教、以身立教、精业博学为主要内容 ,作为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规范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转变学校领导办学思想观念;体育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学生健康为中心,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建立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实效为中心的考试制度;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参与式观察等方法,系统分析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的价值与现实挑战,并提出推进路径。冰雪体育旅游与村寨文化融合发展价值:产生“1+1>2”的业态融合效应;形成资源互动、优势联合的效益;立足怀旧和文化记忆,留住乡愁。现实挑战:系统规划不完善,开发状态零散;运营机制不健全,消费意愿疲软;保障措施不完善,制度建设滞后;资源利用效果差,文化展示不够。推进路径:强化理念,合理规划,建设和谐高效的融合系统;体系优化,模式创新,建立互惠共赢的运营机制;完善制度,精准施策,形成动态可调的保障机制;明确理念,文化坚守,实现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本认为,当前师德建设必须以现实性为基础,以具体性为出发点,以制度伦理建设为关键,只有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建构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有效的师德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足球甲级俱乐部梯队建设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足球甲级俱乐部青少年梯队建设已取得一些进步,但应正确处理青少年比赛超龄问题;加大对俱乐部梯队建设的监督力度;转变俱乐部领导的梯队建设观念;增加梯队建设资金;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增加青少年梯队的比赛数量。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计量法等,对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生成维度、现实挑战进行研究,并提出提升策略。生成维度:体育国际学术期刊发展与建设、体育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参与度、体育学术成果的国际化传播。现实挑战:国际学术期刊出版传播平台不足,国际学术会议举办质量不高,学术话语体系缺失,学术成果质与量不匹配。提升策略:整合出版资源,建设高质量出版平台;坚持国际化办刊路线,打造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加强国际学术会议组织管理,提升议程设置能力;立足实际,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加强话语自信,提高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