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2017,(8):12-17
在AR/VR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AR/VR支撑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不仅能够学习知识,还能体验知识。文章分析了AR/VR学习情境的特性,从用户、技术、资源及服务四个维度构建了AR/VR学习情境设计模型,分析了AR/VR学习情境中学习悬念和学习交互的设计方法,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学习体验评价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已成为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兴趣学习和互动学习的关键。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VR/AR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也成为现实,其在构建沉浸式VR/AR教育平台、专业化虚拟实践训练基地、技能测试提升、微观环境变化体验方面有着出色表现。因而,教师应结合“互联网+”与VR/AR技术进行资源统整...  相似文献   

3.
VR/A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前沿技术,以其特有的沉浸感、交互性以及多感官体验等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了解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国外对VR/AR技术的学术研究已经积累不少成果,国内的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晚,但随着大数据尤其5G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对VR/AR技术的研究也有了质的飞跃。综述国内外VR/AR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以更好地掌握还处在不断创新发展中的VR/AR技术,将其运用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VR/AR技术由于其虚实沉浸性、实时交互性和三维构想性的特点,在教育领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文章在分析了目前生物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后,为了改进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并将基于VR/AR技术的zSpace设备有针对性地应用到生物课程中,对中学生物课程的课堂教学重新进行了设计。以七年级生物教材中的“呼吸系统”为例在课堂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对VR/AR技术服务于中学生物课堂的优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季至宇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0):220-22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其对高等教育变革的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紧紧围绕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VR/AR技术提供的沉浸式场景让课堂及线上教育场景更加丰富、生动,带来的场景化体验、多维情境教学让众多学生有了独特的学习体验,并且学习成效显著。VR/AR技术进入教育领域,还需在理论研究、教学应用、人才培养、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长期探索与实践,通过提升教师专业技能,让VR/AR技术的教育应用更多地体现为丰富教学内容与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培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技术人才,研发VR/AR教学类产品,制定出一条有利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行业发展的高校VR/AR技术人才培养路径。第一,优化创新体系,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生间的知识交互,推动学生知识形态螺旋式发展,形成多学科交叉汇聚、共生共享的创新研究群体。第二,完善培养体制,开展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成果展示,丰富学生与教师、所开发产品使用者的互动,探索VR/AR技术体验式教学方法,拓展优质课堂内容,创新考核方式。第三,推动高层次认知、高互动、高品质的VR/AR教学类产品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VR/AR技术在化学教育的应用进行主题提炼、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研究表明:VR/AR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远程教学中的应用、技术或系统的开发及设计、对学习者的影响研究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或策略等方面的变革是国内特有的研究聚焦点。  相似文献   

8.
<正>5月11日,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国龙到我校AR/VR教育资源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考察指导工作。厅基教处、教师工作处、职成处、科技处有关负责人,网龙网络公司副总裁俞飚,福州大学数计学院副院长郭文忠教授、物信学院黄立勤教授,以及我校党委书记鲍仕梅等陪同考察。厅领导一行参观了AR/VR学前教育教学与资源应用及教育机器人实训室等场馆,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直困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难题。AR/VR技术适应时代需求,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分析现阶段在国际贸易专业实训中遇到的瓶颈,探讨VR/AR技术融入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建设"VR/AR教育资源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的批复》(闽教科[2017]98号)文件精神,"VR/AR教育资源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正式依托我校成立。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工程中心建设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具备较坚实的研发基础与优势,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研发能力强的协同创新团队,具有研发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和场所,其成立将推动"互联网+"应用,尤其对VR/AR环境下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