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传统养生思想和养生实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传统养生的理论和原则也做了全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及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古代诸子思想和历史典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形成的4个理论来源,分析了它们对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理论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影响。经历了数千年的检验与优化,我国养生体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与方法,其特征是:选用独特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尤重植物神经系统及由其调控的基本生命功能的锻炼,以使两大神经系统所调节的全部生命机能向整体协调与优化、延缓衰老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养生思想和理论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传统养生的"重人贵生"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心身统一"的生命观,"形神共养、性命双修"的养生观,和"动静相宜"的运动观等特征,不仅提炼和总结了传统的养生思想和理论,有助于传统养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丰富和完善了当代健身气功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传统养生理论和实践中,选择地理环境以利于健康长寿的思想和实践简称地理环境养生思想和实践可谓养生文化的一大特征。由于这一特征与传统风水理论的密切关系,又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风水理论的一些误解,使人们对这一特征缺乏研究。本文研究认为,中国传统地理环境养生思想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古人认为山水等条件均良好的林木茂盛之地是最有利于人们养生的地理环境。而导致这一思想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确立了古人养生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思想;二是传统交感思维方式设计了宜于养生的地理环境模式。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建立在中国传统整体思维方式基础和交感思维方式基础上的传统地理环境养生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方面。因此,注意养生的地理环境的选择是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早在上古时代,我国"动形养生"的思想已萌芽,但"动以养形"的理论始于《吕氏春秋》所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并在养生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其内涵为:动静结合,形神共养。本文对我国传统动形养生思想的理论源流进行了梳理,尤其对《黄帝内经》之"形神兼养"这一养生观进行了详尽论述。旨在追溯我国传统动形养生文化之源流。  相似文献   

6.
道教的养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创新,对传统体育养生有深刻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继承了中国古代道教的养生思想,进而加以修改、创新,从精神性情与物质躯体两方面来构建和谐的人体。文章通过对道教理论及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现状的阐述,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道教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修炼形式上和现代处世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对古代诸子思想和传统养生体育思想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追溯太极拳中正理论的思想源泉及哲学基础,总结了太极拳的中正理论,并分析了中正理论在太极拳练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洪浩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1):F0002-F0002
太极拳养生思想是一个历史范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孕育的结果,太极拳思想受到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明确提出了太极拳养生的价值取向。陈鑫将意、气、经络等理论融入太极拳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太极拳养生理论。在道家思想、儒家文化以及传统中医理论的影响作用下,太极养生思想逐步完善了养生理论与实践,形成了一个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养生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隋唐五代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时代,学术思想的多元化为传统养生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医学知识的发展为传统养生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养生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平台,因此对这个时期养生思想的研究对人类健康长寿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分析对比方法,对我国古代儒家和道家养生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两大流派养生思想的真谛和内涵,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对北京“人文奥运”主题的挖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中国养生术所揭示的整体养生观、主体参与观和立体运动观对运动医学的借鉴作用。强调了中国养生学所提供的有关动静之性、动静之式和动静之比的历史经验对运动医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重养生、求长寿是一大特色,不少思想家、医家和养生家认识到“养生”重在“养心”(心理养生),并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心理养生思想。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阐述了形神兼养,以神为先;养心贵在养气;安德养神,情欲适度;调畅情志,避免刺激等古代心理养生思想,这些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养生的视域审视传统武术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认为传统武术的技击价值已经逐渐衰微和变化,但是其独特的健身养生功效却是人们的共识,传统武术养生文化在培育人文精神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武术及其养生文化,不仅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在健康危机中对健身养生的内心渴望,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也与现代社会的人文价值需求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基于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状况和大众健康促进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结合系统论的理论方法,从理论框架的层面提出以大众健康促进为核心的传统体育养生体系构建。确立以我国大众为服务对象,以健康促进为服务目标,以传统体育养生健身方法为服务手段,以基于传统体育养生建立的服务、管理、保障系统为基本系统,形成一个相对完备、开放的服务型体系。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武术内家拳与道教同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家拳拳理的核心思想即道教的"道"的核心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习练或研究内家拳,最重要的目的是修身养性,领悟经典传承。道教内丹之学,源远流长,其养生观是一个注重有机整体的体系,是科学的养生观;内家拳的拳理体现出许多道教内丹养生思想的生命观和修持观,其精髓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养生理论与古老的文化紧密联系,对人类的身心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挖掘和整理我国古代养身学内涵,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维护人类的健康长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云涯 《体育学刊》2002,9(6):66-68
在中国申奥的成功、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进一步深入以及中国医疗制度的改革这一利好的局面下,全国人民的健康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我们应及时抓住这个机遇,采取正确的发展理念与策略,努力推广古老而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养生功法,发挥其独特的健身功能。  相似文献   

18.
论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哲理博大精深,是祖国传统养生健身瑰宝,具有独特的修身、健身、防身功能。对养生、健身有着丰富的经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科学健身的典范。文章从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养生保健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太极拳对人体的健身养生功能,认为太极拳对人体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人修身养性,从而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太极拳的正确认识,并对提高太极拳锻炼效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蔡建辉 《体育学刊》2005,12(4):63-65
中国传统养生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象思维在传统养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体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然而,在这种思维方式带来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中,有着它先天的弊端,即具象思维带来了传统养生的任意比附,具象思维使传统养生陷入了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