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裴直 《教育探索》2006,(12):32-33
随着我国教师聘任制度的推行,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纠纷不断增多,教师申诉制度逐渐暴露出其法律规定的缺失和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完善教师申诉制度势在必行。进一步明确教师申诉制度中的申诉主体、受理机关、申诉程序等环节是完善当前教师申诉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教师申诉制度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学术型教师的普通申诉制度;第二部分是关于行政型教师即后勤和行政职员的申诉制度;第三部分是对行政型教师申诉中的听证程序的特别规定;第四部分是学术型教师涉及歧视问题的申诉制度。这四个部分不仅体现了美国公立大学的教师申诉制度的一些共性,也反映了其自身特色。该教师申诉制度对于从实体和程序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公立大学的教师申诉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师申诉制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调查了教师申诉制度的法律规定与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分析了教师申诉制度的法律性质与教师申诉制度内涵;分析了教师申诉制度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关系;提出了教师申诉制度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教师申诉制度自1993年《教师法》确立以来,为保护教师合法权益、创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申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教师申诉制度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要想真正实现教师申诉制度的目的,必须将教师申诉制度纳入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为此必须尽快制订《人事争议仲裁法》、扩大人事仲裁的范围、加快教师聘用制的实施等。  相似文献   

5.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申诉理由,请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教师申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的一项专门保护教师权益的法律救济制度,它是在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申诉权利的基础上,对教师这一特定专业人员申诉权利的具体化,是由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教师的申诉作出处理的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和权利救济机制。教师申诉制度是教师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权利救济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立法的空白、制度的…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权利受损之后寻求救济的教师申诉制度,该制度自实施至今已经十几年了.那么,教师申诉制度在现实中的实施状况究竟如何呢?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及其数据分析,探讨了中小学教师对于申诉权利的看法以及他们享有申诉权利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现行《教师法》已施行二十多年,诸多条款亟待修订完善。其中第39条以概括式的立法模式对教师行政申诉事项予以笼统规定,难以切实回应新时代教师权利保障的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维护教师合法权益,首先应当明晰教师行政申诉事项的范围,选择列举式的立法模式对申诉事项进行类型区分,这也是该制度的逻辑起点;其次,以学校具体行为与抽象行为作为教师行政申诉事项类型区分的逻辑进路,从方法论层面为识别教师行政申诉事项提供操作指引;最后,对不同类型的申诉事项构造相应的申诉程序,发挥教师行政申诉程序的内在与外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教师申诉制度作为教师权利保障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在美国的大学中早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几乎所有美国大学的教师手册中都有关于教师申诉机制的详细规定,这使得教师在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该机制进行申诉和辩解,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利免受侵害,为保证教师安心于教学和科研创造了积极条件.笔者选取美国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作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该校的教师申诉机制,有助于国内学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教师申诉制度在美国高校中的设置、运行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教师申诉制度程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申诉是我国《教师法》规定的为维护广大教师合法权益的专门性法律救济途径,然而全国多数教师申诉案,教师未获得成功。究其原因,教师申诉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就申诉程序的建构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非正式的申诉程序和正式的申诉程序两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校内教师申诉制度的程序机制的构建;论述了高校校内教师申诉制度构建应遵循的原则,即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和便捷原则。  相似文献   

11.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3,(7):80-85,74
该课题运用比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法从行政法律关系视角对大学教师的权利救济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大学教师具有"人""公民""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三种身份,其权利体系主要包括消极地位的自由权、积极地位的请求权和主动地位的参与权三大方面。申诉作为救济教师权利的制度,性质上属于行政救济,包括校内申诉与校外申诉两个方面。目前我国大学校内申诉制度还存在实体内容不明确、程序规范不健全以及申诉后的救济渠道未拓展等三方面的不足。对此,应明确申诉主体,界定申诉人和被申诉人;明确申诉受理部门;厘清申诉范围,规定具体而有重点的申诉范围。校外申诉制度方面,要建立无偏私的教师申诉机构和科学、合理的听证制度。司法救济制度方面,尽管大学自治并不能排除司法救济教师的学术自由权,但行使时要在充分保障教师学术自由权的同时,又不至于侵害了大学自治权,对此,一要拓宽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二要将校内申诉作为司法审查的前置程序,三要合理界定司法审查的限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申诉制度按不同性质可分为非诉讼意义上的申诉和诉讼意义上的申诉。前者是指公民对有关自身或他人的权益问题 ,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述理由 ,请求处理或重新处理的制度 ;后者是指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 ,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 ,认为确有错误时 ,依法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请求重新处理的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属于非诉讼意义上的申诉 ,是指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 ,请求处理或重新处理的制度。一、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1、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的申…  相似文献   

13.
一 校内教师申诉制度是学校管理中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它是指教师对学校或校内其他成员侵犯其合法权益或者对学校的处理不服,向学校申诉理由,请求处理或重新处理,从而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依法保护的一种制度.它在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申诉权利的基础上,将教师的申诉权在学校管理中具体化、规范化.实施校内教师申诉制度,是学校主动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落实教师申诉权的一项具体措施.2003年7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2003年11月,教育部又将"建立和实行校内教师申诉制度"作为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的一条验收标准.在上述文件的推动下,很多学校都相继建立了校内教师申诉制度.  相似文献   

14.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高校教师学术不端申诉程序的设置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对于教师合法权益的维护有着一套相对完备且可操作的制度体系。比较牛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三所高校的申诉程序,国外高校在处理教师学术不端申诉过程中呈现出注重时效性、重视非正式解决方式的运用、注重多种方式记录听证内容、注重内容规定的详细性以及重视保密性和回避性等特点。我国高校在处理教师申诉过程中,应基于高校实际,注重教师申诉的软硬法混合之治;应加强申诉双方的隐私权保护,依据实际需求规范保护措施;应加强决定内容及回复内容的详细性,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罗朝猛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7):27-30,35
如何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是全球教育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对美国教师申诉制度做了初步考察;同时指出了我国教师申诉制度所存在的明显缺陷;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教师申诉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师申诉制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申诉制度是我国教师的一项法定非诉讼性的权利救济制度。文章首先界定了教师申诉制度的含义与法律特征,接着对当前我国教师申诉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解析了这一制度的诸多不尽完善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教师申诉制度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7.
教师申诉制度是我国教师的一项法定非诉讼性的权利救济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教师申诉制度的法律救济现状,然后对当前我国教师权力救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法理学反思,解析了这一制度的诸多不尽完善之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教师申诉制度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高校教师申诉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申诉的性质、适用范围、受理机构、程序和效力方面对海峡两岸高校教师申诉制度进行比较,提出要从修订《高等教育法》、出台教师申诉制度实施细则、落实大学章程的制定、规范高校校内教师申诉机制、明确高校教师申诉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关系等方面加强立法和制度的完善,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维护校园和谐。  相似文献   

19.
一校内教师申诉制度是学校管理中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它是指教师对学校或校内其他成员侵犯其合法权益或者对学校的处理不服,向学校申诉理由,请求处理或重新处理,从而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依法保护的一种制度。它在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申诉权利的基础上,将教师的申诉权在学校管理中具体化、规范化。实施校内教师申诉制度,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之友》2006,(2):62-62
对教师和学生申诉的答复时间,不再遥遥无期。昨天,北京市教委向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发出的《关于做好教师学生申诉答复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应在受理通知书上限定的时间内(一般为7日)做出答复。寒暑假照常,时间不予顺延。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教委将在每年年底对本年度受理教师学生申诉的情况、学校做出答复的情况以及案件处理结果等予以通报。《通知》还要求学校收到市教委的《教师(或学生)申诉受理通知书》后,应立即将送达回证寄回市教委政策研究与法制工作处。“学校对教师学生的申诉进行答复是市教委处理申诉的一个重要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