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喆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冯拮完成的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改进和发展此类型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了日本优秀运动员富田洋之完成的单杠团身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发展此类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整个身体及肩关节超过杠前水平位置后两手同时撒手;团身后空翻越杠向左转体后右手先抓杠,然后左手抓杠时整个身体处于杠水平以上较高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冯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冯喆完成的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改进和发展此类型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对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动作主要技术环节进行分析,针对运动员空翻前杠下的振浪、撒手瞬间、抓杠瞬间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5.
梁富亮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完成的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对于进一步发展此类动作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韩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575-1577
依据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实况录像及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统计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女子高低杠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杠间换杠动作继续向腾空和空翻方向发展;注重换杠动作与两杠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促使成套动作编排更加紧凑、完成更加流畅和"颇具感染力",是高低杠发展的重要趋向;而运用扭臂握完成"扭反掏"系列动作,还将是高低杠动作技术发展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研究和比较我国优秀运动员尤雅男和罗马尼亚运动员蒂卡完成的“单杠直体前空翻转体360°再抓杠”的高难度E组动作,分析他们共同的技术特点和差异点.研究结果表明:该动作在杠水平部位两手同时撒手,直体前空翻转体360°后两手几乎同时抓杠,抓杠时身体位置也在杠水平部位,重心抛物线轨迹几乎垂直向上向下运动.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动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林莉完成的高低杠反吊并腿前空翻再握杠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试论当今世界高低杠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第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决赛和半决赛的选手为对象,对当前世界高低杠技术从飞行动作、换杠连接动作和动作质量的发展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对我国年轻选手失利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对我国高低杠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特卡切夫腾越接京格尔空翻动作,五个时相——大摆下浪,沉肩,兜腿制动,撒手抓杠,下浪兜腿空翻再动作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腾越与空翻的连接技术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以参加悉尼奥运会高低杠决赛的8名运动员为主要对象,对当今高低杠比赛整套动作的结构与发展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动作难度以开发独具风格的多度转体与飞行动作、并提高连接价值为主;动作连接以腾身回环、后空翻与弧形转体等换杠动作的创新为潮流,并尽量减少连接动作,以提高比赛的时间效益;在重视完成动作质量和后空翻类下法稳度的基础上,稳步开发前空翻类动作,以实现下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运用现场观察、资料收集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男子双杠比赛的运动员情况、动作难度、完成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技术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现场观察、调查访问、统计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01年上海少年儿童体操系列大奖赛”中丙组和丁组女子高低杠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高低杠比赛,丙组和丁组女子运动员表现出摆动和回环动作幅度不够大,倒立位置不够准备,前空翻高度及下法的落地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基本姿态和表现力了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对九运会和35届世锦赛双杠决赛的整套动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规则实施后,双杠整套动作的难度有明显提高,动作结构正向以悬垂类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中外运动员的动作起评分和完成动作质量均无显著差异,而获得难度加分和连接加分的形式,中国运动员以大摆动作为主,外国运动员则以后上动作为主,并显示出动作的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从釜山亚运会看世界双杠技术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釜山亚运会男子体操双杠决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双杠整套动作D组以上难度的发展趋势,正在从支撑类向以悬垂类动作为主的方向转变,获得动作连接加分也主要以悬垂类动作为主;亚洲尤其是我国选手的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提高下法的稳定性是增强竞争实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摘要:里约奥运周期高低杠成套动作的编排与伦敦奥运周期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要保持我国的高低杠优势,编出符合国际潮流和有竞争力的高低杠成套动作,就必须了解当代国际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态势。本文通过技术统计、录像观察、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选取伦敦和里约两个奥运周期中(2010年—2014年)的4届世锦赛和1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的40套高低杠决赛动作为观察统计对象,对两个奥运周期成套动作的上法、下法、换杠动作、杠中动作、连接加分以及成套动作的数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对比分析,得出当代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态势是:上法以A组低难度为主;换杠动作加难、加长,连续飞行换杠将成为潮流;杠中动作数量有所减少,成套动作的编排趋向于高难动作直接相连,成套动作数量将趋于减少;下法将朝着“旋空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使用三维摄像解析法对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冯喆、滕海滨、郭伟阳在比赛中大回环屈体后空翻两周成挂臂技术动作进行测试,对完整动作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三人均较好完成了大回环屈体后空翻两周成挂臂动作。根据三人的运动学数据建立起该动作的模型。三人相比较,冯喆及滕海滨动作较好,郭伟阳的动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世界体操男子双杠项目实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第 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项目的调研 ,对当前世界体操双杠项目进行了实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在双杠项目上成队水平高、个人水平均衡、完成情况好 ,有绝对实力。其他国家依次是韩国、俄罗斯等队。在个人方面 ,有数人具有夺取明年奥运会双杠冠军的实力 ,从综合实力来看中国队员最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