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已经开始了与国外出版社共同策划选题并合作出版图书,而不仅是单纯的国外图书版权引进. 早期的图书引进,国内出版社更多的做法是把国外出版社的图书版权买过来后,或直接影印或翻译成中文出版.这当中,不可否认的是,出现过一些市场上非常畅销的图书,在大众文艺类图书领域尤其如此,国外畅销的图书在中国翻译出版后同样能进入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但是有些领域的国外版权图书,如教育类尤其是语言学习类图书,适当的本土化工作则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2012年1月7日,北京下雪了.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邬书林副署长讲话,倡导大家对图书出版的规范化问题进行反思.他举例子说,中国很多学术图书,连索引都不做,国外出版人士就不敢引进这些书,担心资料不规范等等.  相似文献   

3.
《出版广角》2011,(5):27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是200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推动的一项工程,旨在为外国读者用自己熟悉的语言阅读关于中国的图书,了解中国提供便利,主要采取资助翻译费的方式,鼓励各国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国外出版机构在谈妥中国图书版权转让事宜后,可以通过"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www.cbi.gov.cn)直接  相似文献   

4.
朱朝旭 《出版参考》2004,(24):19-20
今年3月份,中国应邀作为主宾国参加法国图书沙龙.本届是欧洲规模最大、面向公众开放的图书博览会.国内参展单位带去数千种、近万册图书展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还特别资助法国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中国选题的法文版图书,受到了法国读者的好评.应当说,此次主宾国活动是我国出版走向世界的有益尝试,是中国出版进入国外主流渠道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个翻译大国.长期以来,无论是出版界还是大众媒体,都热心引进、推介国外优秀的文学、社科类图书.到本世纪初,全国五六百家出版社中,已经很少有出版社不出翻译图书了.国外优秀的文学、社科类图书,无论是新作还是经典著作,常常引起国内多家出版社竞购版权、竞相出版.这种现象,对于读者来说当然是好事.不过,近几年来,情况已有所不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读者群的分离以及图书市场的不景气,尽管多家出版社竞购一些优秀的国外文学、社科类图书版权的现象愈演愈烈,版权费用随之数倍数十倍地哄抬上去,但与此同时,热心出版这类图书的出版社已经渐渐减少,大众传媒对这类图书的兴趣自然也在逐步消退.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原先一家读书类周报上的外国文学专版早已悄然消失,几乎所有报刊上外国文学和社科类图书书评的数量明显减少.尽管如此,我国2011年出版的外国文学和社科类图书仍然佳作叠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隆涛 《出版广角》2015,(10):56-57
中国图书出版翻译对传播中国文化以及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图书出版翻译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简单分析了在跨文化语境下,我国图书出版所具备的意义以及当前图书出版的现状,并以市场和翻译为出发点,提出了几条我国图书出版原则以及出版翻译中的小策略,旨在提高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图书出版翻译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出版法的建立与健全,由国外出版机构授权国内出版机构出版的影印版西文图书越来越多,成为一种新的图书类型.  相似文献   

8.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陈世华、韩翠丽在《中国出版》撰文说:书籍优先数字出版的形态就是电子版图书。图书的数字化趋势不可逆转,图书出版商不能作为优先数字出版的旁观者。在国外出版界,有一种特殊的出版形态:  相似文献   

9.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陈世华、韩翠丽在《中国出版》撰文说:书籍优先数字出版的形态就是电子版图书。图书的数字化趋势不可逆转,图书出版商不能作为优先数字出版的旁观者。在国外出版界,有一种特殊的出版形态:  相似文献   

10.
许清 《编辑之友》2010,(10):34-36
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以下简称"图博会")于2010年9月3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这届图博会对国内的出版社而言,是图书展示、版权交易、让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有利平台;对外国出版社来说,是让中国读者了解国外文化与图书的有利时机.尤其是对主宾国而言,这个意愿更是非同凡响.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图博会不仅可以看到很多"走出去"的图书,还可以与国内外的很多名人、名家面对面.喜欢国外作品的,可以在现场见到各个国的精品图书.此次图博会有58个国家和地区的1841家中外出版机构汇聚北京,展览展示约20万种精品图书.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4月14日,一年一度的伦敦书展拉开了帷幕,CYPI(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伦敦分社以推介中国文化为主题,本着大力推广中国文化和推动中外交流的出版理念,围绕摄影艺术、中国建筑、中国文化艺术和创意设计这四大出版方向,以<中国>为主打图书,同时推出关于中国风光、建筑、艺术和设计的二十余种原创图书和选题,吸引了众多国外出版社、分销商和书店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去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委托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了"中国主题图书在主要发达国家出版情况的调研",对中国主题图书在美、英、法、德、日、俄、西班牙等7个国家、6个语种的出版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调研内容包括选题特点、作者(译者)情况、主要出版机构等,发布了《中国主题图书在主要发达国家的出版情况概述》的报告。报告中的"中国主题图书"主要是指国外出版的与中国有关的图书,其中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以及中国领导人著作、生平、传记等主题。报告中所有的书目数据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从1996年至该调研进行时收藏的国外出版的共计1.3万余种的中国主题图书;二是各国主要的网上书店,美、英、法、德、日等国亚马逊网站公开的书目数据。该调研报告不仅较为全面、详尽地描述了中国主题图书在主要发达国家的出版情况,发现了我国出版的中国主题图书进入国际市场的困难,还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图书出版业"走出去"的做法与现状,为我国出版的中国主题图书走进主要发达国家的主流市场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经国务院新闻办三局授权,本刊独家选载报告的部分内容,与业界同仁共飨。本刊郑重声明:以下所有转载内容,未经国务院新闻办三局再授权和本刊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转载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于2006年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文化工程,是我国最早实施的推动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广计划.“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完整、更真实地了解中国”为宗旨,以资助出版中国的图书和向国外图书馆赠送图书为手段,力图打造图书版权贸易出口和实物出口两个平台,实现连通中国与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由于传统的渊源,中国近代图书馆不少在编目、流通等常规业务之外,也进行出版印行活动.文章从图书的出版、印刷与发行,出版图书的广告,出版图书的书评,出版图书的呈缴四方面介绍中国近代图书馆图书出版的书业性质;指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图书出版是中国近代出版业的一定补充,也是近代出版史和近代图书馆事业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数字化时代具有“观照当代,展望未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周林  朱振梅 《出版科学》2007,15(5):59-61
图书按需出版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和出版理念,国外一些出版发行机构已经投入资金、设备开展此类业务.由于国情不同,我国虽有出版社开展此类业务,但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本文阐述我国图书按需出版的发展状况,分析影响按需出版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我国图书按需出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李树 《出版广角》2018,(8):36-38,62
目前,童书在中国图书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中国步入童书出版大国.在童书出版领域,少儿科普图书出版近年来发展迅速.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数据的统计,对2017年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大局、引进版和输出版少儿科普图书发展现状,以及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与分析,以期为业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现在国内出版社和国外出版社的合作越来越多,但真正对外出版的图书较少,能在国外主流市场销售的图书更少。本文从“出版合作”和“合作出版”两个词汇入手,尝试厘清其语义差别,然后介绍我国对外图书合作出版的收支项目,并讨论对外图书合作出版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8.
教辅图书出版是中国出版市场份额最大者之一,中国出版业因教辅图书的繁荣而更加繁荣,目前也因教辅图书出版与发行中的无序而问题诸多,笔者试图通过描绘教辅图书出版20年市场竞争的攻略图像,通过对纵向与横向、宏观与微观问题的研究分析,探索教辅出版未来市场竞争的方向与策略.由于本文以个案分析为基础,教辅图书出版市场竞争的阶段划分等问题偏重于代表性特征描述.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约有五、六十万种.我国的图书发行工作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发行量已年达四、五十亿册之多,成为世界十大出版国家之一.我国图书不但在国内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在国外也获得了众多的读者.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书刊对外发行七千一百多万册,其中有三万多种图书和近七百种中外文报刊发行到全世界一百七十九个国家和地区.远在加勒比海附近的背风群岛、向风群岛,都有中国书刊的热心读者.外文期刊中,以《中国画报》、《中国建设》、《北京周  相似文献   

20.
由于目前国内有关国外出版产业研究的最新动态及成果介绍的相关文献非常缺乏,因此本文就2003年以来对国外图书出版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三本著作以及发表在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上的文献作为主要依据,对国外图书出版产业的四大研究阵营作一开创性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