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互动论社会学流派认为社会是一个以符号为媒介,由个体互动形成的动态实体。互动论教育社会学课程观是以互动论的理论为基础讨论对课程的看法,认为课程是一个既包含了静态的符号形式又包含了动态的互动过程,课程是一个具有符号作用的媒介,以课程参与者互动为推动力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符号互动论为师生冲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通过彼此间的符号互动形成的.因此,师生互动过程实质上是彼此的符号互动过程,而师生冲突则表现为拥有丰富的符号、处于高地位的教师对学生符号的控制,也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现实自我概念与对方所期待的理想自我概念不一致造成的.因此,教师应当通过提高学生自我概念、减少对学生符号的控制以提高其自我概念来消解师生冲突.  相似文献   

3.
人际交往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人际交往水平和质量对人自身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G·H米德符号互动论中的"自我"认知角度出发探析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符际互补理论为理论框架,选取中国本土儿童绘本《团圆》为研究语料,研究中国本土儿童绘本中的语言符号系统和视觉符号系统是如何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来构建概念意义,实现中国传统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5.
从文字视觉符号的“图形化”与“符号化”特征出发,首先阐述了文字符号与现代标志设计之间的联系,其次通过对现代标志设计实例作品的归纳与分析,从“造型结构”、“表现特征”和“文化意义”三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文字视觉符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表现方式,且分别强调了传统汉字和西方文字在标志设计中的特征,进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环境下,提出文字视觉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社会学的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为视角对体育进行了分析。认为,功能论将体育视为一种具有功能导向的社会机制,体育能将社会规范和文化内化到体育参与者之中,使其对价值和规范等社会子系统产生合法性的认同感,从而共享同一种社会系统,实现社会的均衡;冲突论认为体育中的冲突是体育发展的必需,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利益的冲突;互动论则是从主观的立场来探讨体育现象,关注的是体育中的个体层面以及其他的亲密关系。三种理论对体育作出了不同的阐释,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体育的多维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陈忠卫<制度变革与企业创新互动论谋求企业健康成长>提出了制度变革与企业创新互动的新模式、新思想.  相似文献   

8.
科技论文编校中易混淆的符号有两类:多义的符号与形似的符号,对此进行了辨析.编辑应在弄清符号表述的意义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标准.正确使用符号,实现期刊编排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课程的文化性主要体现在其价值性上。就文化层面来看,是指幼儿园课程的理念、价值取向受到其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与一定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符号乃至人生信仰不可分割。课程内容文化也如此,它是由符号来编码的课程意义贮存器,是课程意识、思想、理念等的符号系统。课程内容文化的组织过程,是课程意义在具体的特殊语境中被不断地生成和再生成的。要以经验为基点,将课程内容文化整合到幼儿园的教育背景、文化、意义系统中去。  相似文献   

10.
安东尼·多尔的《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的"光"符号意义丰富,光作为符号载体所承载的意义改变了主人公的命运,通过符号的传递、接收和接受过程传递出主人公在二战中的人类共同情感,以及那些最初带给我们感动却又被我们遗忘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