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适宜性为切入点,探讨幼儿园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系统各个部分以及整体系统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它在整个幼儿园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幼儿园课程评价文化适宜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评价的多元化和评价的文化适宜性.幼儿园课程评价文化适宜性具体内容主要包含课程目标的评价、课程内容的评价及课程实施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应将优秀的蒙古族文化纳入蒙古族幼儿园课程中。蒙古族幼儿园课程可以分为蒙古族生活文化课程、蒙古族礼仪文化课程、蒙古族文艺文化课程、蒙古族技艺文化课程、蒙古族信仰文化课程、蒙古族节日文化课程等六类。蒙古族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民族性、兴趣性、价值性原则;选择步骤是普查蒙古族文化资源一关注蒙古族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一筛选蒙古族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对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剖析的基础上,以体现时代精神、倡导课程文化建设的新视野为依据,提出了健康与文化并重的高校体育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就是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价值取向的出发点就是"人的存在"和"人的生成"。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实践中的切入点是: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课程内容个性化、人文化、生活化取向,课程文化是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最佳视点,课程实施重在关注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评价要体现整体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摘要:武术不仅是“术”,而且是显学和玄学的文化复合体,蕴藏着复杂而深奥的话语符号及精神意义。为了探骊武术文化的本真渊源与精神,对于武术及其高级阶段的内家拳进行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文化形态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哲学和体育学等视角,运用格尔茨的文化“深描”理论,对其学术范式及认知图式进行文化阐释。研究认为,武术是生命科学所涉,武术文化是觉醒的文化;武术文化的原初属性,是其“观念—意义”、“武—道”的符号—结构—编码系统,更多地依赖道德直觉、本能体悟等符号解码系统;内家拳是武术的代表和精髓;道家修真文化和隐逸文化促成了内家拳的原初精神——返璞归真,内家拳进而传承和践行着道家、道教的精神和价值——悟道蓄德;以武入道是武术文化的终极意义。研究价值在于构建系统的武术文化深层分析体系,厘清内家拳丹道武学的机理,挖掘武术背后“道德直觉”的隐形文化式样,还原武术的原初文化精神和普世价值,促进国粹民粹的内化传承。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体育的课程文化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危机包括文化的疲惫、文化的岐出与文化的变质三个方面。大学体育的改革,其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层面上的内涵及特点,由于现代教育理念的全方面渗透,体育课程非理智地追求完美,体育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体育的经典文化越来越走向消退,导致了课程文化的“疲惫”与“异化”问题,体育课程文化面临危机。  相似文献   

6.
儿童情感和智慧和谐发展,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目标。在游戏课程建设中,儿童的情感和智力可作为基础,和谐共进,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培育孩子不仅强调课程的综合性、经验性、渗透性,为实现课程资源有效转换和利用,还需建立课程内容与实施模式的有机关系。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幼儿园活动、网络参与原则,加强教师观察、反馈和课程评价能力,最终为孩子制定新课程。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各民族文化中用以荷载意义的口头有声符号系统,而文字则是语言的记录用书面符号系统,以民族文化形态结构的角度,文字是一组附着于语言的文字因子。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空间充满了带有指向意义的文化符号,在由“社会化”向“个体化”转换的过程中,体育场馆公共空间的文化符号指向意义使其成为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表达的媒介.在简述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个体化社会对符号化城市空间的追捧,并认为体育场馆公共空间是非语言符号传播的空间起点.在明确体育场馆公共空间文化符号的同时,逐一剖析了其对参与者所产生的视觉介入、认知介入和场域介入,旨在为未来体育场馆的文化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计是研究科学的设计策略.我国多元文化课程设计应谊树立奉土化理惫、多元化理念、平等对话理念和回归生活理念,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以下主要策略:优化课程结构、统整课程内容、关注知识建构、拓展生活空间、建立选优机制、多元-体统一.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以文化争夺和输出为视角,审视CBA联赛的文化理念和发展现状,对CBA联赛的文化符号进行探究后认为:文化争夺与输出视野下的CBA联赛文化符号包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文化;联赛的文化传播符号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符号集合;制度文化符号包含制度的设计、调整和执行的文化体系,是科学地理论设计,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进行完善的制度调整和强有利的贯彻执行;器物文化符号,应该是民族自强精神和体现民族文化的器物.  相似文献   

11.
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经过时间洗涤沉淀下来的历史精华,有着重要的内涵和深层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符号也在不断地扩展。动画角色造型是文化符号体现的载体,具有传承文化符号的作用。动画角色设计中,中国文化符号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素材。在如今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国文化符号的呈现中对动画角色的深入表达值得每个动画人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2.
写作课程是当前英语专业教学中急需改革的课程之一.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写作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回归写作作为社会文化实践的本质意义,且能够重新构建写作课程的理念和目标,促使学生的系统内语言和认知能够协同发展.基于此,分析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的写作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探究写作课程的实践,分析写作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在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程教材要“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中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立跨学科主题的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互相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  相似文献   

14.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作为一种后现代文本理论产生于后现代文化语境.文化的核心是意义和价值系统,而文学和哲学是文化价值系统的凝练表达.互文性理论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理论总结,既来源于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实践,又有其后现代哲学,尤其是语言哲学的根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互文性理论的后现代文化语境来揭开其神秘面纱,即这一理论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15.
课程内容多元文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针对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过分强调统一性 ,搞“一刀切” ,忽视我国民族文化多元性这一事实 ,根据民族文化与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 ,探讨了课程内容文化多元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花腰彝表演艺术的发展来看,在与外来文化艺术接触的过程中,花腰彝人不断地将外来文化整合并纳入自身文化体系。也就是说,花腰彝文化的符号意义系统已不再只来自于原生的文化体系,外来文化的符号与意义也被跨越体系地使用,成为其重构文化的元素。由此可见,花腰彝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集,虽然呈现的并非是一种单纯的主客体关系,却也体现出了其文化上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体育强国”的文化符号学审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站在文化层次及文化功能主义的视野下审视体育强国,可认为"体育强国"是一项清晰明了的动态"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和"标识"外延极大却内涵丰富。从文化分层的四层次对体育强国进行诠释,认为我国体育强国"器物层面"已具雏形,"文化符号标识"明了;中国体育强国的"制度层面"脉络清晰,构建出了现代体育和谐发展的趋势和路径;中国体育强国的"行为层面"四大形态特征突出,折射出独具特色价值取向;中国体育强国的"观念层面"逐步深入人心,追求健康本我意识是终极理念。文化的进化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将"体育强国"的文化符号及标识"文化符号化",梳理出体育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动态终极取向仍需要哲学、社会学者投入更多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多元文化的音乐课程理念,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价值的肯定与认识,有助于学生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有助于学生树立和形成多元音乐文化价值现念,有助于改进和克服高中传统音乐课程中"单一文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为从文化符号学视角审视城市体育元素设计的 “蓝图”,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城市体育元素的样态与结构。依据文化符号圈理论,城市体育元素就是城市体育的符号系统、文化文本与文化空间,它由设计载体、产生功用、存在形态这3个层面的元素予以呈现。从符号的角度,城市体育元素给予了人们对城市体育发展之文化魅力、功能价值、整体形象的感知;从文本的角度,它呈现了城市体育发展的历史演变与人文精神、空间布局及系统功能、现状特征与文明程度;从文化空间的角度, 它形成了城市体育文化表达、记忆与传承的场域,建构城市体育发展与服务价值取向的场域,建构城市体育生活方式和行为理念的场域。  相似文献   

20.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理念,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立足“大思政课”视域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红色文化育人的过程中,要从办好大课程、建好大队伍、形成大机制三个方面规划育人路径,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