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媒资讯     
湖北30县县长与央视主持人天团联手带货,看"鄂"了!据长江云报道4月15日8:00到22:00,跨越北京与武汉湖北30县县长连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天团共同开启一场持续14小时的不间断直播。当天的直播中,主持人天团朱迅、李思思、陈伟鸿、龙洋、尼格买提加入"带货"群聊。县长亲自吆喝:亲,下单吗?最了解自己家特产的30位当地县长直播带货,带来最新鲜价廉的湖北好货。  相似文献   

2.
魏琳  张翔 《传媒》2021,(22):85-8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网络直播带货成为广告营销行业新常态.当前,网络直播带货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中小型企业库存积压,直播带货或成"救命稻草";二是带货场内马太效应加剧;三是主流媒体、企业家、明星等多元角色入局直播带货;四是直播带货成为公益营销新举措.在直播带货飞速发展的当下,应该冷静思考网络直播带货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找网络直播带货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3.
“直播带货”日趋兴盛,央视、北京卫视、山东卫视、湖南卫视等传统媒体主持人陆续试水“直播带货”,相较于淘宝、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成长起来的网红主播,他们虽然在语言表达、文化底蕴、政治素养等方面积累较多,但在营销技巧、网友互动、营销心理策略等方面稍显不足。本文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学科交叉视角,融入社会心理学、市场营销等多学科知识,总结相关经验和做法,旨在为传统媒体主持人转型网络直播主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秦恒 《新闻前哨》2021,(1):31-33
2017年以来,直播带货这种电商模式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上最火爆的关键词,各大互联网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都纷纷推出了直播带货功能,并且通过一场又一场全民参与的直播带货狂销盛宴,让从一线网红大V到十八线网络主播,以及各地各级的领导干部们,都纷纷加入到直播带货的行列当中.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客户对直播带货这种电商模式有了更加迫...  相似文献   

5.
直播带货方兴未艾,不仅自媒体、电商平台参与直播带货大军,传统媒体也不甘人后,涉足直播带货的各方种,通过对两种带货的定性分析和对比后指出,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公益直播带货也许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程开玮 《传媒》2024,(3):75-77
直播带货融合了直播形式和电子商务,满足了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消费需求,具有良好的营销效果。随着超级主播的接连消失,直播平台秩序得以整顿,网络监管政策趋严,外部环境剧变使直播带货进入新阶段。文章以直播带货为研究对象,以“人、货、场”三个关键要素分析直播带货的整体现状,再以2022年火爆全网的“东方甄选”直播实践为具体参照,提出未来直播带货应侧重主播能力、产品规范、情感调动以及媒介创新,助力直播带货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如今,互联网浪潮正席卷我们的生活,网络上随之出现了许多直播平台,网络直播盛行。网络直播因其形式的灵活性、内容的趣味性特点备受追捧。传统媒体也在寻找新的机遇,不断和互联网直播融合创新,这也促成了不少传统主持人从广播电视走向网络平台进行直播,而传统主持人的优势也在一次次的直播中显现出来。本文将采用举例分析的方法,从专业能力、文化底蕴、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分析泛主播时代下传统主持人进行网络直播的优势,提出了传统主持人应当与时俱进,学习适用于直播的方法,丰富自身的综合素养等建议。传统主持人从广播电视平台走向网络平台是一次机遇,希望文章可以给学习播音主持的朋友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张丽娜 《传媒》2021,(11):81-82
直播带货是直播行业兴起后的又一风口,对传统的网络直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精准扶贫视角入手,分析直播带货引发的行业变革,剖析直播带货在精准扶贫上的作用以及潜在风险,以期充分发挥直播带货在扶贫方面的公益价值.  相似文献   

9.
卢菁  樊传果 《东南传播》2022,(2):113-115
当下,网络直播带货异常火爆,销售额屡攀新高;同时直播带货“翻车”也屡见不鲜,频频暴雷。本文首先对直播带货“翻车”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接着从商家、平台、主播、消费者四个方面探究如何避免直播带货“翻车”,提出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传播背景下,播音主持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革,新的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直播的兴起,更是对主持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考验。本文基于2020年4-5月央视的3场公益直播为例,分析了我国当前直播带货的特点、消费者关注直播带货的出发点以及对主持人素质的关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主持人应具备极高的政治素养、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唤起情感互动的能力和灵活的临场应变能力,同时阐明了主持人综合素质提升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直播带货与人们生活日益关系密切的背景下,研究网络直播带货这一空间实践的价值对于各方理性参与其过程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从意义迁移视角出发,运用价值论的相关理论,来明确网络直播带货对观众、对媒介以及对社会有怎样的意义与价值。研究发现,商品的“名人”意义形成之后,可以加深观众的信赖,从而更好地完成意义获取过程,意义在传递时经过媒介的润色与加工,在社会大背景下其社会意义也发生了更迭。  相似文献   

12.
直播带货炙手可热,各级广电新媒体带货异军突起。笔者结合"县长带你买好货"系列网络直播,从原点人群、族群裂变的角度解构传统媒体通过信赖转移和裂变式传播进军直播带货,让自身中途进场却不落下风的优质基因,以及在直播带货的下半场,如何让直播产品从对人的信赖转变为对品牌的信赖。  相似文献   

13.
杨琳 《采.写.编》2022,(5):100-101
本文首先针对媒体在积极参与到直播带货过程中的具体优势和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其次探究得出现阶段媒体传播在参与直播带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最终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媒体直播带货的具体方法,分析得出直播带货为媒体传播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希望通过全面有效的分析和阐述,真正将直播带货作为媒体融合背景之下一种全新的尝试,帮助媒体实现转型的同时体现出直播带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薇  刘梦禧 《今传媒》2021,29(4):41-43
直播带货日渐成为当下提升中国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营销方式,而县长直播带货的方式使得村民与网络接轨,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本文基于县长直播带货这一媒介化实践,分析政治身份认同的重要性,其独特性带动扶贫计划,推动直播带货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和短视频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红直播带货成为一种新兴的带货方式.但在网红直播带货过程中,出现了数据造假、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以及套娃消费等急需得到解决的问题.研究建议品牌在进行网红直播带货时注意明晰自身责任、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加强对主播的业务能力的培养.以促进网红直播带货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赋权并延伸了人的口语传播方式,通过技术语言扩大口语传播影响力.电子传播阶段呈现出去中心化、分散化和多元化特点,媒介主体的口语传播方式从有稿播音阐述到无稿播音表述的变化.本文以传统媒体在融媒体发展中主持人进行"直播带货"的口语传播演变为背景,分析传统电视直播主持人在"直播带货"中的口语传播方式,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史亚东 《传媒》2021,(7):33-35
为拉动消费、恢复经济,主流媒体开始在其客户端尝试利用媒体主持人+网络主播的跨界合作方式进行公益直播带货.央视主动与网红同框共同践行社会公益,显示出主流媒体的诚意和自信,而从另一层面来说,充分利用"公益带货"这个契机,主流媒体成功切入了第二舆论场,在媒体融合之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8.
<正>伴随着直播技术的成熟,尤其是淘宝、快手、抖音等平台电商直播方式的普及,电商直播渐成趋势。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转型中践行"媒体+电商"模式,发挥主流媒体公信力,顺势而为,迸发力量,打造了多场电商直播活动典型案例,取得可喜效果。"龙江有好货"直播助农活动甄选龙江八十余位商家百余款龙江优质农副产品的全网最低价格,打造真正的"原产地好价格"!更集结周巍、袁哲等龙广电金牌主持人与20余位抖音达人以及黑龙江籍明星共同组成"史上最强龙江带货天团"。活动联动媒体资源,全面打造"龙江有好货"助农IP,实现龙江产品闭环销售额387万元,创造了龙江助农直播带货的多项纪录。  相似文献   

19.
刘颖 《新闻前哨》2023,(4):63-64
后疫情时代,直播带货“野蛮生长”助推了经济的快速恢复,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播带货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在信息交互与流量效应的参与下,“带火”成为直播带货快速变现的途径,导致市场秩序破坏、产品虚假宣传、销售数据造假等价值倾向的偏离,亟待约束和规范。  相似文献   

20.
疫情期间线上购物成为了大家居家防疫购物时的便捷模式,直播带货受到了广大受众的热烈欢迎,让线上带货逐步走向了新高潮。在这拨线上带货的高潮中,除了自媒体网红直播带货外,一些政务新媒体也尝试开展线上直播,通过政企合作、媒体助力的形式进行线上带货,取得了较好的带货成绩。本文将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南海旅游"微信公众号线上美食旅游节活动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传播学理论知识,对"南海旅游"线上旅游节举行的系列带货活动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发现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和善于把控受众消费心理等对活动进行传播,并探讨其优势,为未来其他的政务类新媒体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