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我国文学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冰心的儿童题材散文,是儿童文学作品的典范.崇高的思想境界、美丽纯洁的语言文字、深切诚挚的情感,构成了冰心儿童散文的鲜明风格.  相似文献   

2.
冰心和狄更斯作品中儿童形象创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冰心与狄更斯就儿童形象创作等方面的比较,探讨了两位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儿童的不同结局以及倾注在其中的关爱和同情,阐述了冰心与狄更斯对儿童题材创作的贡献和其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王艳蕾 《文教资料》2010,(21):12-14
冰心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作品,都十分具有开拓性。本文就其儿童散文的艺术风格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冰心与叶圣陶早期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在早期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问题儿童”和“天使儿童”,这些儿童形象的个性是消隐在他们所承载的社会问题或理想宣言之后的,具有概念化的特征。叶圣陶也同样在早期小说创作中,寻找寄寓在儿童和妇女身上的作为“世界的精魂”的“爱、生趣和愉快”。相比之下他更忠实于现实,他将童心作为自己人生的安慰,为生存寻找一点烛火。冰心与叶圣陶的成人文学中的儿童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五四”发现儿童、关注儿童艺术地再现儿童的特有文学风貌。  相似文献   

5.
针对有人认为"冰心并不是儿童文学作家",本人认为冰心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但她写的不是"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而是"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且从不是专为儿童写的、借写儿童抒发成人情思、以成人视觉统摄儿童视觉、使用成人语言、这种写法的意义等方面,说明冰心"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的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6.
《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是理解萧红这部颇多争议的诗化小说的关键。儿童视角有意识而又合理地遮蔽了作品中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突显了人物灵魂的麻木;小说利用儿童视角,巧妙地实现了对成人世界荒谬性的拷问;最后儿童视角帮助作者完成了一个寂寞的边缘审视者的批判使命。天真的儿童在作品中成为一个成熟的观看者和思考者。  相似文献   

7.
狄金森、冰心这两住女性作家的很多作品都是从儿童视角出发创作的,但是由于二人在童年经历、人生际遇上的不同,在相同的视角下对于自然山水、现实人生、宗教意识的表达却有着不同的诉求,呈现出异样的风采。  相似文献   

8.
五四以后,"人"的发现使儿童从成人的玩偶和附属中解放了出来,儿童开始进入新文学者们的创作视域,由此出现了一批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是五四后第一个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儿童文学作品至今仍受追捧;丰子恺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站在"儿童崇拜"的立场进行儿童题材创作的文学家。他们的儿童散文创作在写作立场、文本挖掘重点、抒情言说方式都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冰心儿童散文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儿童散文的主要内容是讴歌母爱和童心,笔调柔和细腻,手法含蓄委婉,语言清新明丽,研究冰心儿童散文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对当今我国儿童散文的创作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汤素兰     
《小星星(作文100分)》2014,(4):F0002-F0002
汤素兰,创作出版儿童文学作品四十余部,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张天翼儿童文学奖等奖项。代表作有《笨狼的故事》《小巫婆真美丽》《小朵朵和大魔法师》《小朵朵和半个巫婆》和儿童小说“酷男生俱乐部”系列等。  相似文献   

11.
幼儿文学特有的美学特质决定了鉴赏者应该具有较高的审美知识和审美修养,应有敏锐、细腻的感受力,方能真正进入幼儿文学生动多彩的世界。而审美感受力是个体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教师要紧扣幼儿文学的美学特质,用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个体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冰心的文学地位一直得到较高的肯定。自上个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冰心的文学地位经历了一定的沉浮,但总体变化不大。无论是权威评论家,还是权威的文学史家,都没有把冰心看作文学大师。但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始,冰心的文学地位出现了上升迹象,尤其是冰心去世后,称其为文学大师已是屡见不鲜。冰心文学大师地位的形成不能仅仅归功于其文学创作,而是与现代作家的评价机制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泰戈尔是个丰富的存在,其哲学思想和他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坛上的影响都是复杂的。本仅选取“第一个”向泰戈尔学习的郭沫若与“最善学”泰戈尔的冰心作一比较分析,试图论述他们接受泰戈尔思想的不同向度:前主要是“泛神论”,而后主要是“爱”的哲学,并试图从他们的童年、性格、气质以及相应的心理定势方面找出内在的原由,以求触及这种种复杂性的某些侧面。  相似文献   

14.
冰心性别意识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西方女性主义思潮潜入“冰心研究”的时候 ,冰心女性意识受到了质疑 ;尤其她的母爱文学被认为或乏于现代性 ,或乏于女性自我 ,或制造了属于男权话语的那种“母亲神话”,总之 ,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其实 ,只要真正从冰心及其作品出发 ,同样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来考察 ,我们就会发现 ,冰心既具现代性的女性自我 ,又具女权思想。当然 ,冰心的女性意识也确实有一种将传统和现代整合在一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冰心和许地山均为文学研究会会员,同写“问题小说”,但二人风格颇多差异。即以《超人》和《缀网劳蛛》为例,前者注重宣传“爱的哲学”,是对现实的逃避和慰藉;后者侧重灵魂的升华,注重实现灵魂的救赎。冰心受理学影响,信奉人性善,这是她“爱的哲学”的根基之一;许地山的宗教情怀,使他树立了“生本不乐”的观念,主张乐生、顺生。精神上的差异也导致文体风格上的不同。冰心喜欢说教,许地山却热衷客观呈示。许地山比冰心显得更深刻和成熟。  相似文献   

16.
范远波 《教育学报》2007,3(6):73-79
儿童文学概念从提出到流行一直与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相伴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思想变革所带来的教育内容的变化。民国时期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既是清末以来教材实用化、大众化追求的结果,也是儿童本位的课程观得以确立和强化的反映。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成为小学国语教材,主要以反复故事和各科知识文学化的形式出现,旨在解决国语教材的文字反复和知识传授所带来的趣味性缺乏问题。儿童文学教材进入国语教科书的丰富和完善过程凸显了三种积极的尝试,即尝试教材形式的多样化、教材内容的顺利过渡和衔接,以及无意义的拟声词和有意义的动作字词的大量运用。这些探索和尝试对今天的语文教材编写和组织都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语言学、文体学的方法,从文学风格、语言风格两个层面和"文言化"、"西文化"、"融会"三个角度,描述分析"冰心体"的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转型过程中对建设现代白话文学文体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对冰心诗歌创作的研究本无新意,但从译介学的角度对之加以论证的却不多见。本文在论述泰戈尔对冰心诗歌创作的影响实质上是郑译泰诗的影响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阅读郑译本《飞鸟集》对冰心诗歌形式内容和语言意象的影响,并探讨了阅读译诗建立起来的翻译文学概念对冰心后来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媒介文化的时代里,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下儿童日益远离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其阅读状况令人十分忧虑。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特征和意义,对儿童的成长必不可少;由于儿童群体的特殊性,成人必须对儿童的阅读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从而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特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冰心小诗中占主导地位的美学特征是童心。从三个方面对此特征进行分析 :冰心深深地崇拜童心 ;童心赋予她笔下的语言以诗意 ;她用童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诗歌意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