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做""作"两个字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探讨"做"作"两个常用字的关系,希望通过对历史文献、方言中的表现、现代汉语使用等方面的考察,勾画出这两个字的大致分别.从历史上看,"做"作"两个字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其中,"作"早出,"做"是"作"的分别字;从方言上看,这两个字在大多数方言中的语音表现不同,"做"一般读zuo,"作"一般读zuo.从现代汉语的使用方面看,两个字表现为不同的语体色彩,"做"为口语,"作"有书面语色彩.  相似文献   

2.
无意识是20世纪现代文化中的经典术语,其内涵宽泛、复杂、含混.通过弗洛伊德和拉康的伟大探索,循着无意识的"移置"这一思路,来展示由于能指的滑动所带来的对无意识意义的逼近过程.首先介绍弗洛伊德传统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及在文学批评中的滥觞与流弊.在此基础上,又阐释拉康语言学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继承和其本身的巨大影响.最后,把传统精神分析与语言学精神分析对于无意识的阐释加以比较,指出后者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辽宁大学文学院将继续把女性文学批评作为学科研究方向,将"性别诗学"的建构作为学术目标,提升女性文学批评的理论高度,为女性文学批评的系统化、学科化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4.
对"文化词语"和"国俗词语"概念及其含义分析,探讨这两个概念的英文译法.认为产生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只有文化意义,没有一般的语言意义,这样的词语可以称之为文化词语.而那些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有关的,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就是具有国俗语义的词语,即国俗词语."文化词语"和"国俗词语"可以分别翻译为"culture-bound terms"和"culture-loaded terms".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是马克思与恩格斯提出来的两个美学范式.本文试从具体作品入手,对这两个美学范式的内涵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对中国传统体育在思维方式方面所具有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气功修炼的"三要素"关键在直觉以及武术训练以"意境"为追求的目标。这两个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体育重直觉的思维特征。相比较而言,西方传统体育所具有的是重工具思维特征,具体表现为:运动成绩的鉴别主要借助于物质工具;竞赛的形式是识别运动员差异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在两个方面下足功夫,其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其二是对课堂现场的灵活把控。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是抽象思维中离不开具体形象感知,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蕴含着数学的思想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既考虑"本"又考虑"人",只有做到人本合一,才能实现"深入浅出"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8.
毛庆 《职大学报》2007,(3):58-61
清代学者吴世尚在《楚辞疏》中对《离骚》串讲时,明确指出了"白日梦"的创作心理现象和状态,这一指出早于弗洛依德180多年。两个"白日梦"理论有同有异,这相异之处恰恰是弗洛依德的理论不准确、不完备或有缺陷的地方,足证吴世尚对"白日梦"的研究成就不在弗洛依德之下。在"白日梦"的普通性、论证对象、表述方式等方面,吴世尚还要比弗洛依德高明。因此,要正确地、全面地解释"白日梦"现象,形成科学的、符合创作实际的有关理论,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互证互补。而这正是今人要作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语言能力"是乔姆斯基理论的核心;"交际能力"则是海姆斯与乔氏相对立的重要概念.这两个概念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语言观.对它们的区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0.
"猫哆哩"只有短短的几个英语标识翻译,却出现了误译、乱译和翻译混乱等情况,影响了产品的宣传效果.翻译是沟通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只有正确的英语翻译才能起到桥梁作用,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猫哆哩"品牌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创的传统历法,是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背后蕴含的文化积淀、思维品质、人的观念、审美意识等,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独享"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之美誉.本文是在充分研究"二十四节气主题式融课程"的基础上,以立德树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尝试构建英语核心素养与"二十四节气"主题课程的关联.主要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与二十四节气的关联角度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批判性思维在美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而思维品质教学在我国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本文对这两大理念的理论基础、理论内涵、教学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廓清和深化对思维的认识,推动思维教学在我国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内外兼修"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取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客观世界的。这一整体性思维的特征对包括中国传统武术 在内的所有文化子系统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内外兼修"是这一整体性思维在武术实践中的反映,是全面实现武 术技术、养生、修性等多方面功能的方法。以追求身体与心理、人与自然、技术与道德的整体和谐统一。"内外兼修" 贯穿于武术整个技术理论体系及体现于武术竞技意识上的超越与礼让,造就了武术特殊的练功方法和美,构成了 武术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4.
"一分为二"形象地说明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之一.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事物不仅"一分为二"而且还可以"一分为三",提出用"三分法"取代"二分法".其实这两个概念具有不同层次和意义,不能随意替代.  相似文献   

15.
虚拟与现实虽然作为两个世界而存在,但生活在这两个世界中的主体-人是同一个.就这两个世界的道德关系而言,不是要建立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体系,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同一的道德人格.只有具备同一道德人格的人,才能在任何一个世界中都表现出前后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6.
对学界争论已久的王世贞晚年"定论"问题进行较系统的清理,认为王世贞一生文学理论与创作及批评态度发生三次显著变化,万历五年之后的第三次变化关涉他的晚年"定论"问题.学道、逃禅构成其晚年人生态度、文学思想及批评态度转变的直接动因.世贞晚年文坛活动减少,有明显疏冷笔砚迹象;倾向于以"性灵"论诗,诗风平易自然,着重表现参禅悟道的愉悦;其宏阔襟宇,兼容并包的文学批评对晚明文坛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格式条款的积极方面在于节约交易成本,消极方面则是对合同自由原则的违背及其可能带来的实际侵害缔约相对方合法权益的后果,因此在法律中必须对格式条款进行适当的规制.运用"完备合同"这一理念,从合同的现实履行为出发点,综合运用立法、司法和行政方法来全面规制格式条款,可以充分彰显其积极价值而抑制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学习,从高校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高校如何成为先进文化的发祥地两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国内外有关保护学生"学习权利"的法律规范,分析了保护学生学习权利立法的基本理念,认为只有从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层面入手才能全面完整地保护学生的学习权利.指出从内部环境层面保护学生学习权利实际上是关系到学生"学习权"的界定问题,同时还对学习权的法律意义做了分析界定,为我国将来的相关教育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馆"和"以德治馆"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及发展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是图书馆贯彻落实党中央"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战略方略的具体表现,也是图书馆事业和工作发展的根本保证和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