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上,长安与北京长期作为都城有其政治、经济、地理因素等各方面的原因。参阅有关资料得出两地长期作为古代都城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相比而言地理因素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来通过几代考古学者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古代都城考古发掘研究,实为中国百年考古成就之耀眼的亮点。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会与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活动,经两轮评选产生的100项重大考古发现项目,内中直接标明为古代都城遗址者就多达23项,还有17项与古代都邑有关,二者合计40项,占比达40%。这充分表明,中国古代都城及具都邑性城址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之重大,也表明对其进行发掘研究在中国考古学发展中所占地位的重要。中国古都学界还当在以往借助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促进中国古都学形成、建立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中国考古学界合作,对历代主干王朝之都城,对三代前之新石器时代具都邑性聚落与城址,对古代中原地区周围边疆区域各民族所建都城加强深入性、溯源性、开拓性研究,并据之对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布设之纲要原则以及中国古都学之学科理论开展深入研究与深层次阐释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都城不仅是帝国的政治权力中心,还是礼法制度的主要策源地。唐长安城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宏大的都城,城门管理制度严格而完备,由严密详尽的宫城门籍制度、禁止城市居民夜间活动的宵禁制度、完善的城门启闭及维修制度等共同构成的城门管理系统,不仅维护着都城的安全与稳定,还是维系都城社会空间、等级秩序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礼制建筑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天地、神祗的场所,我国古代都城礼制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产生到初具规模阶段(夏至秦);进一步发展阶段(西汉至南宋);最为规范、最为完备阶段(元、明、清)。通过分析,文章认为各朝代统治者在都城中修建礼制建筑唯一的指导原则是儒学中有关的礼、乐理念,礼制建筑是在都规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西周都城体系的演变与岐周的圣都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都城体系的角度研究都城政治地位的变化是古都研究中必须的手段.在都城体系中,有圣都与俗都、主都与陪都等都城关系.西周的都城体系中有三个都城:岐周、宗周、成周.岐周是西周的圣都,宗周是西周的主都,成周是西周的陪都.作为周的"圣都",岐周是国家重要的祭祀中心,它不仅是周族发迹的地方,而且承担着高规格的祭祀活动,拥有大规模的宗庙建筑,这些远非"俗都"宗周可比.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都城地位也在变化,岐周在西周中晚期逐渐丧失了圣都的政治地位.西周的都城体系和圣都制度对后世各政权的都城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南宋临安民间体育项目进行研究,分析了南宋临安民间体育开展的状况、兴盛的原因,挖掘整理了南宋时期几种极具代表性的民间体育项目:鞠蹴、相扑、投壶、水嬉类运动.研究表明,处于南宋时期的都城临安民间体育并没有像朝廷那般混乱、衰弱,而是在夹缝中得到快速发展,深具时代价值:形成了宋人广泛运动的热潮,丰富了市民社会生活;具有浓重的军事体育色彩,巩固了南宋统治;为全面准确地评价我国古代体育提供新依据、新内容.  相似文献   

7.
关中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域特征与综合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中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根据这些资源的地理位置和内涵的不同 ,结合当前旅游业发展趋势 ,应综合开发关中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古代都城建筑遗址”旅游区、以渭河两岸黄土原地和北部山系为主的“古代帝王陵墓”旅游区、以秦岭山脉北坡为主的“宗教建筑”旅游区三大主要人文景观旅游区域。  相似文献   

8.
洛阳在我国古代是西汉的陪都、东汉的都城,建国后出土了一大批陶俑,其中的杂技陶俑不但证明了汉代经济的兴盛,也佐证了汉"百戏"的高度发达。以洛阳出土杂技俑为切入点,分析了汉代"百戏"的种类,以及"百戏"的发生原因,以进一步丰富我国古代体育研究。  相似文献   

9.
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河文明,都兴盛于大河下游的河畔平原,古黄河下游的河畔平原催生了尧文化的兴盛.农业的大发展需要完善的历法,历法源于对天象的不断观测,由此形成以太阳为参照的四至地名,其中心即文明的都城所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历史悠久,早在距今4000年前后,也即刚迈进阶级社会门槛之时,就出现了具有政治统治功能的都城。③自此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政治斗争的起伏,在中华大地上先后出现了一大批都城,其数量当在200处上下。其中不少迄今仍是全国或地方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追溯我国古都之发展史,可以看出,自公元前11世纪中至公元10世纪初,即由西周初,历秦、西汉到唐末这一历史日才期,是我国古代都城规制由创立而逐渐臻于规范成熟的重要阶段。而这一发展历程的顺利完成,虽建基于社会经济发展之上,另一方面也受惠于周秦汉唐文化的直接哺育。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事实是,这四  相似文献   

11.
邽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县之一。检索历史文献,关于邽县故城的位置,有六种(类)不同的记载。除《水经注》记载的今天水市区内的邽县故城外,其余诸说均误。邽县得名于邽山。邽山西起今天水市区西北20公里的凤凰山,东南至今天水市区北边的营房梁,北至渭河,南至罗峪河。邽县原为邽山东南脚下(今天水市区)的邽戎邑。考古资料亦证明春秋早期今天水市区内可能有城邑存在。结合历史地貌调查和考古资料分析,初步推断:《水经注》所说的“上封故城”大约在今天水市区耤河以北、弥陀寺巷——仁和里——尚义巷一线(北魏罗峪河故道)以东、邽山以南,它可能就是秦国邽县故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都学是城市科学与历史学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综合性学科。古都是一个古今贯通的概念,既包括历史上的都城,也包括历史上曾经作过都城的现代城市,所以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两大方面:一是历史上的所有都城;二是历史上的都城后经转化演变而来的现代城市,两者是一个对象的不同侧面和阶段,是互为基础的矛盾统一体。中国古都学与城市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国古都学要借鉴城市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曾有过辉煌历史的西安,在新时期发展步伐变慢。为加快西安的发展步伐,西安城市的总体规划应向以下几个方面倾斜:加速西安与咸阳的合并,整合城市资源;开发渭河流域,在北郊建设新城;保护、复兴西安古城,把西安建设成旅游文化影视名城。  相似文献   

14.
保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特别是集中分布在裕华路两侧的明清古建筑,基本保留了古城的历史风貌。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在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上还存在着诸多认识误区和不足。应充分利用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的优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在有效保护古建筑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建设,搞好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改造。使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古建筑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焕发出它的魅力和光彩。  相似文献   

15.
综观古今有关史料与考古遗迹,大同北魏平城形制应是自内而外由宫城、皇城、京城、郭城组成的四重城垣。皇城、宫垣在京城北中部的汉故平城及今操场城中,其京城形制为南北长7里(古里,下同),东西宽3里的长方形之城(明府城仅为其南半城),即南起明府城南墙,北至现火车站一带,计南北长约4 000m,东西宽约1 730m的范围内。其建城时间亦当如《魏书》所记:泰常八年(423年),广西宫,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  相似文献   

16.
希腊城邦制度与古代奥运会的产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希腊城邦制度的产生是希腊历史一系列文明演变的结果 ,它在吸纳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加上自身独特的地理文化环境所形成的 ,其精髓是民主、平等、平权、法制。它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得以在希腊产生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它对现代社会仍有昭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同作为两汉要塞,北魏京华,辽金陪都和明清重镇,积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探索和实践历史名城故都保护与复兴之路,可概括为六个基本走向:从旧城改造走向古城保护;从单位保护走向整体保护;从两相对立走向两全其美;从文物造假走向修旧如故;从文化包袱走向产业创新;从个性泯灭走向特色张扬。熔铸时代精神,塑造城市品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辨析先秦"乐"的含义,指出否定者对墨子"非乐"思想的误解,探究墨子"非乐"思想的真谛,挖掘墨子以及墨家在制定和发展中国古代城市军事防御"礼乐"制度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选本是一种运用时间较长,范围较广,而又深具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学批评形式.从挚虞开始,选本就有区别优劣,即文学批评之作用.作为一本古代散文选集,<古文辞类纂>有其自身独特的编选标准及范围.从现代学者对<古文辞类纂>之评论、<古文辞类纂>之选录标准形成原因、选文标准之详说及此选本对现代之贡献四个方面来探求<古文辞类纂>选文标准之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