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振岐 《现代情报》2004,24(3):115-117
当今社会由于网络的出现,经济的全球化引发了不同类型文化的交流、冲突、碰撞和融合。使图书馆的文化发展更趋复杂,如何实现跨文化优势.就必须要研究图书馆环境、人员、读者的跨文化因素,也为图书馆领导者提出了新挑战,管理者必需具备跨文化的素质才能进行跨文化的管理,这一要求已经具有了时代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2.
洪珊瑚 《内江科技》2007,28(12):43-43,89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以免在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发生“语用错误”,造成“文化休克”。本文通过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分析,强调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文化态度,注意学习相关的跨文化知识,探讨了跨文化知识的传授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骏琳 《科教文汇》2013,(27):43-43,45
“中国式日语”在日常交际中屡见不鲜,克服母语语用负迁移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第二文化的理解,具备足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传统日语教学中常忽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拟对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以期对日语教学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传统行政文化中关于“为官之道”的优秀的行政管理思想对新时期的行政领导仍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吸收利用其营养成分是明智之举。本文从传统行政文化中提取“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以礼为本”、“诚信观”三个方面结合现代行政管理实践的需要,强调了行政领导者的“民本位”、“个人权力”和“诚信为民”,对新时期的行政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宋合义  刘阿娜 《预测》2004,23(5):43-47,60
本文以领导理论研究为基础,以组织文化为因素变量,以领导者绩效为因变量,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检验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组织文化间有效领导者的性格特征的差异,说明了在不同的组织文化中,对有效领导者所需要具备的性格特征的要求是不同的,从而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基于情景的领导素质理论的假设。  相似文献   

6.
半个世纪以来,用科学方法来测试人的才智的标准值的方法是“智商”和“情商”(又称“情感智慧”),智商有统一的标准,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学生成绩单中,都有学生的智商分数。  相似文献   

7.
王琳楠  马越峰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3):115-116,128
近20年来,将情绪智商(简称“情商”)应用到领导力领域已经成为重大的研究课题。本文回顾了情商理论的两种模式,并做了简要的分析;然后论述了情商在提高现代企业领导者的领导力中的应用,对现代企业的领导者提高领导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震救灾凸显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形象。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如同水与流、形与影。传统信任文化裹挟的汹涌民意,在救灾捐赠这个特殊的接骨点上,将民企的社会责任与形象品牌,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民企良心在现代传媒的聚光灯下被一再地展现和拷问。救灾捐赠中民企形象的重塑,应当以人为本,应当注意传统信任文化的影响,应当注意网络捐赠的“策略”,还应当注意“另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国企。  相似文献   

9.
张路 《百科知识》2010,(14):4-7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个人的成功要具备“三商”,即智商、情商和胆商。智商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也可以表现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则是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定势”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效果及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文化定势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提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从态度、知识和技能三方面正确合理地利用和克服文化定势,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咸慧慧 《科教文汇》2009,(26):146-146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工具;文化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基础,不了解语言的文化基础就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该文化的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我们尤其应该重视文化导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秀苗 《科教文汇》2007,(5S):179-179,182
言语行为是研究语用学及其分支学科“对比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和“中介语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国内外学者先后对“称呼、称赞、拒绝、感谢、埋怨、建议、不同意”等言语行为做过专项研究,研究表明英汉言语行为表达方式、雩用意义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探讨英汉言语行为表达形式、语用意义的异同,以及引起语用意义差异的文化误因,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J顿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传统行政文化中关于“为官之道”的优秀的行政管理思想对新时期的行政领导仍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吸收利用其营养成分是明智之举。 本文从传统行政文化中提取“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以礼为本”、“诚信观”三个方面结合现代行政管理实践的需要,强调了行政领导者的“民本位”、 “个人权力”和“诚信为民”,对新时期的行政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民企原罪论"可以休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仰融、杨斌、周正毅等民企富豪出事以来,经济学界泛起一股颇为时髦的“民企原罪论”,许多秉承“魏晋遗风”的学者开始大发议论,一时间,关于民企“第一桶金”来源的考证、中国为什么容易制造富  相似文献   

15.
鲍秋红 《科教文汇》2014,(14):85-86
影片《通天塔》借用圣经故事之名,讲述了生活在当今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年龄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所经历的跨文化交际的故事。本文通过对影片中所反映的不同类型文化的解读和对比,分析了多元文化交锋中"和谐与冲突并存、包容与排斥同在"的状态,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之下,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张玉兰 《科教文汇》2008,(28):238-239
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多元文化并存、互动及融合的局面,跨文化交际时代到来已毋庸置疑,具备一定的中英民族跨文化交际知识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很重要。颜色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只有了解英汉文化知识,掌握两种语言的深层涵义的异同,才能进行有效得体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白烨 《科教文汇》2008,(26):219-219
本文尝试分析合作原则四准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各自倾向性的差异,以“质”与“量”、“关联”与“方式”做探讨,同时对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尤其是中外文化交际中的相互渗透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一提到高智商,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我们人类的专有名词,而其它动物不过都只适用“无脑”、“低能”,根本配不上使用这个字眼。这其实是一种无知和偏见,实际上,许多动物不仅有智商,而且有的动物的智商还高得出乎我们的想像。  相似文献   

19.
虚拟团队跨文化特征分析与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虚拟团队的特点,剖析了虚拟团队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层面、跨文化冲突及诱因;从“差异论”出发,提出了虚拟团队在处理多元文化问题上应当遵循理解文化差异、利用文化差异、利用文化习得性、进行文化整合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培训的策略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把领导看成神,要求他们“公而忘私”,认为他们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忘记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了实现特殊的目标,这种要求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市场经济这一新的环境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领导者树立起新的价值观。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者应具备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