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意义]对数智时代下跨平台用户信息过滤气泡强度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同类内容智能分发平台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有助于平台和用户采取有效措施破除过滤气泡,提升信息多样性。[方法/过程]结合LDA主题模型和信息熵理论,以30746条用户文本评论为样本,测度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平台用户信息过滤气泡强度,比较分析跨平台之间的异同之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两大平台不会导致用户陷入过滤气泡,而是提高了用户信息多样性,且今日头条的提升幅度大于腾讯新闻。此外,两大平台的信息存在互补性,用户复合使用有助于提升信息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识别国内公共图书馆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的内容主题及演化特征.[方法/过程]获取我国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号发布的推文,对阅读推广内容进行界定和选取,运用LDA主题模型实现对阅读推广内容的主题识别、演化和阅读量分析.[结果/结论]发现当前公共图书馆借助微信开展的阅读推广内容主题可分为九大类,涵盖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旨在了解辟谣平台中健康辟谣信息的内容特征和质量现状,并据此优化平台的信息质量,提升辟谣效果。[方法/过程]以“科学辟谣平台”为例,遵循“是什么-怎么样-如何做”的逻辑链条对平台中的健康辟谣信息展开系统分析。首先,采用LDA主题模型挖掘健康辟谣信息的内容主题及演化趋势。之后,结合DISCERN与Michigan Checklist质量评价框架,从归源性、及时性等8个维度评价健康辟谣信息质量,同时利用方差分析探究各内容要素同质量评价结果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优化辟谣平台质量及信息质量的管理措施。[结果/结论]营养价值、食品添加等5个主题是辟谣平台中健康辟谣信息的关注重点,平台信息内容呈现明显的主题演化与强度变化特征。平台中健康辟谣信息质量整体不高,信息质量与内容主题、专家信息、参考文献等要素密切相关。未来,平台可据此提升健康辟谣信息质量,助力营造良好的网络健康信息生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引入经济学的供求理论,以南开大学图书馆和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比较研究为例,分析了决定传统阅读模式的基本因素,得出了传统模式与电子模式之间既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但更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专利技术相关性研究对专利分析、专利管理等意义重大。综述专利技术相关性研究的典型方法,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 在界定专利技术相关性概念的基础上,对专利技术相似性和专利技术互补性的研究方法进行调研、归纳与分析,评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专利技术相似性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基于专利分类、专利引证和文本挖掘3种,且各自有其优势和局限;当前专利技术互补性研究比较薄弱,研究方法有待丰富;专利技术相似性和互补性的协同研究不足;专利技术相关性的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6.
管雨翔  王娟  张鹏 《情报工程》2023,(6):105-116
[目的/意义]研究涉警网络舆情主题特点及网民情感变化,可以为构建良好的警民关系和警察形象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际价值。[方法/过程]获取微博平台涉警网络舆情数据,使用LDA主题模型及TF-IDF算法对网络舆情数据进行主题发现研究,基于Word2Vec模型构建涉警网络舆情领域情感词典,进而对网民情感进行分析。[局限]在案例选取及分析方面不够全面。[结果/结论]通过LDA主题模型及TF-IDF算法可以使主题划分更为明显,基于领域情感词典的情感分析也较为准确,更好地反映出舆情传播过程中热点话题及网民情感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为了深入了解科研众筹平台中的项目情况,本文对科研众筹项目的基本特征、研究主题和不同类型科研众筹项目的属性对比进行研究。[研究设计/方法]首先对科研众筹的起源、价值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梳理;随后爬取了科研众筹平台Experiment的项目信息,并对该平台中科研项目的发起者、背书者、项目记录、所属学科、资助情况等进行特征描述;基于LDA模型对科研众筹项目主题进一步细化,并对不同资金筹集和不同主题分类情况下的科研众筹项目的属性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发现]科研众筹主题主要集中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领域,不同资金筹集达成情况的科研众筹项目在项目背书者数量、信息记录次数和讨论次数上具有显著差异;不同主题的科研众筹项目在其讨论次数上具有显著差异。同时,是否提供视频和是否参与资助挑战在不同资金筹集达成情况和不同主题的科研众筹项目上均具有显著差异。[创新/价值]深入分析了科研众筹平台中项目主题及属性对比情况,对科研众筹平台优化信息审核机制、社交机制和信息展示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金碧漪  许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2):100-105
[目的/意义] 探究不同类型网络社区中健康主题特征分布,促使各网站平台能够更好地提供在线健康信息服务。[方法/过程] 以糖尿病为例,选取来自健康论坛的社会化标签和社会化问答社区的问答记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编码和文本处理的方法,得到八大类主题,并比较两种网络社区中该八大主题分布情况的异同。[结果/结论] 两种网络社区中糖尿病主题冷热分布大体趋于一致。在最为用户所关注的主题上,两类社区各有侧重,分别是“诊断和检查”、“社会生活”。以上探讨和发现对在线健康信息服务质量的提升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识别领域发展路径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方法如专家访谈、引文分析等不能适应文献爆发性增长的现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题变迁的领域发展路径识别方法。[方法/过程]该方法可以自动从Aminer平台获取数据,通过构建关键词-学者矩阵,综合使用KMeans++和谱聚类算法识别出研究主题和相关学者;通过相似度计算实现不同主题之间的关联,最终获得研究领域的发展路径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通过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反映领域研究主题的变迁,有助于研究者快速定位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丰富领域发展路径相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对预印本平台和开放期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梳理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的发展历程,在技术革新和学术交流范式变革的背景下,预印本平台和开放期刊作为开放科学交流方式,正在相互融合,通过合作共赢,形成更加开放、包容、高效的科学交流生态。[方法/过程]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场景下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的协同发展进行研究,包括学科领域内的预印本与开放出版协同发展生态研究、出版社推动的预印本服务生态研究和预印本融入论文数据库生态研究。[结果/结论 ]通过对二者协同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协同发展参与主体具有多样性、合作具有互补性、发展具有稳定性等特征;对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协同发展生态机制提出推进策略:出台相关即时开放政策,推动预印本平台与开放期刊协同发展;融入学术社区与论文“数据库”系统,构建开放学术交流体系;建设国家开放获取基础设施,实现科学共同体学科化运营;遵循国际标准,完善预印本与开放期刊发布发表衔接流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为了能够准确发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有用在线评论,对在线评论按照有用性进行排序,帮助用户进行消费决策。[方法/过程]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结合移动O2O用户在线评论的特点,选取影响移动O2O在线评论有用性的8项指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然后利用定量方法进行指标量化,使用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有用性计算和排序,构建有用性排序模型。最后获取美团商品的在线评论数据进行应用研究,采用与美团原始评论排序结果对比分析的方法,检验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移动O2O在线评论有用性排序模型进行排序,排名靠前的在线评论信息量大,包含产品或服务的维度较多,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为用户消费决策提供更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通过研究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互动行为,了解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特征,帮助企业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法/过程]采用社会网络和语义分析方法,选取汽车行业的3个代表性企业,用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指标分析企业与用户信息互动的转发与被转发行为、关注与被关注行为、评论与被评论行为和互动凝聚性;用语义关键词词频分析信息互动词频,进而通过5个特征属性指标呈现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进行信息互动的行为特征。[结果/结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语义分析方法构建的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互动的行为模型可以作为企业与用户进行信息互动分析的研究框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互动进而提升产品及服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意义]探究在线学习平台从众选择行为形成机理,旨在为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和服务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学生视角,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理清范畴间的作用机制,构建在线学习平台从众选择行为形成机理模型.[结果/结论]感知收益、用户需求、社会影响和信息偶遇直接影响在线学习平台从众选择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Purpose/significance] 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social system, social cul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etc.,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al services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and abroad,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 services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Method/proces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special services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and abroad,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identified the main types of special servic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public libraries through cluster analysis and conducted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reveal the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Result/conclusion]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al servic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public librarie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academic content of the special service of Chinese public libraries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the training of library professional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and further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braries and their users in service process, so as to improve the attrac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special services of the public librar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针对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比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的不同特点,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在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现状展开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识别中外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的主要类型并展开对比分析,揭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结果/结论] 对比中外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的特点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内容的学术性有待提高,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要不断加强,应当进一步重视在服务过程中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以此来不断提升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刘艳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0):21-30
[目的/意义] 在社会化阅读趋势下,将社会化阅读主体的网络身份与图书馆未来数字阅读服务相结合,明确图书馆开展社会化阅读服务的原因,探索社会化阅读平台的构建渠道,以期为未来图书馆阅读服务提供相关建议。[方法/过程] 通过对网络身份的哲学思辨,指出社会化阅读主体网络身份的特点及带来的阅读问题;区分社会化阅读主体在网络空间中数字足迹的类型,并详细论述社会化阅读对阅读环境、读者阅读行为、读者阅读能力的影响。最后,从为何构建社会化阅读、如何构建社会化阅读、如何规避风险问题三个方面提出图书馆构建社会化阅读服务的建议。[结果/结论] 社会化阅读主体网络身份具有真实身份在场缺席与数字身份虚拟在场的特征,"去身体化""匿名性"的网络身份,给予现代读者广阔的话语空间,促使数字足迹的产生与社会化阅读的形成。针对阅读方式的浅表化、阅读思考的懒惰化、信息推送的同质化、信息文本的游戏化等问题,图书馆在未来服务中可以通过在线网站、检索平台、移动阅读APP及第三方软件构建社会化阅读的渠道;可以通过数据聚合进一步优化信息推送;可以通过签订数据使用协议、加强网络发布内容监管、开展线下读书活动、实施数字素养培训、设置信息数量推荐上限规避社会化阅读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图书馆开展线上图书漂流服务可以打破传统服务局限,激活社会上的海量闲置图书资源,解决国内现有图书漂流活动或平台存在的诸多问题。[方法/过程] 对济南市图书馆主导搭建的"书来书往"线上图书漂流平台的产生背景、主体及母平台、功能、使用方法、规则、运行情况、资金支持情况、获奖情况、用户评价等进行详细介绍,分析该平台相对于国内现有图书漂流活动或平台的优势及目前平台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 图书馆开展线上图书漂流服务应在借鉴"书来书往"平台经验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点:实现多入口操作、重视图书可追溯性、提升社交服务、打造全国性品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总结厦门大学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参与管理在线教育平台的实践,探讨疫情之后高校图书馆推进学校教学创新的发展策略。[方法/过程] 统计在线教育平台每年度开设课程、教师和学生数,面向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平台在选课管理、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模式、满意度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监测并分析服务器日志,对平台性能进行持续改进。[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参与在线教育平台的管理与服务,推动图书馆员与教师、学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疫情之下,危机之中亦存在机遇,高校图书馆应与学校相关单位通力合作,提升教学信息化运用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为推进高校教学创新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