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咸小晔  余耀 《阅读》2014,(6):4-8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同学们,你们学过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吗?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经典作品,其中“烟花三月下扬州”更是千古绝句,  相似文献   

2.
未名 《阅读》2012,(12):15-16
十月长假,厚康随妈妈来到了湖北武汉旅游。今天,他们登上了早已向往的黄鹤楼,凭栏远眺,厚康不由地吟诵起《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妈妈在一旁听了之后,说道:"真是一首特别好的送别诗。李白与孟浩然情深似海啊!""妈妈,你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不知道啊!  相似文献   

3.
蒋济故里考     
蒋济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楚国平阿人。明代隆庆与清代雍正《高邮州志》均记载蒋济为高邮人。楚国平阿系指曹魏扬州楚王国及其辖县平阿;两汉至三国时期,广陵及其辖县不属于扬州,高邮也未叫过平阿。因此,蒋济不是高邮人,系今天安徽怀远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主观化对等理论为框架,从主观性识解的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主要维度出发,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种英译本为例,分析译文是否实现了与原文的"主观化对等",发现原文和译文间的识解方式大多一致但也存在转换。  相似文献   

5.
李燕  杨茗 《阅读》2024,(19):10-13
<正>“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自古是风物秀美之地、人文荟萃之城,素来以风光旖旎闻名。三月杨柳、五月琼花、十里春风,成就了古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豪壮梦想。朱自清便是在这有“淮左名都”之称的扬州长大。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但他对扬州眷恋至深,曾写下《我是扬州人》一文。扬州氤氲在空气中的清、秀、丽,给朱自清以无限文思,他用最朴实、最自然的笔墨记录下真真切切的扬州印象。  相似文献   

6.
《史记》卷7《项羽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版,第298页)记载:“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且又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读此段文字,似乎(项)梁被拜为楚王、上柱国,这令人生疑。古代有封王之称,未见有拜谁为王的记载。据此段文字记  相似文献   

7.
文学史上,人们对杜牧常喜以“风流才子”冠之。依据主要有三:其一,他早年在淮南幕府中任掌书记的一段生活。其二,他的《遣怀》诗中的“自白”。其三、他做湖州刺史的原因。本文从这三方面对杜牧“风流才子”形象进行再认识。杜牧的扬州生活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且杜牧扬州生活的主旋律被他表面的浮艳风流所淹没;《遣怀诗》隐藏着一个关心国事的诗人形象;“杜舍人牧湖州”段子,既便本事是实真的,恰恰体现了杜牧对女性人格的充分尊重。  相似文献   

8.
文学史上,人们对杜牧常喜以“风流才子”冠之。依据主要有三:其一,他早年在淮南幕府中任掌书记的一段生活。其二,他的《遣怀》诗中的“自白”。其三、他做湖州刺史的原因。本文从这三方面对杜牧“风流才子”形象进行再认识。杜牧的扬州生活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且杜牧扬州生活的主旋律被他表面的浮艳风流所淹没;《遣怀诗》隐藏着一个关心国事的诗人形象;“杜舍人牧湖州”段子,既便本事是实真的,恰恰体现了杜牧对女性人格的充分尊重。  相似文献   

9.
王士稹曾被尊为词坛“斯道总持”。其领导的广陵词坛在顺康之交掀起了一场空前的词学高潮。但王士稹在入京后却“弃之”,“禁不作词”。转捩的玄机除了词中的易代之思、其自身性格和为官心态之外,还有险恶的政治环境以及词学观念的不合时宜等原因。  相似文献   

10.
臧庸学术境界的提升和他与扬州学派名家的学术交游有着密切关系。其中,臧庸多次受刘台拱关照与举荐,并请为撰序;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曾托臧庸校《小学钩沉》一书;臧庸视焦循为“谈天三友”之一,且为之撰写《焦氏世徳记》;阮元多番邀臧庸校《经籍籑诂》《十三经注疏》等书;凌廷堪以《校礼堂文稿》示臧庸,并属题《校礼图》。关注臧庸与扬州学派的学术交流,对探讨臧庸的学术成就以及扬州学派和常州学者的学术联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砖雕是扬州的传统工艺,也是扬州“八刻”之一,其题材十分广泛,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几乎无所不包,工艺上有别于徽派的繁复、苏派的玲珑,以及广州南方砖雕的细密,演变为多以高浮雕为主。扬州砖雕在长期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受徽派砖雕和北方建筑的直接影响,得益于自身独特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对其进行改造,加之扬州地处南北交界之地,最终促成了扬州砖雕兼容并蓄、融合南北而自成一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作为扬州学派重要成员的朱士端,其学术著作中未刊之稿抄本散藏各地,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扬州市图书馆典藏《齐鲁韩三家诗释》“稿本”和“抄本”两种版本.然“稿本”核其字体、笔迹,实为“抄本”;虽所题“稿本”实为“抄本”,仍具很高的版本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沐曈 《阅读》2024,(Z4):26-29
<正>过年啦!Sally和Jolly来到了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周庄,姑妈邀请他们来品尝地道的淮扬菜(Huaiyang cuisines)。淮扬菜发源于淮安、扬州,是江苏菜系的代表。淮扬菜刀法精细,口味清淡,与鲁菜(Shandong cuisines)、川菜(Sichuan cuisines)、粤菜(Guangdong cuisines)并称“中国四大菜系”。  相似文献   

14.
卢见曾是一位著名的清代官员、学者,他久宦江南,政绩斐然,同时在扬州组织了“红桥俢禊”,名震东南。卢见曾工于诗文,又有心学术,因此诗文作品颇丰。他的作品里充满着江南之思,形成了一种“江南情结”,体现在扬州书写、西域诗歌和《焦山诗》的编选等方面。卢见曾江南情结的形成,和他的仕途与治学、交游、西域遣戍等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黄鹤楼》的精神内涵;勘破世事,深感世事不可为,而试图追仙慕道,逃避现实,而非怀古思乡之作。  相似文献   

16.
嵇康是魏晋时期真正的儒侠,其“尚奇任侠”之精神主要表现在锻铁淬剑、琴棋书画、山林药酒、广陵绝唱等生命实践。嵇康的“尚奇任侠”既与他的个性气质有关,又与他所秉承的越文化之熏陶、所染受的思想文化和所处的时代氛围的影响密不可分。嵇康正直守信、任性自由、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侠之操守和使气任性、傲世不羁、轻死易发、刚肠疾恶的侠之性格真正体现了侠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潘敏雪 《阅读》2011,(Z2):43-44
<正>5月11日,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进入"扬州时刻",以"精致扬州印象"为主题的扬州案例馆正式开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特地请了两天假来到上海,在上海打工的爸爸妈妈也请了假,我们一家人漫步在扬州馆,真是如入仙境。瞧,饱经风霜的东关城门楼,小巧精致的院落,图案精美的花格窗、古朴的马  相似文献   

18.
编制科学合理的扬州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建设"幸福扬州"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文献检索与专家咨询基础上,构建扬州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模型,编制扬州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通过计算470个样本的Cronbach'sα系数、折半信度系数检验量表的信度,运用因子分析法检验量表的效度。检验结果表明,扬州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包括5个维度25个项目,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性能。  相似文献   

19.
徐芳 《阅读》2014,(39):30-31
<正>同学们,如果你们沿着古运河进入扬州,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雄伟壮观的文峰塔。只见它直入云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登上塔顶眺望,古运河及扬州风光尽收眼底。文峰塔是水陆交通进出扬州的标志,也是省级文物。文峰塔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古运河畔,始建于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相传是为镇住扬州之文风,使学子在科举场上出头而得名。  相似文献   

20.
鉴真作为中日交流的使者,扬州人民的骄傲,已成为扬州重要的文化符号。本文从城市名片的基本条件入手,立足新时代,提出重新认识鉴真作为扬州城市文化名片必选文化符号的必要性,致力新开拓,提出打造鉴真文化名片的举措:挖掘鉴真文化内涵,深刻认识鉴真的价值;保护鉴真文化资源,开启新时代宣传新篇章;彰显鉴真文化的时代意义,为扬州发展国际旅游开拓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