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陶器纹饰的考察,分别列举了彩陶纹饰、原始青瓷纹饰、秦砖汉瓦、唐三彩纹饰、宋代五大名窑的纹饰、元代青花纹饰、明成化年间斗彩纹饰、清雍正粉彩纹饰,这些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纹饰。将这些纹饰的特点与书画艺术的特征相比较,来揭示原始的陶器纹饰是中国书画艺术的源头之一,探讨在漫长的历史中,当书画成熟后又是怎样反作用于陶瓷纹饰,以书画艺术的审美观念来影响陶瓷纹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海南 《阅读》2023,(46):4-6
<正>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早在公元前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陶器。到了距今约2000年前的东汉时期,成熟的瓷器也登上了历史舞台。现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更多新型陶瓷材料以其高韧性、高抗弯强度、高耐磨性、突出的隔热性能、接近钢的热膨胀系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让我们来认识一些陶瓷家族中的“新成员”吧!通常情况下,陶瓷不导电,是良好的绝缘体。但是,当某些氧化物陶瓷加热时,处于原子外层的电子可以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能够克服原子核对它的吸引力,成为可以自由运动的电子。这种陶瓷就变成导电陶瓷。  相似文献   

3.
秋天的树     
蔡韫奇 《阅读》2023,(68):24-25
<正>杏树说,秋天是黄色的;松树说,秋天是绿色的;枫树说,秋天是红色的;而那被落叶装扮的大地说,秋天是绚丽多彩的。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一些美丽的“树”来装点书桌吧!  相似文献   

4.
肖复兴 《阅读》2023,(Z7):53-54
<正>一“正欲清言闻客至,偶思小饮报花开。”这是放翁的一联诗。很多年前读到它,很喜欢,一下子记住,至今未忘。“偶思小饮报花开”,是想象中的境界,正要举杯小酌,花就开了,哪儿这么巧?这不过是文学笔法,诗意渲染而已。但是,正想能有个人一起聊聊天的时候,这个人如期而至,这种情况尽管不常有,总还是会出现。过去有句老话叫做“说曹操,曹操到”,也有这层意思,只是没有这句诗雅致。而且,说曹操,可能只是一时说起,并没有想和曹操有交谈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漫话谜语     
谜语是文学百花园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品种。这朵文学之花,长期以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深为人们所喜爱。《说文解字》解释“谜”字时说:“谜,隐语也,从言迷,迷亦声。”意思是说“谜”是一种“隐语”,由“言”和“迷”组成,“迷”也是它的读音。所谓“隐语”,是说它对事物不作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隐喻和暗示去表现,让人们依据隐喻和暗示所提供的线索,经过联想和思考猜出本来的事物。谜语的特点正是这样。谜语由“谜面”、“谜底”和“谜扣”三部分构成。“谜面”是“喻体”,它是巧妙地隐喻着“本体”的短谣或韵语;“谜底”是“本体”,它是“谜面”实际所指的事  相似文献   

6.
从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的范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相继经历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四种文明形态,对应着无色(虚无)发展、黄色发展、黑色发展、绿色发展四种发展范式。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下以低消耗、低排放与高效率为特质的新型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面对全球经济危机、资源短缺危机和环境气候危机的必然选择。从黑色发展范式到绿色发展范式的转换,需要实现“五位一体”的转型:发展主体由“单一理性经济人”向“双重理性经济人”转型;发展目标导向由“只注重经济发展数量,不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向“优先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同时兼顾经济发展数量”转型,发展模式由“低成本竞争、高资源环境代价”向“高成本竞争、低资源环境代价”转型,发展过程由“线性强物质化过程”向“非线性弱物质化过程”转型,发展路径由“黑色工业化、黑色城市化与黑色现代化”向“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与绿色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第一、帮助表达文意量词是以汉语为代表的汉藏语的特有词类,印欧语里没有。如汉语说的“一本书”、“两块黑板”、“三支钢笔”,如果译成英语、法语和俄语,就是这样的: a book two blacboards three pens un livre deux tableaus troois stylos 一书两黑板三钢笔仅从这三个词组看,印欧语里不用量词,词组的基本意思不受影响;即使是汉语,如把量词去掉,最多念起来听起来不顺当,感觉到不符合汉语表达的习惯,而词组的基本意思也不会受到影响。照此说来,似乎量词无关紧要,可有可无。这种认识对不对呢?  相似文献   

8.
“说”属多音多意字。据考证,“说”字从古至今有四种读音,表示11个方面的不同意思。在现实教学和生活实践中,“说”字第一种读音运用较为广泛;第二种读音运用频率较低,且易与第一种读音相混淆;第三、四种读音基本消失,只能在古汉语中见到,现将“说”字的四种读音和11个方面的音解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伟 《阅读》2009,(6):42-43
英语里的“to”是介词,表示方向、时间,“朝…方向;向;往;到”等。它是一个干变万化的单词,与不同的单词搭配表示不同的意思。意思往往要根据与其所搭配的单词来确定。  相似文献   

10.
使动用法,是文言语法特点之一。所谓“使动”,就是动词对于它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含有“使他(它)怎么样”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动作(有时主语承前省略)。含有这种用法的句子,叫做使动句。 使动句中的使动用法,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句法结构表达兼语式的内容,其基本结构形式是:  相似文献   

11.
王力先生曾说,掌握了古汉语词汇就等于掌握了古代汉语。事实的确如此。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汉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词汇演变与发展不仅最快,而且也最明显。而其语法结构和语音发展变化则相对稳定,又易于理解,跟现代汉语有较多相似的地方。因此说,古代汉语词汇的掌握就显得异常重要。除了古今演变巨大外,它还有零散琐碎,不易记忆掌握等特点。例如“羹”字,在古代汉语中,它一般是释作“带汁的内”,《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有句话:“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羹”字词义就是上面的含义。对照上文还有“公赐之食。食舍肉”一句,就更能体会到它的本义。又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的语句,这是刘邦厚颜无耻的答语,其中“羹”字的含义仍是“带汁的肉”,并非现代汉语“羹汤”的意思。另外,“杯”也不能解释为杯子,应该释为“盘子”的意思,否则,就会显得刘邦不那样狠毒。  相似文献   

12.
古人说:“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这就要求同学们作文时要别出心裁,有创意。所谓有创意即有创立新意或创造性的见解意境的意思。它是托着人类理想飞翔的翅膀,没有人类的不断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更没有丰富多彩的世界。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  相似文献   

13.
的 《说文》中“的”作“(日勺)”,日部云:“(日勺),明也。从日,勺声。《易》曰:‘为(日勺)颡’。”关于字形,段玉裁说:“(日勺)者,白之明也,故俗字作的。” “的”的本义为白色的,又有鲜明、明亮的意思,读di。例如: 《易·说卦》:“震为雷,……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马廾)(zhu)足、为作足、为的颡。”——震卦是雷,……表现在马方面,是喜欢叫、是左脚白、是脚步快、是白额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商君书》的《徕民》篇有这样一段意思,即本篇的作者向秦王献策说,只要秦国用免租免役和给以田宅的办法招徕韩、赵、魏的人民,那末,“山东之民无不西者矣”。在看到的一些《商君书》注释本中,对于这个“山东”的注释,都欠妥当。一般的注释,都认为这里的“山东”是指殽山以东或华山以东。这两种注释,前一种,从地理位置上说是对的,但没有说明其政治意义,后一种,不管从哪方面说都是不正确的。战国时期的“山东”,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殽山以东的地方;其二,是对主张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上,瑞华实验小学六三班的同学正在跟随着晋老师一起去寻找“最大的麦穗”。他们由寻找麦穗引发出许多感言———莫丹:在麦地中寻找最大的麦穗,其实就是在人生中把握住最好的机会。弟子们在麦地中行走的过程其实就是暗示了人生的旅程,课文里说了“只许进不许退”,而人的一生也是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叶涛:其实人生中能寻找到最大的麦穗还是比较难的,即使机会来了,你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我觉得“颗粒饱满”的麦穗在生活中倒是挺多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面临着许多成功的机会,关键的是能否抓住它。王笑航:机会来了,就得不失时机地抓住…  相似文献   

16.
“选题”,是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基础和起点,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所谓“选题”,就是选择研究的问题。它基本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确定研究方向;二是界定研究范围;三是选择研究的具体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选定一个有意义、有价值、可操作的问题,对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和最终成果的取得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颜色呈现的方式,测试了46名硕士研究生对颜色刺激的温度感和联想到的词汇的反应,运用编码系统对词汇进行编码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暖色的温度感是45.68°,冷色是29.44°,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2)暖色的三种颜色的温度感分别为红色58.63°,橙色40.72°,黄色38.2°,其中红色温度感显著高于其它两种颜色;3)冷色的三种颜色的温度感分别是蓝色27.95°,紫色28.86°,绿色31.5°,蓝色温度感显著低于绿色;4)在对运动员进行情绪调节时,使用颜色调节应小心慎重.既要考虑颜色的温度感,又要考虑颜色的情绪极性.可能红色比橙色和黄色更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情绪兴奋性;而蓝色和绿色对运动员兴奋性的降低可能优于紫色.  相似文献   

18.
孙亚敏 《阅读》2012,(12):4-5
离开我家屋子不远,真的不远,大约一百步就到,有一个图书馆。称为图书馆,其实不过是个图书室。一个房间而已。四周摆着书架,也并不高高直达天花板,只让我稍稍踮脚罢了。它的门前,是圆形的花圃,种着红色、黄色的美人蕉,在夏日火热绽放出明媚与娇艳。  相似文献   

19.
浅谈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与教学内容紧贴的小实验,通过实验来诱导学生步入最佳思维境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谈谈用实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积极性所起的作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由于历年来各方面的原因(包括旧教材要求过高),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形成“物理难学”这一观念,就初二学生来讲,他们刚刚接触物理,就产生畏难情绪,而这种情绪对初学者是十分不利的,必须消除.而采用几个简单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一种较好的手段.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讲好引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学,感到有意思,进而到“我要学”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盘,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首先问学生如果旋转起来会出现什么颜色?学生回答“很美丽的各种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等等,然后给学生演示,结果出现了白色,学生大吃一惊,接着问“为什么”,这里不宜给出原因,只说随着今后物理知识的学习,这个原因大家会清楚的,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改变学生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这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是很重要的.第二,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与和谐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和谐理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可以因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别,有一种认识把它归结为“仇必仇到底”的斗争哲学,另一种认识把它归结为“仇必和而解”的和谐理论;还有一种认识,仅就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来说,认为有“和而解”,也有“裂而解”或“灭而解”,归结为“反有多式演,演有多样解”。其实,马克思认为辩证法的实质应该包括“共存”、“斗争”、“融合”三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