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艳芳 《文教资料》2008,(30):188-190
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山西运城学院129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大学生学习动机内容的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物质追求、求知进取、小群体取向、个人成就、社会取向、害怕失败:34.11%的大学生学习动机有少许问题,65.12%的大学生学习动机有一定问题和困扰,0.77%的大学生学习动机有严重问题:大学生在求知进取和小群体取向上性别差异显著,男生显著地高于女生;大学生在求知进取上年级差异显著,在个人成就上年级差异极其显著,且三年级学生高于二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19世纪中后期现代心理学的创立,动机理论逐渐走向多元化和成熟化,出现了各种流派。在动机问题的研究中,学习动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特别是社会认知取向的学习动机研究成为了热点。在我国,学习动机问题也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较多关注,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学习动机,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内容、种类及其作用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史琼 《教师》2011,(11):124-125
随着19世纪中后期现代心理学的创立,动机理论逐渐走向多元化和成熟化,出现了各种流派。在动机问题的研究中,学习动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特别是社会认知取向的学习动机研究成为了热点。在我国,学习动机问题也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较多关注,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学习动机,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内容、种类及其作用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采用黄希庭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对6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总体水平及其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表明:大学生六种学习动机的强度依次为物质追求、求知进取、集体取向、个人成就、他人取向和害怕失败;女生的求知进取、集体取向动机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大四学生在求知进取、集体取向、物质追求、他人取向与害怕失败上与其他年级有显著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现状,采用黄希庭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对某高校3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城镇贫困大学生比农村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小群体取向;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个人成就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最强,大三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最弱;是否为独生子女和贫困程度在学习动机的各维度方面无显著差异。由此得出结论,贫困大学生学习动机与非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存在差异,而且城镇贫困大学生比农村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小群体取向,大四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最强。  相似文献   

6.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推动力,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研究者对学习动机研究角度各有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结果。与大学生相比,中学生学习动机较为现实。通过对有关中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结果分析,总结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指出学习动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和二语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动机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国内学者和教师已经通过调查和实验对中国大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情况进行了研究.结合动机理论和大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学英语课堂中任务设计的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习动机是二语习得中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可变性受到了中外研究者和教师的广泛关注.对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社会心理学和主流动机心理学.经典的语言学习社会心理研究认为学习动机或取向主要有两大类: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  相似文献   

9.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推动力,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研究者对学习动机研究角度各有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结果.与大学生相比,中学生学习动机较为现实.通过对有关中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结果分析,总结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指出学习动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
童凯 《华章》2013,(16)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指激励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1]。在心理学研究中,对于学习动机的研究并是一个新论题,依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适度的学习动机会增强学习的效果,而过强或过弱的学习动机都不利于学习的效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2008年经济危机尚未复苏,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是否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呢?本研究根据以往的国内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自编了新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对吉林师大601名大学生施测,以研究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以期对高校的大学生培养机制和就业辅导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学习动机问卷调查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动机在性别和专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与传统心理学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取向相反,它倡导心理学应以积极为研究取向,主张关注人内在的积极品质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从而达到人的身心健康。积极心理学理论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文章在探讨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压力的基础上,探索高校辅导员应如何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来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学生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26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比了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取向及学习策略使用水平的差异,并就英语学习动机和策略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地方院校W大学1 901名大学生随机调查,研究工具是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和诊断自测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六个因素中求知进取和社会取向得分最高;同时在性别、班委、独生子女、生源地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增加大学生的学生动机,可以从教学方法、生涯规划、校级校规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大学生自我决定效能的高低与其体育兴趣、运动参与体验、体育需求、健康认知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应用自我决定理论,并结合体育心理学的方法,来加大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本文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视角,从心理学的维度展开关于体育学习动机与运动特质塑造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陈诗卉  兰亚果 《教师》2013,(23):24-25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现代开放社会的重要手段,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对学习具有启动、维持及定向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湖南省长沙市部分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结果显示自我教育与学习动机之间有显著正相关;自我教育与学习动机内部分维度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和利他取向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学习动机与自我教育内部分维度自我认识、自信和自控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关乎大学生的学业和事业发展。积极心理学从一个新颖、独特的研究角度出发,把控和提倡心理学的取向趋于积极,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和谐发展和健康幸福。通过对大学生内心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剖析,运用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理论,探索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运用心理学层面理论研究方法,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动机量表进行验证性分析,在理论上将英语学习动机层面划分为三个元素:情感、目标定向和期望.结果表明: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将空间划分为三个楔形区域;动机层面区域系数为0.706.  相似文献   

18.
考查当代大学生心理科学素养状况,为大学公共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采用《心理科学素养问卷》对心理学专业与非心理学专业的63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专业大学生心理科学素养整体水平高于非专业大学生;非专业大学生心理科学素养状况有一定差异性;在一些心理学观点的理解上,专业与非专业大学生存在错误认识。提出今后公共心理学教学应加强心理科学观教育、扩大大学生应用心理学技术的范围、增加大学生获取心理学知识的渠道、提高大学生学习动机等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积极心理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一门科学,它倡导心理学以积极为研究取向,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之一。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文章在探讨近年来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校辅导员应如何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我国大学生心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动机与策略、恋爱与性心理、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心理、择业心理、人格发展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丰富的成果。同时对近几年特别突出的贫困大学生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大学生自杀现象等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做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