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社交媒体用户的碎片化信息痕迹为刻画在线社交活动中的用户画像并揭示其信 息传播行为提供了依据。【方法/过程】通过对微博、QQ群、天涯论坛、人人网等社交平台的深入挖掘,构建了在线社 交活动中的用户画像模型,并对其信息传播行为的时间统计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社 交媒体用户的发布行为中,时间间隔服从重尾分布,其活跃程度与幂指数正相关,与时间间隔宽度负相关;而时间 间隔的重新标度方法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不同活跃程度个体所造成的影响;在交互行为中,时间间隔服从重尾 分布,可用幂指数近似刻画,交互行为表现出“强阵发”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预测性。  相似文献   

2.
王帅 《情报科学》2022,40(6):98-107
【 目的/意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面向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画像与分群,有助于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为 拓宽互联网疫情风险感知渠道作出贡献。【方法/过程】以“COVID-19”为例,结合社区数据特点从用户基本特征、 用户兴趣主题、情感倾向、用户问诊需求和用户交互网络角色五个角度出发构建画像标签并利用DBSCAN聚类实 现画像,根据画像结果呈现用户概貌;利用 AP算法在画像基础上实现用户分群,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找到最具疫情 风险发现价值的用户类群。【结果/结论】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模型能够有效生成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画像, 画像可以对社区用户进行概括、映射用户原貌;分群结果呈现出5类社区用户群:患者、疑似患者、医师、奉献者和社 区管理员;社会网络分析表明最具疫情风险发现价值的用户群体为疑似患者和奉献者。【创新/局限】实例分析数据 量尚达不到“大数据”标准,画像构建粒度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探究学术社交网络用户使用动机与行为的投射关系,从行为数据中反推使用动机并基于动机 构建群体画像,为平台定位用户群体、挖掘需求偏好提供指导。【方法/过程】首先剖析学术社交网络用户使用动机 的投射过程,明确动机类型及不同动机下行为的投射表达;然后设计用户使用动机画像的总体流程,最后以小木虫 社区为例,采集相应的行为数据进行动机画像的实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样本可划分为五类群体,通过类 簇中心与平均用户的对比可从动机视角概括出群体特征标签,解读出用户使用动机及需求偏好。【创新/局限】在变 革用户使用动机的获取方式、发挥动机研究对运营实践指导作用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尝试,但在细粒度行为数据采 集及不同领域对比分析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赵文军  任剑 《情报科学》2017,35(8):72-78
【目的/意义】从认知维度、社会维度以及情感维度三个层面分析移动阅读用户的心理特征,揭示移动阅读 服务持续使用意愿的发生机理。【方法/过程】借鉴刺激-机体-反应(S-O-R Model)模型,构建移动阅读服务持续 使用意向的因果模型,通过对37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采取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中各变量之 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是移动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重要因素,信息交互质量、 系统交互质量对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情感依恋不仅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向,还对感知有 用性和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人际交互质量显著正向影响感知社交性,但感知社交性对有用性感知、满意度以及持 续使用意向的作用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近年来,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用户使用率不断下降,意味着平台用户生成内容行为的减少,这无 疑对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有必要从社交媒体平台独特的互动性技术特征出发去探究用户生 成内容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以用户感知互动性为研究切入点,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价值理论,提出用户感知 互动性、感知价值和用户生成内容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法与Smart PLS 进行数据分析与模型验 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交媒体情境下用户的感知活动性显著影响用户对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价值感 知、自我呈现以及社会认同的满足程度,最终显著促进用户的内容生成行为。  相似文献   

6.
过仕明 《情报科学》2019,37(12):11-18
【目的/意义】通过用户画像和场景五力等相关理论,构建数字图书馆用户画像,揭示不同群体用户的行为 需求,并对其场景进行了重构,为数字图书馆更好发展提供了服务和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不同群体用户行为 的分析,构建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画像,并结合场景理论构建了数字图书馆场景重构模型。【结果/结论】基于用户画 像和场景五力的理论,能够清晰的反应出不同群体用户的行为需求,挖掘出不同群体用户的潜在服务特征,从而实 现用户画像的精准刻画,依据不同群体用户的潜在服务特征,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符合用户行为特点的服务场景, 进而达到提升数 字图书馆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供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错失焦虑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标签,构建社交媒体错失焦虑用户画像模型并 进行描述分析,有助于丰富用户画像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研究内容,为深入探究社交媒体用户错失焦虑发展态势 提供指导。【方法/过程】通过质性访谈收集文本资料,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提取原因要素标签,从情感特征和行为特 征提取结果要素标签,在因果关联视域下构建社交媒体错失焦虑用户画像模型。【结果/结论】构建的社交媒体 FoMO用户画像模型能够有效阐明各标签要素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确立社交媒体环境下错失焦虑用户画像模型 体系,为社交媒体错失焦虑现象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用户画像标签类型解释。【创新/局限】本研究只选取微信平台 对社交媒体 FoMO 用户画像进行模型构建,未对多平台 FoMO 用户画像进行实证分析的比较研究,因此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但这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大勇  孙晓晨 《情报科学》2018,36(2):95-100
【目的/意义】研究社交网络用户信息贡献行为,有利于揭示用户线上行为活动规律,并促进社交媒体健康 有序发展。【方法/过程】分析社交网络信息贡献行为的概念、类型和特征;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和用户线上行为数据 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用户属性、网络信任与用户信息贡献行为的相关性。【结果/结论】性别、年龄、性格、信息质 量、风险安全、声誉地位和感知相似性对用户自我揭露行为和发布、评论与转发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雪峰 《情报科学》2019,37(12):98-104
【目的/意义】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和信息服务的功能,是现代信息知识传播的关键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量成 指数爆炸式增长,信息的种类和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传统图书馆的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用户画像和超级IP 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对智慧图书馆的场景进行构建,从而为智慧图书馆的更好发展献计献策。【方法/过程】通过用户画像的相 关理论,对智慧图书馆的群体进行划分,从而对不同用户的行为需求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并分析每一类用户群体的典型特征, 实现用户画像的精准刻画。【结果/结论】基于超级IP和用户画像的理论,能够清晰明了的揭示不同群体用户的特征,对群体用 户的行为进行可视化呈现,并基于用户的行为提供更加符合特征的场景,从而进一步提升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用户画像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美琦  陈烨  张瑞 《情报科学》2019,37(4):171-177
【目的/意义】梳理当前国内外用户画像的研究现状,旨在对用户画像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 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分别对用户画像的内涵、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和应用价值三部分展开述 评。其中基于主体将研究内容分为单个用户画像和群体用户画像研究,其次根据用户画像的构建流程梳理技术方 法,并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总结研究应用价值。【结果/结论】用户画像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未来研究 应着重突破“用户”束缚,在精准场景方面加以延伸和创新;在强化数据来源和数据质量的基础上对相关数据挖掘 方法加以拓展和改进;更加有效地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从而构建更加多元、更加精准的用户画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提高社交招聘网站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意愿和习惯。【方法/过程】了解社交招聘网站的概念 和分类,在社交招聘网站信息传播过程中揭示用户信息发布和接受意愿对共享行为的积极作用。基于技术接受模 型,结合需求层次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等,选取社会身份、社交需求、经济情况、自我实现、隐私保障、身份确认和个 性化作为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经济情况、自我实现以及个性化对用户的感知可信性有显著影 响,社交需求、自我实现和个性化用户感知可用性有显著影响,用户的感知可信性与感知可用性对用户的信息接受 意愿和信息发布意愿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孙挺 《情报科学》2023,(10):148-154
【目的/意义】建立社会化阅读行为数据评价指标体系,对用户的阅读行为和社交行为的表征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为社会化阅读平台或APP对用户分类发展、稳定用户群体提出建议。【方法/过程】将微信读书APP用户作为研究对象,从阅读和社交两个维度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集用户行为数据,利用突变级数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结论】阅读时长是阅读行为维度下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社交行为维度下粉丝点赞量和粉丝关注数的权重值略高于用户评论数,平台或APP应重视用户个体的影响力作用;根据综合评价值对微信读书用户排名,依据阅读、社交行为归一化数据将样本分为核心型、社交型、成长型(边缘型)、阅读型(内隐型)用户四种类型。【创新/局限】用户使用行为表现复杂多变,其行为特征研究还需结合静态、动态行为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吕美娇  李青青 《情报科学》2022,40(6):141-148
【目的/意义】解析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交互过程,识别用户交互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管理者优 化用户体验,提高社区知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社会化问答社区信息生态链模型,利用问卷 调查法和访谈法,从交互主体、交互内容、交互平台以及交互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用户知识交互行为影响因素体 系,并运用DEMATEL方法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结论】根据各因素的关联作用分析,表明了体验感知、 社区氛围、自我效能、价值认知、知识质量是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交互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为社区发 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创新/局限】本文利用 DEMATEL 方法系统全面地分析了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交互行为影响 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影响用户知识交互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社区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但研究数据存 在主观性,且缺乏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4.
张大勇  景东  卜巍 《情报科学》2019,37(2):83-88
【目的/意义】在于探索微信用户分享行为时空特征,为揭示用户间信息分享轨迹和社交网络结构的演化规 律提供借鉴。【方法/过程】由于微信对线上数据技术采集的限制,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 分析用户行为规律和行为特征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融合多源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实现 了247711条微信用户分享数据的特征提取。【结果/结论】微信用户对微信具有较高的依赖度,分享与阅读之间的间 隔时间分布具有强阵发性,而且微信中分享内容被转发的路径长度远远高于以微博为代表的综合类社交应用。  相似文献   

15.
彭丽徽  李贺  张艳丰  洪闯 《情报科学》2018,36(9):96-102
【目的/意义】针对用户隐私安全对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意愿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利于帮助企业或相关组 织从用户隐私角度改进社交媒体工具的业务及公共服务。【方法/过程】基于“感知-情感-行为意愿”研究范式,结合 隐私计算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以及过程激励理论内容构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 【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社交媒体倦怠的形成过程中用户的社交媒体态度起到关键的中介作用,而隐私关 注是社交媒体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隐私关注的过程中信息保护与隐私披露行为共同作用,感知风险与感知收益 相互博弈,用户态度到行为意向的过程中,过程激励起到微弱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利用用户画像以及个性化推荐算法实现智慧图书馆中的图书推荐。【方法/过程】从构建智慧 图书馆用户画像的自然属性、兴趣属性、社交属性三个数据维度出发,借助相似度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不同维度读者 和图书的相似度,实现基于相似读者和相似图书的虚拟图书推荐,阐述了借助智慧图书馆的先进技术实现基于位 置的实体图书推荐。【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将用户画像用于智慧图书馆图书推荐可提升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能 力,针对读者实现精准推荐。【创新/局限】基于用户画像的图书推荐从多个维度进行组合推荐,实现了智慧图书馆 虚拟图书和实体图书的个性化推荐,提高了推荐质量,为提升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局限 在于选取的读者以及图书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目前舆情情感演化研究大多是基于主题的方法来进行情感演化分析且重点均集中在从文本 本身提取的信息上,对在社交媒体中影响情感分析的用户特征缺乏考虑。【方法/过程】本文充分考虑网络用户信息 特征,构建融合用户特征的舆情情感演化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用户注意力机制的情感分析模型(U-BiLSTM),并以 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例分析舆情情感演化过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U-BiLSTM情感分析模型具有一定的 优越性,F1值和准确率能达到97.08%和95.19%。【创新/局限】研究提出的融合用户注意力机制的情感分析模型能够 使舆情情感演化分析具有一定的可解释性,有效揭示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网民的情感演化趋势,但由于时间 和设备条件的限制,仅采用单一数据源未考虑数据的多源性,研究的数据集不够充分且研究角度仅考虑时间维度 忽略了空间维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为进一步完善个性化微阅读推荐模型,丰富个性化微阅读推荐的理论体系以及拓展个性化 微阅读推荐的研究方法。【方法/过程】首先探讨基于用户认知的个性化微阅读推荐模型的研究框架,然后从“人 ——用户”到“需求——偏好”再到“系统——推荐”三个层面入手,提出从微阅读用户画像建模、微阅读用户偏好提 取及匹配以及个性化微阅读自适应推荐模型构建三个方面开展研究,最终形成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微阅读自适应 推荐模型。【结果/结论】通过借鉴用户认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将移动用户微阅读的情境感知、社交网络和情 感体验进行融合构建用户画像并且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微阅读自适应信息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科研机构是科研创新的核心参与主体,在学科划分基础上对其学术社交网络的利用规律的分 析,有助于揭示科研机构进行网络学术交互的学科差异特征,并指导科研机构用户依据学科特征合理利用学术社 交网络。【方法/过程】本文选取中国科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用户学科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学术社交网络 ResearchGate(RG)和Academia.edu(Academia)的用户行为数据,从用户分布、交互关系、成果分享和主题关注四个 方面归纳不同学科用户的利用行为差异。【结果/结论】数理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的科研机构用户能积极且有 效利用学术社交网络,化学科学、信息科学的用户参与意愿强烈但利用情况不够理想,工程与材料科学、管理科学、 医学科学的用户目前参与人次较少但仍具潜力。  相似文献   

20.
金帅岐  李贺  沈旺  代旺 《情报科学》2020,38(6):53-61
【目的/意义】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完善与优化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过程】以信息搜寻行为理论为指导, 借助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三元交互模型,构建以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为维度的三元交互模型,以 健康素养、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自我效能、情绪智力、信息检索能力、感觉迷失、健康焦虑这九个因 素作为变量,应用结构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健康素养、感知易用性、自我效能、感觉迷失会影响用户 对健康信息搜寻的行为。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对用户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结论和实证依 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研究结论对相关政府舆情研究部门、健康信息机构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