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前沿是在一门学科领域中研究者最热衷、最新的研究主题.运用时间线和地形式可视化图谱方法进行研究前沿的确定和描绘,由原来的二维时间线图谱扩展至三维动态地形式图谱,为研究前沿的发展趋势绘制更加清晰可视化并具有动态性的知识图谱.以一份科学传播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杂志1994~2007年的数据为例,对科学传播的研究前沿进行了可视化地梳理和描述,绘制出时间线和地形式可视化图谱,试图随着时间变化来演示科学传播领域研究前沿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发展趋势,为技术预测和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采用个案研究和内容分析法,以《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杂志》《中华医学会杂志(英文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刊文为例,了解国内外医学期刊科学可视化设计的现状与规律.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外医学期刊都注重数据可视化,强调可视化设计的具象表达.国外医学期刊比国内医学期刊可视化形式更多样化,在医学知识可视化设计与科普上积累了较多经验.国内医学期刊应重视科学可视化设计,提高可视化设计的审美性,探索丰富多样的科学可视化表现形式;作者、期刊社可以加强与专业设计师或设计科系的合作,提升医学研究与期刊的可视化设计能力,在科学可视化设计中探索与AR、VR等新技术融合出版形态.  相似文献   

3.
信息可视化在数字图书馆中应用浅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信息可视化是从科学可视化、数据可视化逐步发展起来的,信息可视化由结构化、显示空间化和人机交互界面三部分组成,将信息可视化技术引入到数字图书馆领域,解决信息需求与服务的个性化,信息提供的个性化等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可视化在一定程度上尝试解决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信息可视化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初步应用:信息检索过程可视化、信息检索结果可视化和映射知识领域可视化。  相似文献   

4.
信息可视化在信息管理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信息可视化技术是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新成果之一。科学数据的可视化起步较早,文本数据的可视化也发展很快。为促使人们加速开发和利用可视化技术.把信息管理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本文对此作了简明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科学前沿迁移规律研究是科学计量学研究的热点主题,能够体现不同时期科学家关注点以及科学研究侧重点的动态变化。基于引文、主题词、网络和离群数据的科学前沿迁移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引文分析、时序分析和网络分析四类科学前沿迁移研究工具,比较时间线可视化、科学地图可视化、Histcite引文编年可视化、知识领域可视化和VxInsight可视化技术,阐明科学前沿迁移研究的可视化、载体迁移、低频现现象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评价信息可视化技术的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可视化技术是情报学研究的新领域。随着其理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具体技术。它们在形式上有很大不同,在应用目的和表现方法上也各有侧重,如何对它们进行综合的科学评价,成为推广已有技术和开发新技术的关键。本文从信息可视化的本质出发,给出了一个评价信息可视化技术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视化的作者同被引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宋丽萍  徐引篪 《情报学报》2005,24(2):193-198
自 198 1年作者同被引技术 (ACA)开发以来 ,作为一种揭示科学结构行之有效的方法 ,被学术界认可并广为采用 ,但烦琐的程序、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发展。信息可视化浪潮为ACA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本文重点阐述了将信息可视化技术用于作者同被引分析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张延彬 《大观周刊》2011,(48):192-192
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呢?加强学生科学意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意识,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SGI230可视化工作站以显著的低价格提供专业的图形性能。由于能向客户在可视化方面提供无可比拟的技术、创作及科学工具,SGI230工作站把先进的Intel架构与SGI卓越的可视化子系统结合在一起,在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为图形应用确立了一个新的标准。作为SGI可视化工作站系列的入门级系统,这种230工作站具有引人注目的可靠性、灵活性及难以置信的性能价格比。在数字内容创作、MCAD/MCAE、科学技术可视化及EDA市场上,能像230工作站这样把高性能的图形和计算能力结合在一起是前…  相似文献   

10.
SGI掀起可视化计算新革命高带宽S2MP可伸缩性体系结构利用并行图形渲染技术,在低价位情况下实现了性能的大飞跃。1996年10月7日SGI公司在加利福尼亚MOUNTAINVIEW发布Onyx2产品系列的同时,推出了新一代可视化超级计算技术。Onyx2...  相似文献   

11.
厂商掠影     
近日,SGI召开了关于高性能计算/可视化计算的记者招待会。SGI高级副总裁、首席科技长官Forest Baskett先生出席会议并作了报告。 高性能计算机(HPC)的特点是CPU多、计算性能强、体系结构先进以及能并行处理。HPC应用范围已从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库、网络应用以及可视化计算。可视化计算是当今计算机应用的最高阶段。  相似文献   

12.
大部分有用的数字信息与地球上的地点和区域相联系。针对数字图书馆的传统可视化界面没有被设计成用来处理数据的独一无二的地理空间特征,也没有更好地利用地理参考信息的特点并将其作为浏览和检索信息的机制,本文阐明了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界面的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了多媒体地理空间文献空间有效可视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列举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回顾针对集成文献可视化(在信息科学领域得到发展)与地理可视化技术(在地理空间信息学科领域得到发展)的若干尝试,以支持科学的信息获取和决策。作者得出了一组空间认知原则,它们影响了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界面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7,(1):64-69
2016年"两会"报道中,动画短视频成为一种新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形式。动画短视频有什么优势?它能否成为数据新闻的成熟可视化形式?弄清以上问题,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数据新闻的理解,把握数据新闻的发展趋势。基于2016年"两会"数据新闻报道中的动画短视频作品,本文对数据新闻三种可视化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动画短视频的出现是数据新闻和"两会"报道的进步,也是中国数据新闻发展的特色;但交互性不足,使其还不能成为数据新闻的成熟可视化形式。  相似文献   

14.
信息可视化的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近年来信息可视化国际会议的主题以及当前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出信息可视化的4个发展趋势,即以结构为中心的可视化研究范式向潜在现象的动态属性可视化研究转移、信息可视化技术与分析科学相结合的趋势、以用户为中心、可视化技术产品化与商品化。  相似文献   

15.
板是结构工程中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文章介绍使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Visual basic.net为工具,以有限元弹性薄板弯曲理论为内力分析基础,编制钢筋混凝土板的内力计算和配筋程序。该程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界面友好,具有可视化参数输入和动态图形显示;操作方便,可自由选择边界条件和添加角柱;实用性强,可以施加均布荷载和梯形荷载,以表格形式输出显示内力计算结果、配筋信息和最大挠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阅读媒介多样化、便捷化使得可视化成为重要的出版方向.可视化出版符合人的学习与记忆特性并获得了大数据的支持,它摆脱了传统单一文字或图表的束缚,具有更加直观、更为简洁、更具可读性的直观生动的体验,同时,它借助大数据将各种抽象复杂的知识直观化与简单化.可视化出版将给出版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快行业出版理念的转变,加快出版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深度合作,做好可视化出版的信息技术支撑,同时用好用活三网融合与“互联网+”等政策,推进并深化可视化出版工作,推动出版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对科学地图的概念及分类进行简介的基础上,介绍了国际上科学地图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其近期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基于论文和基于专利的科学地图可视化研究进展,最后对几款实用的可视化分析工具进行简要推介.  相似文献   

18.
滕瀚 《新闻窗》2014,(4):72-73
可视化新闻是以数据为核心、以信息为支撑,以可视化为基本载体的跨媒体新闻报道形式。“数据新闻”的内涵就是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可视化新闻的具体呈现离不开数据这一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9.
置身于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探索抽象信息之间的复杂关系是人们一直不懈的努力,可视化将数据信息和知识转化为一种视觉形式,从而充分利用了人类对可视模式快速识别的自然能力。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在科学教育中使用可视化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成为改进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但是,国外的可视化教学方法并不能完全符合中国K12教育的现状。本研究在国外可视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知识整合理论,在教学中的添加观念阶段采用了可视化的教学素材,构建了一种能够被国内一线科学教师采用、并适用于包括讲授式课堂和实验室教学等多种教学场景的嵌入可视化教学的模式。本研究还初步验证了该教学模式在对学生学业成绩、课堂参与度和满意度等教学效果方面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