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付鹏程 《图书馆学刊》2010,32(10):87-88
论述图书馆为农村科技服务应引进企业投资中的"借势经营"策略,阐述了科技服务中4种可借之"势":自身之势、政府战略之势、经济发展之势和造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评论》2010,(10):10-10
《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中西文化专题比较》/高旭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对于中西文化,一直呈现墨子所谓"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的多元局面。此书从"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这两个象征性概念入手,阐述了中西文化和文学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孟元 《新闻世界》2013,(12):9-10
当下越来越多的传统纸媒意识到了危机,拥抱互联网成为传统纸媒共识。只有破除传统的媒体思维樊篱,取而代之用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即互联网战略思维、用户思维、产品思维、精益思维、创新思维、整合营销思维、平台思维于"七位一体"的战略思维,传统纸媒才能实现"凤凰涅槃",这也是传统纸媒转型的必经之"思"、必经之"维"、必经之"痛"、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李伟 《图书馆界》2011,(2):89-92
对四个中文期刊数据库收录关于图书馆之"首问负责制"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简要分析;概述了图书馆实施"首问负责制"的情况,论述了图书馆之"首问负责制"的内涵和形式;将数据分为相关论文和专论论文,主要对专论论文中图书馆之"首问负责制"的要求、原则、意义和措施进行统计和归纳,提出了图书馆实施"首问负责制"的两点思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评论》2011,(7):127-128
主义而又女性主义之花,王旭烽著,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年6月《主义之花》以鄞州女革命家陈修良的革命生涯为主线,以浙江近现代女革命者出生入死、纵横捭阖的生命轨迹及革命经历为内容,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革命女儿群像,展现了她们瑰丽、雄奇的精神世界和革命品质。小说以烈士叶天底的遗言"主义之花"作为书名。全书分"点燃星火的异国女神"、"秋雨秋风愁煞人"、"侠女风流"、"黑暗里突然透出一线儿红"、"花几  相似文献   

6.
自2010年年底,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发生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主题的社会民众反政府抗议运动,被称为"阿拉伯之春"。随后,2011年9月17日,美国上千名民众聚集在华尔街,指责政府对金融监管不力,号称要"占领华尔街",制造了一场波及全美各大城市的抗议资本政治联姻的民众运动——"美国之秋"。这些新社会运动多采取公开示威游行和网络串联的方式,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值得一提的是,社交网络、移动电视与互联网等新媒体在这两次社会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死要面子     
李国文 《档案天地》2012,(11):57-59
(一)孔乙己的长衫 面子很重要,国人特别在意这一点,于是,民间广泛传播,居然就有了"死要面子"这种说法。平心而论,古代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国,的确称得起"礼仪之邦",而礼仪之"礼",为孔孟之道的核心,学问之大之深,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开章名曰"计篇",开篇即论"兵者"之道,列出"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五事"之首即"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这个"道"字之解,正是战争与舆论的辩证法,可谓一语道破天机。拥有人心,破敌军心,"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与和平的最高境界尽蕴其中。此"道"非他,而正是战争胜负的阵地,正是人心向背的博弈,更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相似文献   

9.
周代的"六艺之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雏形,而美育是"六艺之教"的主要内容。周代将宗法社会的维系与"六艺之教"中的礼乐教育进行完美结合,通过礼教和乐教的相互配合,呈现出一种政治伦理与美育密切联系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张立勤 《青年记者》2010,(18):15-17
不科学新闻颇具"障眼法",须得"火眼金睛"方能识别、揭穿。当下不科学新闻的表现形式之多样,成因之复杂,危害之深广,不能不令人警醒。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关于合办"交流之窗"栏目的启事本刊从1993年第2期起开辟了一个新栏目-"交流之窗"。1、开辟"交流之窗"的宗旨是:及时交流全国广播电视改革和发展的新信息、新思路、新做法、新成就、新经验和所遇到的新问题及新对策,以扩大广播电视界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目录学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学术传统。目录之学,乃学中第一紧要之事。从考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话语本体的起源入手,对章学诚这一目录学思想进行哲学解读,展开关乎孕育"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思想之时代背景的哲学思考,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思想的源流与秉承及其乃中国传统目录学形而上之道两个角度对之进行更为深层、关乎其内涵的哲学思辨。  相似文献   

1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世界名人、大家如是说。我国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此言妙哉!吾此一辈与书为伍,受益匪浅。书为吾用,亦为吾乐。  相似文献   

14.
叶俊华  丁林 《新闻世界》2011,(6):131-132
被誉为"世界政治采访之母"的法拉奇,一生采访了众多驰骋国际政坛的风云人物。考察其采访的风格和特点,不难看出"主观介入"是她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师说新语     
《新闻天地》2011,(5):1-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之重要,自古而然。先之师道尊严,今者尊师重教,都强调师的地位。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在社会之中,在人心之中,为什么如此之尊重呢?  相似文献   

16.
竹林七贤在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但竹林七贤身后"贤"与"不贤"的辨析之声,代有相继。本文从传统伦理道德角度、佯狂嗜酒的骇俗行为、竹林的文化媒介等三个方面对"竹林七贤"之"贤"义进行别样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廖阳 《兰台内外》2013,(5):77-78
这是一份"邪恶之徒"名单——绰号"里昂屠夫"的纳粹分子克劳斯·巴比、拥有"豺狼卡洛斯"之名的委内瑞拉恐怖分子伊里奇·拉米雷斯·桑切斯……他们接受审判时,身边的律师都是同一个人:雅克·韦尔热斯。  相似文献   

18.
案例今年二三月份的一段时间,有关某著名歌唱家17岁儿子李某某涉嫌轮奸案的报道铺天盖地,多数媒体用了诸如"李××之子轮奸案……"、"李××之子再曝轮奸案……"之类极富情绪化、道德化的"幻觉词",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但喧嚣过后,身为媒体人,还是有必要反省:这样的报道是否妥当?  相似文献   

19.
"靖难之役",是明初历史上大事记,也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获得显著成效的历史时期。"靖难之役"实际上一场叔侄争夺皇位站,胜负,早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战争的契机使得明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20.
两岸人民在生活习惯和信仰崇拜方面有很强的同质性,因此大家在"俗"文化方面有着很强的"共鸣"。民俗类图书入台,激起台湾民众的不是猎奇之感,而是阅读和了解自己文化的亲切之感。因此,民俗类图书入台,可以为之,并且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