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体操动作技术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正确掌握动作和不断提高动作技能,是体操动作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动作技能是指按一定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要想使学生提高动作技能,必须掌握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由于体操动作是一种人为方式的身体练习,因而体操动作技术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动作以质量为前提,讲求动作的幅度,优美和稳定;体操动作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个  相似文献   

2.
对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中,运动员完成成套动作的价值分值、动作难度、动作类型和动作连接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世界顶尖选手的D分总体呈上升趋势,运动员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在计算成套动作的十个难度动作中,选手们趋向于使用落地稳定性更好的Ⅲ类即向后的技巧动作,且动作难度向高或超高方向发展;成套动作中包含的动作连接串数量增加,动作连接主要以两个动作连接为主,动作连接中使用的动作难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通过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以第41~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单项决赛成套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不同动作类型选择倾向、单个动作和连接动作,以及动作难度的发展特征进行解析。研究表明:非技巧动作表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向前技巧动作体现了运动员对其连接价值的追求,直体后空翻加转体动作连接价值凸显,向后旋空翻单个高难动作价值受到重视,向侧类技巧动作得到重视,但动作发展不均衡;单个技巧动作和连接串数量稳定增长,连接形式多样化,但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少;提高难度是运动员成套动作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对九运会和35届世锦赛双杠决赛的整套动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规则实施后,双杠整套动作的难度有明显提高,动作结构正向以悬垂类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中外运动员的动作起评分和完成动作质量均无显著差异,而获得难度加分和连接加分的形式,中国运动员以大摆动作为主,外国运动员则以后上动作为主,并显示出动作的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A”分价值与编排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第29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的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A"分及构成情况、动作的编排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运动员要在"A"分上形成竞争优势,其难度值应在6.5分以上,且要处理好"A"分和"B"分协调发展的关系;一套男子自由体操动作的数量为13或14个,其中B组动作占全部动作的13.0%,C组和D组动作占54.6%,E组动作占12.0%,F组动作仅占1.9%;高难度的两连接和难度相对较低的三连接技巧串是连接加分的主体,连接加分为0.4分或0.5分;单个动作中C组比较固定,以非技巧动作为主,D组动作主要是结束动作,E组与F组动作通常是开场动作和中间动作;连接动作中两连接动作和三连接动作均包含两种类型,四连接动作的选择与编排遵循三连接的原理与规律;男子自由体操的编排框架为以单个高难动作或技巧串开场,中间动作为2~3个技巧串加上1个C组以上的技巧动作和12个C组以上的非技巧动作,结束动作通常是D组难度的技巧动作。  相似文献   

6.
翻腾动作是自由体操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难度的动作都是由翻腾动作组成的。而翻腾动作也包括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动作。侧翻外转接前空翻是属于复杂高级动作之一。因为完成整个动作,人体要围绕人的三个轴——横轴、纵轴和水平轴旋转。在我国、苏联和日本的一些体操运动虽当中,还很少见到作这个动作,有关体操、技巧书中也找不到有关这个动作的材料,而我国的京剧和杂技团却经常练习这个动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不少的经验。为了丰富自由体操中翻腾动作的内容,使它朝复杂、高级动作的方向发展,对  相似文献   

7.
一、选题依据长期以来,在男子体操动作中,单臂动作和经单臂完成的动作占有一定位置。单杠出现单臂大回环后,如今又出现了单臂大回环转体、单臂大回环接前空翻、托卡切夫腾越一批绝美动作。鞍马托马斯全旋在广泛运用中得到改进和不断的发展。除吊环项目外,单臂动作和经单臂完成的动作在男子体操动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为了发展体操单臂动作和经单臂完成的动作及为教学训练提供参考,特对其动作及用力特点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阶段的8位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结构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非技巧动作的使用上,运动员为追求更高单个难度价值和连接价值的同时要满足动作组别的要求,使非技巧动作的使用目的趋于单一化趋向;在技巧动作的使用上,E组及以上难度在三种技巧类型中呈不平衡分布,向前的E组以上难度技巧类动作使用空间很大,大量运用E组难度以上向前的技巧类动作和F组难度的"后跳转体类"技巧动作,将会是今后技巧类动作编排的新趋向;在整套动作的编排上,采用D组以上的单个向后的高难度空翻转体及连接,是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开场动作编排的主要特征。结论:采用2个D组及D组以上动作连接为开场动作,是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开场动作编排的倾向性特征。运用至少3个D和C的连接(2个以上回笼连接)和一个C组的非技巧动作以及1个以上F组单个技巧动作为中间动作将会是未来男子自由体操中间动作编排的主要趋向。采用E组及更高难度的单个向后的技巧动作为结束动作,将会是今后世界男子自由体操结束动作编排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9.
现代竟技体操动作,具有一新、二难、三惊险的特点,其中各个项目的动作技术、动作质量及动作难度都具有大幅度的提高,为了加速难新动作的发展,提高我国体操运动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有必要探讨竟技体操动作分类。正确的竞技体操动作分类,就是科学地把所有的竟技体操动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及  相似文献   

10.
采用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第42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单项决赛为研究对象,从动作类型、动作难度等方面对动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由体操国外运动员Ⅲ类动作的使用率高,而我国运动员则大量使用Ⅳ类动作,难度动作大幅提高;鞍马Ⅳ类动作的个数最多,Ⅲ类和Ⅳ类构成了鞍马成套动作的主体;吊环Ⅲ类和Ⅳ动作都远高于其他类型动作,构成了吊环动作的主体,我国运动员在规则利用方面走在了前列;跳马Ⅲ和Ⅳ构成了跳马动作的主要部分,我国运动员此类动作单一,在高难动作的使用上我国运动员远低于外国运动员;双杠Ⅰ、Ⅲ类动作占多数,动作的选择较为分散,呈多样化趋势;单杠Ⅱ类动作占优势地位,飞行动作是国外运动员的首选,而我国运动员"掏腿"类动作较多.  相似文献   

11.
AB 为国家集训队的专项技术训练提供反馈信息,为奥运周期第四年制定训练方案提出建议。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对水池训练和雪上训练两阶段的动作选择、动作跳次、动作顺序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奥运周期第三、四年,男运动员均不宜使用bLL动作,宜放弃使用bLT动作;课的安排不利于掌握比赛动作,并且不能适应比赛要求;应减少基础动作跳次,增加准备难度动作和比赛动作跳次。建议:奥运周期第四年,应以比赛动作为主,准备难度动作为辅,基础动作只在恢复期训练课和特殊任务训练课中使用,并且应进行模拟比赛训练。  相似文献   

12.
根据ETS危急遮断系统的结构研究了ETS的动作原理和ETS系统中支管油路里各元器件的动作条件,对ETS的动作过程和ETS动作的条件进行阐述,分析了影响ETS动作可靠性的因素,并对超速保护单元OPC的动作条件和动作特性与ETS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动作发展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方面,与个体健康、认知、情绪、社会性发展都存在着重要联系。儿童早期是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价儿童早期动作发展情况变得十分关键。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回顾了儿童早期动作发展研究的历史,进而分析比较国内外常用的婴幼儿(0~3岁)与学龄前儿童(3~6岁)相关动作测量工具。总结多个动作测量工具的主要特征和测量方法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正确运用这些工具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儿童早期动作发展测试的重点由动作结果评价转向动作过程评价;2)婴幼儿时期动作测量的对象多为特殊群体,学龄前时期动作测量的对象转向普通儿童;3)目前儿童早期动作发展评价以粗大动作发展测量为主,精细动作测量工具较为少见;4)儿童早期动作发展测量出现了从综合化向专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测量变得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直观演示法是一种常用而行之有效的教法。其作用是: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感知动作的形象,加深对动作的印象,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程序、结构、要领、方法,明确动作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建立理论知识与动作间的联系,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对动作的兴趣爱好,集中注意力和心理指向,促进对动作技术、技能的学习、掌握和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混合动作捕捉方法辅助排球运动技术标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是实现一种能够辅助排球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进行标准化技术动作训练的混合动作捕捉方法。提出的方法结合光学动作捕捉技术与惯性动作捕捉技术,将球员的跑动、起跳、击球以及接球等动作记录到计算机中,并精确地构建出球员运动姿态的三维模型,进而将各球员的姿态与世界级优秀球员的姿态进行匹配对比分析,让教练员与球员准确地观察到其动作标准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技术动作调整和修正办法。该混合动作捕捉方法充分考虑了光学与非实际动作捕捉技术的互补特性,并在四川省男女排与地方排球队对其性能与辅助动作标准化训练的效果进行了实际测试与验证。结果显示该混合动作捕捉方法非常适合辅助排球运动员进行技术动作的标准化训练,并能有效增强标准技术动作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参加北京奥运会、第41届、第42届体操世锦赛单杠决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单杠连接加分动作组合的特点和趋势做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保证获得较高动作难度分和完成质量分的前提下,各国运动员正在大力发展连接加分动作组合;"扭臂握和后悬垂动作及背对杠完成的动作+飞行动作"占连接加分动作组合的71.43%;越杠非空翻类动作成主流飞行连接动作。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在粗略掌握动作的阶段,由于兴奋的扩散,内抑制尚未建立,在掌握动作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必然的,诸如动作紧张、不协调、出现多余动作,动作方向、幅度、节奏等出现差错等。也有一些常见错误动作是由于概念不清、方法不对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因此,及时防止错误动作的产生和纠正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8.
武术与舞蹈的起源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借鉴体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法,运用跨文化比较动作分析法、观察法、田野调查法等,探寻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典型动作与武术套路规范动作的历史渊源,从而探索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发展的当代路径。以兼具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特点与武术套路动作的安徽花鼓灯为研究对象,对通过录像和照片采集的武术套路规范动作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花鼓灯的典型动作进行跨文化双向比较,从动作形态、演练礼仪及规则、传承方式、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动作名称、动作形态、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趋同,武术套路的部分动作形态、演练礼仪与规则、传承方式等与安徽花鼓灯也趋同。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历史演变进程中具有"舞中有武""武中存舞"的身体动作的双向互证融合关系,这也再次佐证了"武舞同源"的观点。最后提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当1914年俄国的А·И索辛第一次完成了团身后空翻两周动作时,人们为之赞口不绝,并称之为“致命空翻”。而在今天,该动作已成为技巧单人项目男、女运动员普遍掌握的基础动作之一。自1974年苏联运动员宾德列尔完成团身后空翻三周动作以来,该动作相继被许多运动员所掌握,并进一步发展到用屈体形式完成后空翻三周动作。近年来,我国数名运动员经过刻苦钻研,科学训练,也掌握了后空翻三周动作,同时还完成了目前世界比赛中从未出现过的团身前空翻三周动作。可以预料,在前、后空翻三周动作的基础上,很快会发展加有转体的新动作。  相似文献   

20.
体育动画多媒体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电脑动画技术为竞技键美创造难新动作 ,运用电脑同步技术使录像动作与动画动作直接做正误比较 ,同时提供动作轨迹和快照等运输和分析的手段 ,增强了动作定型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