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编辑心理学内容体系初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思路编辑心理学是研究在全部的编辑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所谓心理,当然是人的心理。编辑活动中主要有三类人:编辑人员、读者、作者,我们所要研究的也就是这三类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2.
现代编辑心理学特点及其开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编辑心理学是高校编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理论课,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作为编辑学和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是把普通心理学、现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与编辑工作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主要研究编辑活动中认识主体的心理现象和规律.认识主体指的是编辑、作者、受众、校对者以及与编辑活动有关的人员.具体来说,也就是要揭示这些人员在编辑出版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知、情、意)、心理状态、个性心理(能力、性格、气质等)的独特表现、独特规律及其对编辑活动效果的影响.当然,编辑作为联系作者和受众的中心,处于编辑出版活动的关键地位,自然也就是现代编辑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3.
编辑心理学是一门有待于人们探索的新学科。近些年来,随着编辑学的不断发展,不仅编辑学的基础理论开始发展,而且编辑学的分支也不断产生,比如编辑人才学、编辑道德学、编辑法律学、编辑教育学等等,其中编辑心理学则是编辑科学体系中的分支之一。本文仅就编辑心理学的性质、内容和作用谈些个人看法。 (一)编辑心理学的性质编辑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编辑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所谓编辑心理,是指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编辑的心理冲突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编辑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结构,是能否完成编辑出版工作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本文试从心理学的理论角度就报刊出版行业特点对编辑工作者的职业心理进行分析和探讨。一、编辑心理活动依据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如人的感觉、知觉、思维、需求、动机、兴趣、注意、情绪、意志、记忆……我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潘菽指出:对世界上许多事情要想取得完全的科学的心理理解就离不开心理学。编辑工作也是一样,编辑、作者、读者的取向和目的,就是从心理的反馈信息中表现出来的。报刊行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属于社会文化中的特定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编辑学方面的著述不少,而研究编辑心理方面的著作还是凤毛麟角。最近读到由山东教育出版社推出的、由薛鸿瀛著的《编辑心理学》一书,第一次对编辑学与心理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编辑心理学,进行了系统完整的论述。 开创一门新的学科来之不易,它溶入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和汗水。1989年我将薛鸿瀛先生的论文《作者心理初探》,推荐给上海的《编辑学刊》,该刊在当年第3期刊出。我建议他写一本《编辑心理学》,他当场下定决心要出这本新学科的著述。作为一报一刊的主编,他只能充分利用8小时之外的时间,花了8年时间写成一本《编辑心理学》,可喜,可贺! 内容系统、结构合理是该书的一大特点。作者认为编辑心理学是“研究编辑活动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书中论述了编辑的认识、情感、意志、欲求、个性心理特征及群体结构、编校心理、交际心理等,同时论及审者、作者、读者、印者的心理。这样,编辑工作的全过程有关人员的心理方面的问题都涉及到了,并系统地层现在读者面前,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编辑学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也开始把人在编辑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变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为推动编辑学和编辑工作的发展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为此,有必要创建编辑学的新分支——编辑心理学。本文对编辑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提出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7.
新闻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新闻活动中人与客观事实、人与人、人与新闻之间的关系,研究记者(通讯员)、编辑、读者在新闻采集、写作、编排、传播、接受的全过程中各自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把心理学和新闻学结合起来,国内还很少有人涉足。前不久,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心理学》一书,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本书的突出特点正如书名所讲的,自始至终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各种新闻规律,这就使它不同于以往的各种新闻学专著。同时,正因为它是从分析各种不同的心理入手的,也使它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例如,有  相似文献   

8.
鲁玉玲 《青年记者》2007,(12):60-62
编辑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换句话说,编辑心理学就是研究编辑主体从事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版式设计及校对等一系列活动的心理现象及规律。心理现象及规律是一种感知、想像、记忆、思维、情感、判断的综合性活动,因而不能把编辑活动看成是一般的“替人做嫁”。  相似文献   

9.
从职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编辑的职业心理素质,这还是个新的尝试。现结合我个人多年从事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编辑工作的实践经验,以及对职业心理学的学习体会,谈点粗浅认识,目的在于探讨编辑工作的职业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加强编辑队伍的自身建设。一、研究编辑的职业心理素质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发展心理学以动物和人类特别是原始人类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包括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它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产生。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以单个人的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为研究对象,是心理学的分支新学科。一个人从离开母胎呱呱落地到身心衰竭溘然长逝,其心理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发展心理学以系统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研究一个人在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心理的发展变化,认为前一年龄阶段是后一年龄阶段的过渡,后一年  相似文献   

11.
办报人常常苦于读者难以驾驭.记者采访可以主动出击,编辑编稿可以主动删改,但一旦报纸到了读者手里,情况立即起了变化.此时不是记者、编辑,而是读者处于主动地位了:他可以读,也可以不读;即使读了,可以"见仁",也可以"见智".你总不能按着读者的头来读你采写、编发的稿子,你也不能来个规定:仁者不可见仁,智者不可见智,总之,你无法剥夺读者选择的权利.选择有多种多样,其中包括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理解."注意"和"理解",在心理学上属于人的某种心理过程,所以我们又称这种选择为"心理选择".研究读者的心理选择的规律和特点,可以深化我们对宣传  相似文献   

12.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读者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图书(包括报刊及有声读物,下略)读者对象心理状态及其行为活动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图书的所有读者。研究读者心理的规律读者心理规律基本上可归纳为求知、求实和求新三个方面。一、求知心理规律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经济改革的深入,各条战线人民群众的事业心、责任感增强了,求知欲旺盛了,全国各地出现了“购书热”“读书热”的壮观场面。读书求知的趋势表明,人们正由“劳动型”、“消遣型”向“知识型”、“开拓型”转化。1985  相似文献   

13.
编辑学的新分支——编辑心理学正在日益形成。它的研究对象是编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作者、编者及读者的心理活动变化及其规律。笔者结合自己的编辑实践,对编辑的阅稿心理活动作些分析和探索。一、喜悦心理。编辑每天都要翻阅大量来稿,一旦发现好稿,就会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即便是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似乎是一种精神享受。因此通讯员写稿不要怕被埋没,只要“货”好,不怕没人要。  相似文献   

14.
自有人类和人类社会,就有人的心理,就有探索人的心理奥秘的需要。心理学就是当人类的意识返回自身、用智慧的解剖刀解剖自己内心世界的一门科学。现在我国许多活动领域都有心理学渗透其中,也有许多青年迫切要求掌握心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心理学的门类很多,近几年来出版的书也不少。现仅就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史四个方面,向有兴趣学习这门科学的青年同志们作些介绍。一普通心理学书目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不论学习哪一门心理学,都必须先掌握  相似文献   

15.
政治心理学政治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研究人们在政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对政治行为的影响的规律的科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经济危机的频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动荡加剧,矛盾重重,影响了个人和社会心理;而受影响的个人和社会的心理,反过来影响了政治。这一新形势使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显得软弱无力,需要一门新的学科来研究个人和社会的心理与政治行为之间日益增强的因果关系。这就是政治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  相似文献   

16.
新闻心理学是研究围绕着定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传播活动,人们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心理特点的规律的科学。它是运用现代科学的心理学观点,解释人们在新闻实践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过程,并总结其规律,应用于新闻实践。对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使新闻学更加丰富多彩,并更好地指导实践,因而日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采访对象、读者以及记者、编辑自身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读者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和情感、意志、语言、气质、性格、技能、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规律、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性的总结,这有助于我们对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期待转化为有的放矢的行动。本文认为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闻与传播心理的研究内容、研究队伍的知识结构、研究方法从单一向多元辐射;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的教学、科研逐步走向正轨;新闻与传播心理的研究正从前科学向科学性过渡。  相似文献   

18.
江苏卫视的《星跳水立方》播出后,这个新颖的节目形态立即在观众间引起强烈反响,明星的朴素装扮、入水姿态以及各种跳水花絮成为舆论的焦点。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我们很容易找到这档明星跳水节目备受关注的理论落脚点。传播心理学是"研究媒介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规律及其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科学"。传播心理的双向选择性,包括了传播者心理和受众心理。这里以《星跳水立方》为例,分析明星跳水节目的双向心理诉求,即  相似文献   

19.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1995年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它是与智力相对应的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其中包括:情绪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①编辑学是研究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学术交往社会活动规律的学科.编辑在工作中除了要与编辑部的同事接触外,还需要与作者、读者、审稿专家,排版、印刷和发行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行政技术岗位的工作人员通力合作.②新时期的编辑出版工作不仅需要编辑人员具有较高的学术背景和相关的编辑学技能,对其心理、意志、情感、性格和与人交往等非智力因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升编辑在工作中的情商,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并改善编辑活动中的精神面貌?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子乐 《中国编辑》2007,(2):68-68
任何传播活动都需要内容编辑环节,编辑学研究内容编辑活动(包括反馈)的规律。它横断于新闻学、出版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文献学、演讲学、情报信息学等,因为任何新闻、出版物、可传播的作品、供流通的文献或情报,其内容都有一个编辑过程,离不开编辑规律的支配。研究编辑规律的学科就是编辑学。实践上,编辑活动同传播活动相衔接,即编辑为传播服务。这样编辑学同传播学也有了接续关系,而不是先前认为的包含关系。因为传播学研究的传播规律,虽然包括传播的内容因素。但并不研究这些内容产生的规律;传播过程中有反馈调整,包括调整所传内容,但它只提出调整要求或目标并不研究内容调整的编辑规律,传播内容产生和调整的规律仍是编辑学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