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台湾柔道运动员训练和模拟比赛的生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柔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血乳酸、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的变化 ,探讨柔道比赛时能量代谢特点 ,以及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身体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2.
对备战第十二届全运会的15名河北省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赛前集训期间的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清肌酸激酶等指标进行了一系列追踪监测;通过生化指标的测试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有氧能力的提高,对训练强度安排与训练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指出集训期间教练员在训练强度安排上的不足,对以后进一步的训练安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田径运动员赛前训练期身体机能评定及营养恢复探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为了寻找和探索田径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评定和营养恢复的方法,在2000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期间对山西省32名田径运动员进行了为期4周的营养补充和生化指标测试对比。通过本次赛前训练期的营养恢复实验观察,结果表明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好时,一般来说成绩较好,提示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营养计划对zz改善运动员机能状况,乃至创造良好运动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可以说明道安营养液对提高男运动员血睾酮水平有一定效果;结合多年跟队科研实践,初步制定了用血红蛋白(Hb)、血液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血清睾酮(T)和血清皮质醇(C)等生化指标来评定运动员机能能力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理、生化测试的方法,研究高原训练对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效果和机理,探讨速滑运动员高原训练时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血清睾酮(T)等指标变化的特征。适宜的高原训练负荷,可以提高速滑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清睾酮与降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辽宁省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期的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酸激酶(CK)和尿八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旨在了解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期机能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赛前的太强度训练对女子摔跤运动员机体刺激较显著,机体出现反应,经过4周训练后各指标基本恢复,表明机体对大强度训练适应.结果提示: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及尿八项可以作为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期机能状态评定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跟踪监测3名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在大强度训练期间的血红蛋白、血尿素以及血清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研究运动员在该阶段身体机能的变化特征;通过多级负荷法测定无氧阈指标,评价马拉松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目的在于为教练员制定调整合理的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法和文献资料法,选取测定了与运动负荷和身体机能有关的血红蛋白(Hb)、血尿素(BNU)、血睾酮(T)、血清肌酸激酶(CK)等生化指标,对陕西省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运动负荷及机能状态进行监测和评定.结果显示:队员基本适应训练计划负荷并能在高原训练期表现出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大运动量训练期散打运动员血清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运动量训练期间散打运动员血清睾酮(totaltestosterone,T)、皮质醇(cortisol,C)、肌酸激酶(ereatinel kinase,CK)和血尿素(blood urea,BUN)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睾酮水平先下降后恢复到训练前水平;皮质醇水平先升高而后下降;T/C比值在训练初期变化幅度较大,但到训练后期其变化幅度减小;血尿素含量在训练过程中呈现走低趋势。研究得出上述指标的采用对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2015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10名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三个指标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夏训女子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良好,从个别运动员来看,对运动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及恢复情况波动较大。结论:运动员训练后,其血红蛋白值下降或低于正常值下限及血尿素值和肌酸激酶均呈现升高趋势并超过正常值,这表示机能水平下降、机体存在疲劳积累现象、恢复能力减慢、运动员机体适应运动负荷情况较差。通过定期系统测试和反馈,能够使教练员了解和掌握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适应和恢复情况,为训练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男子柔道运动员在赛前集训期的免疫指标和身体机能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后,NK细胞、CD4/CD8比值出现了不良变化;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反应较大;血红蛋白、血清睾酮、皮质醇变化不显。提示负荷强度和训练量是影响运动员免疫功能及CK、BUN水平变化的重要因素。在集训期进行阶段性免疫指标、机能检测和疲劳监控,有助于了解运动员的健康和体能状况,为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92例老年太极拳运动爱好者和86例不运动老年人的脂蛋白组份、载脂蛋白水平及比值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参加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TC、TG、LDL-Ch与不参加运动的老年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HDL-Ch及分型、APOA-I、HDL-Ch/TC、HDL-Ch/LDL-Ch、APOA-I/APOB-100、APOB-100/LDL显著高于不运动的老年人。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与锻炼时间呈显著相关性,而与年龄、身高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对铜蓝蛋白的影响,尤其是运动性低血色素发生时血清及不同组织铜蓝蛋白的变化目前研究报道尚未见报道.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导致的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血清铜蓝蛋白、转铁蛋白明显上升,铁蛋白明显下降,而且与血清铁浓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血清铜蓝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可以反映机体铁代谢情况.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组织铜蓝蛋白含量与血清铜蓝蛋白变化不一致,心肌和脑组织铜蓝蛋白无显著性变化,这可能是心肌组织和脑组织中的铜蓝蛋白对运动的特征性反映.  相似文献   

13.
对12名二级男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三种不同类型的运动训练,分别测定运动后及恢复期间血清酶和尿素氮.探讨各指标在不同训练方式、不同恢复期间的变化情况,从而为科学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冬泳人群的实际测试,观察冬泳锻炼对老年人的血脂、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为冬泳科学健身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参加冬泳锻炼3 a以上健康老年男性35人(平均年龄64.71岁±4.1岁)为冬泳组,取沈阳市沈飞社区退休健康男职工15人(平均年龄65.39岁±4.3岁)为对照组。测试对象均身体检查正常,冬泳组保持5次锻炼以上/周,并且进行两年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冬泳运动可以降低血浆LDL、TG、TC水平和提高HDL-C水平的作用,冬泳人群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放免分析法及氧化酶法对大鼠负重游泳至力竭状态时血清胰岛素(Ins)及血糖(BG)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利用免疫组化PAP法分别显示其胰岛Ins-和IAPP-(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细胞,通过图像分析方法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胰岛免疫反应细胞的面积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力竭状态下大鼠血清Ins↓BG↑(P<0.01)。这种变化是由于胰岛B细胞释放Ins受到抑制所致。同时发现,以往认为从B细胞相伴释放的Ins与IAPP的分泌并非完全一致。认为其差异乃是由于B细胞内存在着IAPP/Ins不同比例的分泌颗粒随机体的能量代谢需要而释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银杏口服液配合太极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脂的影响的效果.方法:5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引用银杏口服液配合太极拳运动,对照组服用西药.记录其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结果:银杏口服液配合太极拳能够有效的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能够改善其血脂含量.  相似文献   

17.
比较渐增负荷运动时,不同环境条件对血乳酸浓度、血乳酸阈值及血乳酸开始堆积(OBLA)的影响。8名身体健康的男大学生(非热适应者)参加实验,受试者在两种不同温度环境条件下(40和25C),进行功率自行车渐增负荷运动。研究发现在高温条件下渐增负荷运动时,LT和OBLA发生向左偏移,同时认为在渐增负荷运动时,血乳酸的堆积并不是调节通气量(VE)的唯一因素,而且通气阈值(VT)也不能总是正确地反映LT。  相似文献   

18.
运动与血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血脂代谢异常是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运动可以改善血脂状况,为此,就运动对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极低密度胆蛋白的影响作一综述,为运动对血脂的影响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和作用。方法:依据省保健干部体检确诊病案,对实验组29名糖尿病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运动疗法锻炼,同对照组17名患者作对照。结果:实施运动疗法一年后血糖FBG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甘油三酯TG(P〈0.05)、总胆固醇Tch(P〈0.01)降低明显;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虽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结论:(1)运动疗法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持之以恒其效果更好。(2)运动疗法干预能够消除糖尿病患者体内多余脂肪,降低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eh,有效降低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因此,如何通过安全有效的方式防治血脂异常,进而防治冠心病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运动疗法作为防治血脂异常的安全有效的手段,正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综述了经常性运动与血脂异常的防治、运动训练对血脂异常的防治以及运动防治血脂异常的可能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