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报刊摘转稿件中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有的报刊不讲政治和社会效益,追求卖点,摘编一些格调低俗、色情暴力内容,或宣扬封建愚昧,甚至政治上出现严重问题;有的报刊随意摘编稿件,不核对事实,以讹传讹,实际上对虚假报道起了扩散传播作用。这些都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为了加强对报刊摘转稿件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报刊出版秩序,现做如下通知: 一、报刊摘转稿件必须牢牢把握政治舆论导向,严格遵守新闻出版管理法规和党的宣传纪律,对所摘转的内容要把好政治关。不得摘转有悻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稿件。刊载涉及国  相似文献   

2.
找点子三法     
去年以来,我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几十篇言论稿,其中有的被几家报刊转摘,有的在好稿件评比中获奖。有些同志问我这些言论稿件的点子是怎么想出来  相似文献   

3.
梁前刚 《传媒》2000,(6):9-9,8
新近,新闻出版署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报刊摘转稿件管理的通知》,我以为这是很及时的,很有指导意义的。认真落实《通知》要求,切实加强报刊摘转稿件的管理,不仅可以促进报刊出版秩序的规范,而且对提高报刊质量,将起到重大作用。 笔者感到一些报刊在摘转稿件时出毛病、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科学常用报刊三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众所周知,《新华文摘》是我国现行唯一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大型文摘期刊,在我国社科学术界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某位作者的文章或作品能够被其转摘,往往被视为该文得到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因此,通过《新华文摘》的文摘率来鉴定我国社会科学常用报刊,应该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一、具体做法及统计结果由于《新华文摘》每期篇数较少,笔者特意选择了1989—1991年的全部36期作统计样本。首先,选定文摘和论点摘编作为统计源。其次,个别转载并指出原载的,皆按原载报刊出处进行统计。第三,不论文摘量长短皆作一篇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新华文摘》近三年共选摘论文及作品4171篇,摘自774种报刊。其中报纸101种,选摘1157篇;期刊673种,选摘3014篇,截取被摘10次以上的报纸有22种,期刊80种,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5.
各类文摘报刊、文摘专栏都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至于文摘稿件的写作,除了要遵循新闻写作的一般原则,还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原稿与文摘稿的关系。文摘稿应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经常写一些稿件,1987年我共写了320多篇新闻稿件,只被地市级报刊电台采用了两篇,一度失去了信心,不愿再写稿件,去年,我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自费订阅了《新闻知识》,使我受益不少,学到了很多新闻知识,1988年1月份到12月份,我共发出稿件110多篇,被报刊电台采用28篇,其中省以上报刊电台上稿21篇,地市级报刊电台上稿7篇,并被支队评为新闻报道一等奖。所有这些成绩都应归功于我的良师益友——《新闻知识》,是她提高了我的上稿率。  相似文献   

7.
据笔者所知,不少读者是比较喜欢读文摘报刊或有些报纸的文摘版(栏)的。然而令人不安的是,越来越多的文摘稿常常只抓住一个“新”字,忽略了一个“实”字。因此有人说:“文摘”只能看做专载国内稿件的“参考消息”。例如湖南《文艺生活》1986年第8期刊载的“当代传奇”《陈毅与被处决的市长》,纯属胡编乱造,可是这篇稿件不仅几家专登文摘的报纸迅速  相似文献   

8.
据笔者所知,不少读者是比较喜欢读文摘报刊或有些报纸的文摘版(栏)的。然而令人不安的是,越来越多的文摘稿常常只抓住一个“新”字,忽略了一个“实”字。因此有人说:“文摘”只能看做专载国内稿件的“参考消息”。例如湖南《文艺生活》1986年第8期刊载的“当代传奇”《陈毅与被处决的市长》,纯属胡编乱造,可是这篇稿件不仅几家专登文摘的报纸迅速  相似文献   

9.
为了鼓励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农九师规定:凡1989年度被自治区级报刊、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者,年终凭证书奖励30元;被全国农垦系统评为优秀通讯员者奖励50元;在自治区级报纸、电台头版头条发表一篇新闻稿件者,每篇(幅)奖励30元;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一篇(幅)新闻稿件者奖励50元;在其他中央级报刊发表一篇新闻稿件者奖励20元;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论文或报告文学作品者奖励20元。  相似文献   

10.
衡量一篇文章或者报纸的报道质量,转载率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市场导报去年全新改版后,先后有20余篇报道被《报刊文摘》选登。《报刊文摘》以"主流视角、百姓情怀、时代印记、开放眼光"为宗旨组稿,其选用的稿件自然有一定的"门槛"。尽管这并非唯一的参考指标,但从中可以引发一些传媒创新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我是2001年4月进报道组工作的,转眼已一年多时间.2002年度,我在报道工作中取得了一些进步,全年共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新闻稿件约20多万字;在浙报集团的各类报刊中共发稿件76篇,其中重点稿64篇.本人荣幸地被评为浙报集团2002年度最佳报道工作者.下面,我谈点自己一年来从事报道工作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2.
驻广东53622部队最近制定了一条别具一格的奖励办法:凡去年在中央级报刊、电台见稿两篇,或省级报刊、电台见稿8篇,或地区级报刊、电台见稿15篇的通讯员,奖订  相似文献   

13.
叫我“文摘专家”不敢当今年2月1日《南京日报》刊出题为《“文摘专家”徐有张》的文章。开头写道:“虽没人给荐稿者排座次,可凭他的成绩,称‘文摘专家’也不为过。”“文摘专家”这个头衔套在我头上,是不相称的。至于成绩是在爱人、孩子业余时间的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去年一年发出荐稿信封12000个多封(1个信封里有时装有几篇荐稿),其中有886篇文摘稿被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地、市级200多家报刊电台采用。全年共获得《北京晚报》优秀社会新闻文摘优秀奖等28种奖  相似文献   

14.
自今年1月1日起,邮电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取消收件人总付邮费这项业务后,笔者与一些通讯员交谈,了解到他们有一些要求,归纳起来有“三盼”。一盼新闻单位公正地采用稿件,减少或杜绝人情稿、关系稿。现在通讯员寄稿件自付邮资,寄出的每一篇稿件,一般都是自认为写得较好的稿件,希望新闻单位能让他们的稿件公平地参加竞争,不要  相似文献   

15.
屈指算 来,我在河南 省浙川县农 行工作已三 年多了。干中 学,学中干, 深入一线搞 调研,笔耕不 辍写新闻,使一篇篇讴歌农行新人新事新风貌的稿件见诸报刊电台。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在中央、省、市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宣传、调研稿件390多篇,先后有5篇文章在市级以上优质稿评选中获奖;连续两年被市行评定为“十佳通讯员”。抚今忆昔,甚多感触。 一、抢时效,精心谋篇快发稿。 一篇好的宣传或调研稿件,除了内容、结构、写作技术要到位外,稿件的时效性也十分重要。每年的春种备播、春耕生产旺季到来的至少前20天,我就及时做…  相似文献   

16.
“上稿难,上大报、登大稿更难”,这是企业通讯员的普遍感受。回顾本人从事通讯报道20多年的经验教训,认为,企业通讯员上稿难,特别是上省级以上大报更难,是不容争辩的事实。这是因为:第一,改革开放促进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大发展,同时报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文革”期间,我国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报刊被迫停刊。当时,中央主要有“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地方主要有省市委机关报支撑局面,那时,企业通讯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篇新闻稿件,一家人像过年一样庆贺。因为报刊少,上稿的机会少,所以稿以少为贵,一旦见报,  相似文献   

17.
王伟 《传媒》1999,(2):36
荐稿惹出了一场名誉权官司,这是新近发生在南京文摘荐稿爱好者赵某身上的事儿。 去年底,赵某将一纸诉状递到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状告该市某报记者吴某发文“侮辱诽谤”原告,侵害了其名誉权。原来,赵某近年来爱好上了文摘荐稿,他订阅了几十种报刊,每天翻阅,将其中一些有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8.
工作生活在一个各方面都显平常的基层单位,如何写出一些能在大报刊刊用的全局性大稿?去年初,我曾在一基层县搞了近半年的专职报道,被采用的稿件达一百多篇次,其中有20余篇还上了《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等报的头版头条。实践使我认识到,工作在平常之地不仅可采访一些局部性的以小见大的事实写成大稿,同样可以写出带有全局性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9.
报刊对作者的稿酬本应按时寄发,不该由作者投书索要,但实际上不少作者却为索稿酬而犯愁。一愁向报刊社要稿酬,为几块钱羞于启齿。二愁探询稿酬的信函往往是石沉大海。一般说来,作者要求不高,只要报刊对探询稿酬有个回音,即使不予稿酬,作者也会心满意足了。然而这种以不答应万问的办法来对待作者是作者最愁不过的事了。奇怪的是,这种情况还多发生在某些较有名的大报刊社。笔者87年一篇小稿“转摘文章中的地名要核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不少报纸开辟了类似新闻集锦的栏目,摘转新华社和各家报刊的好新闻,提高报纸的信息量,拓宽读者的视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摘转的新闻没有忠于原稿,有的甚至歪曲了原稿。如南京日报摘转一则新闻,内容是一个县的选举被宣布无效。摘转稿只搞了该县因确定一名正式候选人,用等额选举产生的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县长,已被自治州州委、州人大常委会宣布选举无效。对原稿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却丢掉了,即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