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管理即是处理人的关系”。这是英国著名企业家、经济学家帕金森很久以前说过的一句话,他道出了企业管理的真谛。不管你是一家一万人以上的大企业,还是只有几个人的小企业:不管你的企业存在着怎样的管理问题,你首先要思考的是人有没有问题。员工有没有良好的工作意愿;积极性是否被激发;人心是否向着企业:有没有足够的凝聚力。假如这些没有问题.那么.可以百分之一万肯定的说,  相似文献   

2.
国家底线     
"一个国家,一部宪法,一种命运"古代封建政权显然没有能够解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问题。不管多么圣明的君主,不管其本人和他的继承人多么能干,不管他的政府如何勤政廉政,最终都没有办法打破"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历史魔咒。以中国历史为例,从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很多朝代都只有几十年、一百年左右的"寿命",能够超过200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和出席这次会议的新闻出版界的部分代表作了一次长谈,其中谈到了他对新闻有没有阶级性的观点。他说:“在阶级消灭之前,不管通讯社或报纸的新闻,都有阶级性。”毛泽东在这里所指的新闻有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有没有参加五四当日的游行示威活动,说法并不一致。高一涵坚持说他“是一位亲身参与者”,但值得怀疑——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他像“三一八”事件那样出现在队伍中,事实上,五四游行队伍中虽然有群众参加,但基本没有教师。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在新华社的创建与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他没有像毛泽东那样从新华社组建起始终不渝地关怀和指导着它的进步与成长;没有像周恩来那样在一些重大问题、重要时刻,如同一位总编辑为新华社报道运筹帷幄。而他留下来的主要是理论财富,从新华社的性质、思想路线、工作作风到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论述。这些论述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时,回忆和研究他的新闻实践和新闻论述,既是怀念,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诗人何路看上去并没有太大改变,不过,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挨饿,也会有更多的朋友来敲响他小院外的绿色铁门,在他那冰冷的如同地窖一般的"客厅"里喝酒、聊天。如果不是被问起,他不大会提及之前生病与受助。  相似文献   

7.
人性的善良     
有一个故事.一个人贩子的故事。他拐了一个4岁的男孩儿.在火车上。男孩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哭,一直叫着他叔叔.并且求着叔叔讲故事给他听。孩子说,叔叔,你是不是也给你的儿子讲故事听他才睡觉?  相似文献   

8.
人性的善良     
有一个故事,一个人贩子的故事.他拐了一个4岁的男孩儿,在火车上,男孩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哭,一直叫着他叔叔,并且求着叔叔讲故事给他听.孩子说,叔叔,你是不是也给你的儿子讲故事听他才睡觉?  相似文献   

9.
不少地方新闻网站在建网之初,被“全球化”所迷惑,内容上大而全,面面俱到,不管国际国内新闻,一律通吃;不管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样样皆全,追求“你有他有我全有”,结果没有特色,造成“干网一面”的尴尬局面。闽西新闻网在建网之初,也走过同样的弯路,什么新闻都做,什么内容都上,  相似文献   

10.
世界折腾不了他,他也不去折腾世界,他是千百年来第一个系统阐释在临界点逍遥任游的哲人,为世人奉献了一套臻于妙极的零度哲学。划分中国古代的哲人,不大好用左派右派,而是更适用出世和入世。而王博在《庄子哲学》说庄子的微妙就在于他是个不出世也不入世的哲人,他对他所处的世界没有像儒家、墨家那样投身其间去奋斗、去改变的热情,但也没有像许由、夷齐那样弃绝社会的冰冷,他谨慎地把握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尺度,世界折腾不了他,他也不去折腾世界,他是千百年来第一个系统阐释在临界点逍遥任游的哲人,为世人奉献了一套臻  相似文献   

11.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国的丞相,也是封建社会皇权下数得清的几位称职丞相中的一个。如果没有他,历史便是另一种写法了(那是因为他的《吕氏春秋》。没有此书,便不会有后来汉代的独尊儒学。更不会有儒学成为“帝王家的皇学”的千年历史和特权。那样,中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老人说过: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细究起来,这“走的人”当中,还有个走路者和开路者的区别。对于走路者,只要选定了路途,不管是金光大道,还是羊肠小路,他可以信步所之;对于开路者,则要披荆斩棘,在荒原沃野之上,他要用火与剑、智慧和力量,才能勘  相似文献   

13.
他走了,带着对于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一片深情,带着关于出版研究的宏伟设想走了! 他走得那样匆忙,没有任何准备,没有留下遗言,便猝然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然而,他给我们留下的,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绵绵不尽的思念……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位可爱的老人,一双眼睛,像海水一样碧蓝,一次震撼至今的出海,一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成了他  相似文献   

15.
开明书店是旧中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它没有中华书局开创时那样好的时机,也不像商务印书馆创业时那样出版有广阔的待开垦的处女地。天地人三者,它仅仅占有人人都能有、但极难得到的人和。章锡琛被商务免掉《妇女杂志》主编职务后,商务编译所的年轻朋友们鼓励并支持他,出了几期《新女性》杂志,  相似文献   

16.
从米没有一位艺术家像毕加索那样对后世造成了普遍的影响。他创作范围、艺术风格超乎寻常的宽广、多变.以至于近百年来西方重要的艺术流派,几乎没有一个下是肇始于他,或被他吸收而善加利用。许多重量级的艺术家.因为他而改变了观察世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4年前,蔡小伟涉足新闻圈。然而,他绝没有想到,在时光隧道中前行了那么些年以后,他对于新闻事业竟有了那样一种铭心刻骨的眷恋。 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某个领域时,常常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家的感受。对于蔡小伟而言,这个精神的家园便是新闻事业。 从1983年踏入《湖州日报》以后,蔡小伟几乎年年有新闻作品在省、市乃至全国获奖。报社每年年  相似文献   

18.
张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跟他距离太近,象许椿啊、杨效宏那样,正经点会把他娱乐化;稍不正经,就会把张翔说成是"三俗"的代言人了!只有像我这样,虽然和张翔认识也有15个年头了,不过从来没有和他参加卡拉OK之类的"鬼混"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妈妈经常对我讲“两颗种子”的故事。她说:“春天的时候,两颗种子都在土里准备生长。此时第一颗种子对第二颗种子说,它要努力地向上生长,向下扎根,要出人头地。要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充满阳光与快乐,活得充实而无憾。而第二颗种子却说自己没有第一颗种子那样的理想,因为它怕自己向下扎根会碰到硬石,向上发芽又会被虫子吃掉。他说反正最后总是要死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打算。农夫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就对第一颗种子很有信心,并对它悉心照料,使它茁壮成长。而对第二颗种子毫无信心,不管不问,任它自己慢慢地枯死掉了。确实,面对生活,我们都像…  相似文献   

20.
胥治彪 《大观周刊》2011,(18):170-170
歌德说“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中国谚语也说“人心齐,泰山移”。可见合作的重要性。初中历史教学也是这样,离不开合作教学。初中历史教学合作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师师合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