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引导学生认识秋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以《我和秋姐姐捉迷藏》为题组织语文活动课。以下是这节课的节录。一、激趣导入——喜欢上秋姐姐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秋天的录像,引发学生对秋天美丽景色的向往。录像的主要内容是香山的枫叶,农民在田里收获,果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水果……尔后提问:“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这个季节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录像中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板书课题:《我和秋姐姐捉迷藏》安排以上教学环节,旨在增强学生对秋天的感性认识,明确这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全班同学参与活动。二、…  相似文献   

2.
[点石成金] 曹老师:刚看到《__秋韵》这一命题,有的同学说春天景物多而美,有得写,写秋天没劲.大家写过之后有什么体会呢?  相似文献   

3.
师:(导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的结尾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怎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浓厚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文本,走进作家,品味这篇写于70多年前的著名散文,解读作家为何愿意折去生命的三分之二,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相似文献   

4.
一、"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用"选材、构思、加工、修改"这些术语来指导我们的习作课,对怎么写作,没说服力,试问:构思什么?加工什么?指导什么?是不是经过这几个环节,学生就能把作文写具体?下面我们拿出一篇三年级习作(课题为《介绍自己》)来讨论。我爱好体育,喜欢跑步、跳高、跳远,特别爱打乒乓球;我喜欢音乐,会唱很多歌,还会弹电子琴;制作手抄报也是我的强项,在比赛中经常获奖。最近家里  相似文献   

5.
一、复习导入 ,激趣揭题。  师 :同学们 ,这节作文课要求写一种小动物 (板书 ) ,要求大家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 ,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说说并写下来。  请大家回忆上学期写小动物的课文是哪一篇 ?  生 :《翠鸟》  师 :这篇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翠鸟的呢 ?  生 :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板书 )  这节 ,我们就以《翠鸟》这篇课文的写法来写一种小动物。  我们要写的小动物是什么呢 ?老师先让你们猜个谜语 :“胡子不多两边翘 ,开口爱说‘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 ,厨房粮仓它放哨。”这是指哪一种小动物 ?  生 :猫。  师 :…  相似文献   

6.
秋天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说:“北国的秋天,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惜我生长在北方,却从来没有品尝过秋的味道,总觉得夏天刚刚过去冬天就来了。秋天仿佛是夜空中的流星,还没有看清它的模样,它就消失了。秋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不知道,记得小时候,学校开联欢会时总是提到“金秋九月,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教师节”,九月已经是秋天了吗?九月初,太阳还不依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秋天。(板书:秋)师:谁能说说秋天来了,天气怎么样?大自然中还发生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秋天的图画。师: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你能  相似文献   

8.
《故都的秋》是一篇颇有特色的抒情散文。它以情贯穿,构思精巧,是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千里追寻,情在意中。首段说,北国的秋有“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特点。接着作者写自己从千里以外的青岛赶到北平来的理曲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为什么一定要从千里以外赶来寻秋呢?这是因为他对故都的秋有着特殊的眷念的感情。前段的意中显情在尾段得到了深化。作者想留住北国的秋天竟说“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  相似文献   

9.
《找春天》教学片断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时,我先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然后说:“你们还记得这首歌吗?是的,春姑娘来了,她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形象的语言把学生导入课中。“春就藏在我们的课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一边读一边感受春的气息。”  相似文献   

10.
曹津源 《初中生》2007,(10):18-22
【点石成金】 曹老师:刚看到《__秋韵》这一命题,有的同学说春天景物多而美,有得写,写秋天没劲。大家写过之后有什么体会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稿林折枝     
《高中生》2003,(1)
美是一支唱不完的歌,歌中包含的深情永远那么令人心动;美是一首写不完的诗,诗中蕴涵的哲理永远那么令人折服;美是一股流不完的清泉,泉水带来的甘甜永远那么令人回味。———摘自湖南省宁乡县第七高级中学戴维的《美是什么》我喜欢秋天,这是一个能引起人无限遐思的季节。秋天最适合我的性格,忧郁中又有清爽、宁静。在秋天,我可以把想像力发挥到极致而不去在意外界的干扰;在秋天,我可以放飞心情而不受世俗的约束。———摘自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王姝的《秋》如果我是一株傲立于寒冬的青春树定要用血汗和泪水把根须滋养待到春天…  相似文献   

12.
静中求动 如教二年级着图学文《秋天》一课时,教学前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并采集能够反映秋天的标本。上课时安排静态作业;①把手中标本的样子写出来,如树叶黄了……②边看图边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轻声拼读。并连同句子读一读,想想什么意思?③请小助手上讲台用教鞭、手势,指挥学生回答小黑板上的问题:《秋天》一课共有几句?写稻田的是哪几句话?写稻子呢?写天呢?写云呢?写燕子呢?写梧桐树叶呢?这三项作业静中有动,学生学习兴趣高、气氛浓,既动手又动脑,这样静中有动,变静为动,会收到直接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都说写诗难,可在一次教学中,我班的46名学生写了一首小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那堂阅读课说起。那节课是四年级的语文课,上的是“积累·运用六”的阅读《雪化后是什么》。短文后有一个问题:你对短文中的三种答案是怎样看的,你的答案是什么?在提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这还用问,当然是“雪化后是春天”这个答案最好了。可谁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雪化后就是水呀。”“雪化后怎么能是春天呢?”“雪化后应该是冰”。……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也很失望,但我没有埋怨孩子们,我只是告诉他们:“你们的生活空间是宽广的,可你们的思维就像被…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说,最适合小朋友发挥的文体就是记叙文了。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议论文,总觉得那些《论勤能补拙》之类硬邦邦的题目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童诗,在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写的情况下,只好把一句话硬拆成短短的几行应付了事;也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幻想故事,最后只好东拉西扯编造一通,然后再用“原来是做了一场梦”来做结束……但是,若要写一篇记叙文,小朋友们多半不会觉得很困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记叙文是最生活化的一种文体。譬如,《我的老师》、《我们班上的调皮鬼》、《我最难忘的人》、《我最难忘的事》…  相似文献   

15.
<正>大概在二十年前,市教研室安排我上一节展示课。我执教的课文是方纪的散文《三峡之秋》。为了设置情境,增加课堂导语的抒情色彩,我搜集了一组关于秋天的古诗词,并以此设计了一段精美的导语。正式上课那天,我刚讲到这段导语排比句的第一句,就忘词了。静默了数秒后,我只好用一句话导入课题,开启了《三峡之秋》的阅读之旅。这窘迫的课堂开头,至今让我心有余悸。那段看似华美的导语,似乎只是为了展示教师的语言素养,对于学生又有何用呢?后来,我的课堂导语基本上就一句话:"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家常课如此,公开课亦如斯。  相似文献   

16.
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做一个小实验:把一只装满水的水桶沉入水中,再往上提,直提出水面,看看有什么发现。   一、谈话导入,共商目标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捞铁牛》一课。第一段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话是什么 ?   (学生回答后,齐读:“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想进一步知道些什么呢 ?   生:和尚是怎样让水把铁牛送回来的 ?   生:他为什么要这样捞 ?   师:好,我们就来探究这两个问题。老师有一个要求,学完这一课,同学们回去后要把这…  相似文献   

17.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已经来了,它在哪里呢?前段时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发现了很多春天的秘密,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二、新授1.听音乐:《春天在哪里》2.指名回答:听了这欢快的乐曲,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己见)小结:大家说得真好。歌曲里说春天在同学们的眼睛里,我看春天也在同学们的耳朵里。3.听音:(鸟叫声)提问:这是什么声音?从这叫声里我们可以听出鸟儿多不多呀?这么多鸟儿聚在一起,它们高兴吗?连起来怎么说呀?4.再听音(鸟叫声),把想到的情景说完整,请用上这些词语。(投影:一边———一…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 《四季的脚步》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三册中的选读课文,本课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共四节,采用拟人的手法,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顺序,每一节写一个季节,抓住每个季节的特征,把一年四季的悄然变化生动地展现出来。第一节写春天来了,溪水流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景象;第二节讲夏天,知了在树上欢叫;第三节讲秋天来临,  相似文献   

19.
[案例]教学“人教版”实验教材第3册的《小柳树和小枣树》。上课伊始,我一边写课题一边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读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一位小男孩说:“小柳树的枝条绿绿的,老师用绿色的粉笔写。小枣树结出的枣子红红的,老师就用红色的粉笔写。”听了小男孩的回答,我表扬他不仅会观察还会思考,并趁机引导:“是呀,小柳树在春天里长出了绿绿的枝叶,小枣树在秋天里结出了红红的枣子。上节课小朋友们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喜欢谁?喜欢他的哪些地方?”教室里一阵七嘴八舌之后,小手高高举起来了:生1:我喜欢小柳树细细的腰、绿绿的枝条,我觉得…  相似文献   

20.
本期赛题:春天到了,春天里的你在做什么呢?请你以《春天,我》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习作。春天,我顽强地向地面钻。我要发芽。风轻轻地吹,雨飘飘洒洒,兄弟姊妹们都在前赴后继地使劲钻,我也不甘示弱,和它们比赛。雷公公打了个喷嚏,我一使劲儿,哈,终于见到暖和的春光了,感觉好温暖,好舒服呀!“咦?”是什么味道呢?好难闻呀!我晃了晃小脑袋东瞧瞧西望望,怎么回事啊?我感觉到脚底热乎乎的,而且还在冒烟,低头一看,“哎呀!”我的脚冒火了。吓死我了!我定了定神,仔细端详,原来有人在我的脚旁点燃了垃圾,那一股股的浓烟好臭呀!把蓝天都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